新型道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1604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新型道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道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道路包括面层、基层、垫层、硬路肩和土路肩,所述面层位于基层上方,所述基层位于垫层上方,所述硬路肩位于所述面层两侧,所述土路肩位于所述硬路肩和基层两侧,土路肩的外侧面是坡面,所述坡面上铺满六角砖,六角砖是嵌入放置在坡面上,一则六角砖抓地性能差,另一方面,在下方水土流失后,六角砖更容易引起松动,导致坡面破损,由于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对现有的道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坡面不易破损的新型道路。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新型道路,包括面层、基层、垫层、硬路肩和土路肩,所述面层位于基层上方,所述基层位于垫层上方,所述硬路肩位于所述面层两侧,所述土路肩位于所述硬路肩和基层两侧,土路肩的外侧面是坡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上铺满中间空心的六角环砖,这样坡面表面的泥土从六角环砖中间的空心区域露出,在这部分露出的泥土上可以种植植物(如草),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六角环砖下方基础的稳定性,同时也更为美观。

作为优选:

全部或者部分的六角环砖具有如下结构:在六角环砖的底面设有呈六角环状分布的槽,所述槽内卡装有增加抓地性能的六根卡入件;

在纵截面中所述的槽具有一个较大的弧形部和一个较小的槽口,所述卡入件由弹簧钢片变成的倒U形件和圆柱填充杆构成,所述倒U形件的上部为弧形圈、底面具有两排齿,所述圆柱填充杆位于所述弧形圈内;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新型道路,它的有益效果是:六角环砖具有重量轻,成本低的优点,同时坡面在长期使用时不易破损,减少维修、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新型道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坡面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六角环砖的仰视图;

图4是实施例2六角环砖的纵剖图;

图5是实施例2卡入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新型道路,包括面层1、基层2、垫层3、硬路肩4和土路肩5,所述面层1位于基层2上方,所述基层2位于垫层3上方,所述硬路肩4位于所述面层1两侧,所述土路肩5位于所述硬路肩4和基层2两侧,土路肩5的外侧面是坡面6,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6上铺满中间空心的六角环砖7,这样坡面6表面的泥土从六角环砖7中间的空心区域露出,在这部分露出的泥土上可以种植植物(如草),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六角环砖7下方基础的稳定性,同时也更为美观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新型道路,它的有益效果是:六角环砖7具有重量轻,成本低的优点,同时坡面在长期使用时不易破损,减少维修、维护成本。

实施例2:

如图3、4、5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新型道路,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六角环砖7具有如下结构:在六角环砖7的底面设有呈六角环状分布的槽8,所述槽8内卡装有增加抓地性能的六根卡入件9;具体地,在纵截面中所述的槽8具有一个较大的弧形部10和一个较小的槽口11,所述卡入件9由弹簧钢片变成的倒U形件12和圆柱填充杆13构成,所述倒U形件12的上部为弧形圈、底面具有两排齿14,所述圆柱填充杆13位于所述弧形圈内;圆柱填充杆13采用环保的木杆,其外径要小于槽口11,确保倒U形件12可以通过槽口11放入弧形部10中,这样的结构,安装比较方便,只要卡入式安装即可。

这种六角环砖7抓地能力强,在施工初期草还没有生根时可以有效提高抓地性能,当然,有草长成后也仍具有该功能,使得坡面6具有良好的受力能力。而所有六角环砖7,也可以是部分六角环砖7具有上述结构,以提高局部的支撑力。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明显地,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各种等同修改或补充,都应当落入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