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4452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路面排水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铺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面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方便车辆通行,传统的道路的排水设计通常会设计为中部高,两侧低的凸形结构,并在道路的两侧设置排水口,这样一来,在遇到降水时,路面上的水体可以向道路两侧的排水口排放,避免路面积水,影响行车道上的车辆通行的问题。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传统的道路的排水设计至少存在如下场景的问题:

场景一,影响选择非机动车以及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的人的出行。传统道路的凸形结构设计会使得路面降水(雨水或冰雪融水)从道路中间向道路两侧汇集,使得道路两侧成为整个路面上雨水最深的地方,而给选择绿色出行的非机动车和行人规划的通行路线恰恰都在道路的两侧,且非机动车和行人相比机动车来说,抵御降水影响的能力非常弱,受降水的影响也比机动车受到的影响更大(例如:机动车在行驶时,容易将地面上的水溅向行人或非机动车辆,对选择选择步行和非机动车辆等绿色出行方式的人造成伤害)。并且将大气降水向绿色出行的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路线上汇集,不利于鼓励大家选择步行或非机动车辆等绿色出行方式出行,不利用提倡节能减排、鼓励绿色出行。

场景二,影响选择公共交通方式或者汽车出行的乘客的出行。无论选择公交车还是汽车出行,乘客都需要在道路两侧上下车,而传统的道路的排水设计使得道路两侧是降水汇集的地方,因此,给乘客带来了不便,影响了出行体验(例如:公交车等交通工具在向车站进站停靠的时候容易将路面上的降水溅向等待车辆的乘客,对等待上车的乘客造成一定的危害;或者有时因路面积水,公交车不能停车到位,站台与车辆之间可能还会有较大的距离,乘客上下车辆可能都需要跨越一定的路面积水,不利于乘客上下车辆,影响乘客的出行体验)。

场景三,道路排水口容易发生堵塞。现在,大多数道路两侧都会种植有绿化带(栽种一些树木或花草),由于道路的排水口设置在道路的两侧,因此,绿化带中的植物的落叶和枯枝容易进入排水口及排水系统,影响排水系统的排水效果,影响路面通行,甚至会堵塞排水系统,危及城市的排水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路面排水系统,用以解决传统的道路的排水设计在排水的过程中对于非机动车及行人产生的不利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路面排水系统,包括:

第一行驶方向的第一车道单元和第二行驶方向的第二车道单元,所述第二行驶方向与所述第一行驶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车道单元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形成洼地结构;

布置在所述第一车道单元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之间的交界处的降水排泄装置,所述降水排泄装置基本位于所述洼地结构的最深处。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紧邻所述第一车道单元的第一人行单元,以形成所述第一人行单元、所述第一车道单元、所述第二车道单元三者顺序连接的路面结构,所述第一人行单元相对于水平面形成夹角,所述夹角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一人行单元和所述第一车道单元共同形成用于所述降水排泄装置的引流斜坡。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紧邻所述第一车道单元的第一人行单元,以形成第一人行单元、第一车道单元、第二车道单元三者顺序连接的路面结构;和

用于所述第一人行单元的附加降水排泄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人行单元相对于水平面形成夹角,所述夹角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一人行单元形成用于所述附加降水排泄装置的引流斜坡。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紧邻所述第一车道单元的第一人行单元,以形成第一人行单元、第一车道单元、第二车道单元三者顺序连接的路面结构,所述第一人行单元包括彼此接续的第一斜坡部分和第二斜坡部分;和

用于所述第一斜坡部分的附加降水排泄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斜坡部分形成用于所述附加降水排泄装置的引流斜坡,所述第二斜坡部分与和所述第一车道单元共同形成用于所述降水排泄装置的引流斜坡。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紧邻所述第二车道单元的第二人行单元,以形成第一车道单元、第二车道单元、第二人行单元三者顺序连接的路面结构;和

用于所述第二人行单元的附加降水排泄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人行单元相对于水平面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二人行单元形成用于所述附加降水排泄装置的引流斜坡。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紧邻所述第二车道单元的第二人行单元,以形成第一车道单元、第二车道单元、第二人行单元三者顺序连接的路面结构,所述第二人行单元包括彼此接续的第一斜坡部分和第二斜坡部分;和

用于所述第一斜坡部分的附加降水排泄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斜坡部分形成用于所述附加降水排泄装置的引流斜坡,所述第二斜坡部分与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共同形成用于所述降水排泄装置的引流斜坡。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紧邻所述第二车道单元的第二人行单元,以形成第一车道单元、第二车道单元、第二人行单元三者顺序连接的路面结构,所述第二人行单元包括彼此接续的第一斜坡部分和第二斜坡部分;和

用于所述第一斜坡部分的第二附加降水排泄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斜坡部分形成用于所述附加降水排泄装置的引流斜坡,所述第二斜坡部分与和所述第一车道单元共同形成用于所述第二附加降水排泄装置的引流斜坡。

优选的,所述洼地结构的截面基本呈V形或碗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路面排水系统,包括:

同一行驶方向、且相邻的第一车道单元和第二车道单元,所述第一车道单元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形成洼地结构;

布置在所述第一车道单元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之间的交界处的降水排泄装置,所述降水排泄装置基本位于所述洼地结构的最深处。

优选的,所述洼地结构的截面基本呈V形或碗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面排水系统,通过将降水排泄装置布置在行驶方向相反的第一车道单元以及第二车道单元的交界处,使得降水排泄装置远离行人,并将第一车道单元和第二车道单元设置成洼地结构,加快降水的排泄速度,从而使得降水可以快速的从降水排泄装置中排泄出;由于降水排泄装置是远离行人的,且排泄过程中水是向第一车道单元及第二车道单元组成的洼地结构汇集,因此行人侧的路面积水减少,进而减小了降水排泄的过程中对乘客以及行人的影响,并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减小或避免了车道单元的水体对车道单元边坡的冲刷,增加车道单元的安全性和使用年限,有利于车道单元边坡的稳定性和道路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面排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面排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面排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面排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面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面排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面排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面排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面排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面排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路面排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具体包括:

第一行驶方向的第一车道单元101和第二行驶方向的第二车道单元102,所述第二行驶方向与所述第一行驶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车道单元101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102形成洼地结构;

布置在所述第一车道单元101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102之间的交界处的降水排泄装置103,所述降水排泄装置103基本位于所述洼地结构的最深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降水排泄装置103布置在第一车道单元101和第二车道单元102之间的交界处,且所述第一车道单元101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102形成洼地结构,这样一来,降落在第一车道单元101及第二车道单元102上的降水,会沿着路面的向低洼部位流去,并在洼地结构的底部汇集,并从处于洼地深处的降水排泄装置103中排出。由于双向车道的第一车道单元101及第二车道单元102的背离交界处的边缘一侧是机动车停靠以及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一侧,故乘客和行人是背离降水排泄装置103的,因此可以大大的减小排泄降水的过程中降水对乘客以及行人造成的影响,例如:某南北向通行的双向车道的水体,东半部分的路面水体向背离东半部分路面的行人和(或)非机动车道方向(向西侧)汇集,并排出路面,改善了雨雪天气行人和(或)非机动车辆行进路面通行条件;且,第一车道单元101和第二车道单元102的交界处通常为隔离带,因此布置在此处的降水排泄装置103对行驶在车道单元上的车辆并无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降水排泄装置103为可以将水汇集并引导排向指定位置的装置,例如:排泄管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洼地结构的截面可以基本呈V型,参照图1,上述洼地结构的截面也可以基本呈碗形,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上述洼地结构的截面形状不加以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车道单元101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102均包括路基和铺设在所述路基上的路面硬化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路基的截面可以和路面硬化层的截面相同,也即路基的表面可以与路面硬化层的表面平行,这样可以方便施工。但实际上,对应于同一车道单元的所述路基和所述路面硬化层的截面的构型也可以不同,例如:路基的表面与水平面水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对应于同一车道单元的所述路基和所述路面硬化层的截面的构型不做具体限定。

参照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路面排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具体包括:

第一行驶方向的第一车道单元301和第二行驶方向的第二车道单元303,所述第二行驶方向与所述第一行驶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车道单元301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303形成洼地结构;布置在所述第一车道单元301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303之间的交界处的降水排泄装置304,所述降水排泄装置304基本位于所述洼地结构的最深处;

紧邻所述第一车道单元301的第一人行单元302,以形成第一人行单元301、第一车道单元302、第二车道单元303三者顺序连接的路面结构,所述第一人行单元302相对于水平面形成夹角,所述夹角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一人行单元302和所述第一车道单元301共同形成用于所述降水排泄装置304的引流斜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人行单元302不低于第一车道单元301,且第一人行单元302具有第一边缘侧和第二边缘侧,其中,第一人行单元302靠近所述第一车道单元301的一侧为第一边缘侧,远离所述第一车道单元301的一侧为第二边缘侧,所述第一人行单元302的第二边缘侧至第一边缘侧的截面基本呈由上至下的斜线形,或者弧线形,以使得第一人行单元302和所述第一车道单元301共同形成用于所述降水排泄装置304的引流斜坡,这样一来,当第一人行单元302的路面存在水体时,水体会沿着由上至下的方向流向第一车道单元301,并由布置于第一路面单面301与第二车道单元303的交界处的降水排泄装置304快速的排泄出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速了积水的排泄速度,保障了第一人行单元302的畅通,提高第一人行单元302通行条件,为行人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参照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路面排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具体包括:

第一行驶方向的第一车道单元401和第二行驶方向的第二车道单元403,所述第二行驶方向与所述第一行驶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车道单元401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403形成洼地结构;布置在所述第一车道单元401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403之间的交界处的降水排泄装置404,所述降水排泄装置404基本位于所述洼地结构的最深处;

紧邻所述第一车道单元401的第一人行单元402,以形成第一人行单元402、第一车道单元401、第二车道单元403三者顺序连接的路面结构;和用于所述第一人行单元402的附加降水排泄装置405,

其中,所述第一人行单元402相对于水平面形成夹角,所述夹角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一人行单元402形成用于所述附加降水排泄装置405的引流斜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人行单元402的高度不低于所述第一车道单元401;所述第一人行单元402具有第一边缘侧和第二边缘侧,其中,第一人行单元402靠近所述第一车道单元401的一侧为第一边缘侧,远离所述第一车道单元401的一侧为第二边缘侧,所述第一人行单元402的第一边缘侧至第二边缘侧的截面基本呈由上至下的斜线形或者弧线形,上述附加降水排泄装置405设置在上述第二边缘侧;第一人行单元402的路面上的降水时,水体会沿着由上至下的方向流向所述第一车道单元401的第二边缘侧,并由布置于该第二边缘侧的降水排泄装置405中快速的排泄出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速了降水、积水的排泄速度,保障了第一人行单元402路面的畅通,提高第一人行单元402路面通行条件,为行人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并且减少降水、积水对于第一车道单元401上乘坐交通工具出行的乘客在上下车时的影响。

参照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路面排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具体包括:

第一行驶方向的第一车道单元501和第二行驶方向的第二车道单元503,所述第二行驶方向与所述第一行驶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车道单元501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503形成洼地结构;布置在所述第一车道单元501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503之间的交界处的降水排泄装置504,所述降水排泄装置504基本位于所述洼地结构的最深处;

紧邻所述第一车道单元501的第一人行单元502,以形成第一人行单元502、第一车道单元501、第二车道单元503三者顺序连接的路面结构,所述第一人行单元502包括彼此接续的第一斜坡部分5021和第二斜坡部分5022;和用于所述第一斜坡部分5021的附加降水排泄装置505,

其中,所述第一斜坡部分5021形成用于所述附加降水排泄装置505的引流斜坡,所述第二斜坡部分5022与所述第一车道单元501共同形成用于所述降水排泄装置504的引流斜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人行单元502的高度不低于所述第一车道单元501;所述第一人行单元502具有第一边缘侧和第二边缘侧,其中,第一人行单元502靠近所述第一车道单元501的一侧为第一边缘侧,远离所述第一车道单元501的一侧为第二边缘侧,上述附加降水排泄装置505设置在上述第二边缘侧,上述第一斜坡部分5021为靠近第二边缘侧的部分,第二斜坡部分5022为靠近第一边缘侧的部分;所述第一人行单元502的截面基本呈倒置的V型或者碗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第一人行单元502的路面存在水体时,水体会沿着由上至下的方向流向第一人行单元502的两侧,并分别由两侧的降水排泄装置504以及附加降水排泄装置505中快速的排泄出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速了水体的排泄速度,保障了第一人行单元502路面的畅通,提高第一人行单元502路面通行条件,为行人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并且由两处降水排泄装置排泄水体,加快了第一人行单元502的降水排泄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路面排水系统实施例均是以道路单侧设置为例加以说明,实际上,上述路面排水系统也可以设置为两侧对称的道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参照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路面排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具体包括:

第一行驶方向的第一车道单元601和第二行驶方向的第二车道单元603,所述第二行驶方向与所述第一行驶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车道单元601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603形成洼地结构;布置在所述第一车道单元601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603之间的交界处的降水排泄装置604,所述降水排泄装置604基本位于所述洼地结构的最深处;

紧邻所述第一车道单元601的第一人行单元602,以形成第一人行单元602、第一车道单元601、第二车道单元603三者顺序连接的路面结构,所述人行单元602相对于水平面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一人行单元602和所述第一车道单元601共同形成用于所述降水排泄装置604的引流斜坡;

紧邻所述第二车道单元603的第二人行单元605,以形成第一车道单元601、第二车道单元603、第二人行单元605三者顺序连接的路面结构;和

用于所述第二人行单元605的附加降水排泄装置606,

其中,所述第二人行单元605相对于水平面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二人行单元605形成用于所述附加降水排泄装置606的引流斜坡。

参照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路面排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具体包括:

第一行驶方向的第一车道单元701和第二行驶方向的第二车道单元703,所述第二行驶方向与所述第一行驶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车道单元701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703形成洼地结构;布置在所述第一车道单元701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703之间的交界处的降水排泄装置704,所述降水排泄装置704基本位于所述洼地结构的最深处;

紧邻所述第一车道单元701的第一人行单元702,以形成第一人行单元702、第一车道单元701、第二车道单元703三者顺序连接的路面结构,所述第一人行单元702相对于水平面形成夹角,所述夹角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一人行单元702和所述第一车道单元701共同形成用于所述降水排泄装置704的引流斜坡;

紧邻所述第二车道单元703的第二人行单元705,以形成第一车道单元701、第二车道单元703、第二人行单元705三者顺序连接的路面结构,所述第二人行单元705包括彼此接续的第一斜坡部分7051和第二斜坡7052部分;和用于所述第一斜坡部分7051的附加降水排泄装置706,

其中,所述第一斜坡部分7051形成用于所述附加降水排泄装置706的引流斜坡,所述第二斜坡部分7052与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705共同形成用于所述降水排泄装置704的引流斜坡。

参照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路面排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具体包括:

第一行驶方向的第一车道单元801和第二行驶方向的第二车道单元803,所述第二行驶方向与所述第一行驶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车道单元801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803形成洼地结构;布置在所述第一车道单元801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803之间的交界处的降水排泄装置804,所述降水排泄装置804基本位于所述洼地结构的最深处;

紧邻所述第一车道单元801的第一人行单元802,以形成第一人行单元802、第一车道单元801、第二车道单元803三者顺序连接的路面结构;和用于所述第一人行单元802的第一附加降水排泄装置805,

其中,所述第一人行单元802相对于水平面形成夹角,所述夹角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一人行单元802形成用于所述附加第一降水排泄装置805的引流斜坡;

紧邻所述第二车道单元803的第二人行单元806,以形成第一车道单元801、第二车道单元803、第二人行单元806三者顺序连接的路面结构,所述第二人行单元806包括彼此接续的第一斜坡部分8061和第二斜坡部分8062;和用于所述第一斜坡部分8061的第二附加降水排泄装置807,

其中,所述第一斜坡部分8061形成用于所述第二附加降水排泄装置807的引流斜坡,所述第二斜坡部分8062与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801共同形成用于所述降水排泄装置804的引流斜坡。

参照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路面排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同一行驶方向的第一车道单元901和第二车道单元902,所述第一车道单元901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902形成洼地结构;

布置在所述第一车道单元901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902之间的交界处的降水排泄装置903,所述降水排泄装置903基本位于所述洼地结构的最深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适用于单向车道和/或双向车道中的任一车道具有较宽宽度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车道单元901和第二车道单元902可以是同一车道的两个部分,也即上述降水排泄装置903置于车道的中间位置,也可以是同一行驶方向上相邻的不同的两个车道,这样一来,降水及积水等向车道中间或者两个车道的交界处汇集并排除,降低了排水过程中对于车道两侧的行人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洼地结构的截面基本呈V形或碗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车道具体可以为高速公路、具有或者不具有交通分割线的城区车道、胡同街道等等有车辆通行的道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车道所处的具体位置不做具体限定。

参照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路面排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

同一行驶方向、且相邻的第一车道单元1001和第二车道单元1002,所述第一车道单元1001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1002形成洼地结构;布置在所述第一车道单元1001和所述第二车道单元1002之间的交界处的降水排泄装置1003,所述降水排泄装置1003基本位于所述洼地结构的最深处。

与所述第一车道单元1001同向、且与所述第二车道单元相邻1002的第三车道单元104,与所述第一车道单元1001相反方向、且与所述第三车道单元1004相邻的第四车道单元1005,所述所述第三车道单元1004和所述第四车道单元1005形成洼地结构;

布置在所述第三车道单元1004和所述第四车道单元1005之间的交界处的附加降水排泄装置1006,所述附加降水排泄装置1006基本位于所述洼地结构的最深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针对车道较多、道路较宽或地区降雨强度大时,仅依靠道路中部设置的降水排泄装置来排出路面水体存在困难时,在可以保证道路水体不向人行侧(具体可以包括:人行单元、车道两侧等等)汇集、人行侧的水体向背离人行侧的方向汇集的情况下,路面截面可以不是单独的一个V形或碗形,路面截面形状可以在V形或碗形的基础上与其他形状的路面适当的组合,以适用各种不同的工程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与V形或碗形路面组合的其他形状的路面型式及排水设置数量与位置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保证道路水体不向人行单元汇集、人行单元的水体向背离人行单元的方向汇集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所有实施例中的V形或碗形的左右两部分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不对称的,甚至可以根据需要只采用V形或碗形的一部分(例如:采用V形的左侧部分或者右侧部分)。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向车道的路面排水系统,通过将降水排泄装置布置在行驶方向相反的第一车道单元以及第二车道单元的交界处,使得降水排泄装置远离行人,并将第一车道单元和第二车道单元设置成洼地结构,加快降水的排泄速度,从而使得降水可以快速的从降水排泄装置中排泄出;由于降水排泄装置是远离行人的,且排泄过程中水是向第一车道单元及第二车道单元组成的洼地结构汇集,因此行人侧的路面积水减少,进而减小了降水排泄的过程中对乘客以及行人的影响,给绿色出行的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出行提供行驶便利,有利用提倡节能减排、鼓励绿色出行;并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减小或避免了车道单元的水体对车道单元边坡的冲刷,增加车道单元的安全性和使用年限,有利于车道单元边坡的稳定性和道路的安全;

以下通过几个场景对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减小了降水排泄的过程中对乘客以及行人的影响加以说明:

场景一:对于行人而言,由于降水排泄装置在第一车道单元与第二车道单元的交界处的洼地结构里,因此减少了行人行走这一侧路面的积水,行人行走会更加方便,并且路面通车时,能够避免车辆将水溅至行人身上的情况,鼓励了民众绿色出行;

场景二:对于乘客而言,由于降水排泄装置在第一车道单元与第二车道单元的交界处的洼地结构里,因此减少了乘客上下车这一侧路面的积水,方便了乘客上下车,例如:公交车站是乘坐公交车乘客上下车的地方,并且主要设置在道路的两侧,舒适便捷的公交车乘车站台有利于引导更多的乘客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产生降水时,路面降水将向车道单元中部汇集并由两个车道单元的交界处的降水排泄装置排出车道单元,车道单元两侧的水最浅,不容易形成积水,公交车进站和最外侧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容易产生溅水,不会对选择步行和非机动车辆等绿色出行方式的人造成影响,也便于公交车能够准确、顺利进站,也便于乘坐公交车出行乘客的上下车,有利于提倡绿色出行,鼓励公共出行。

场景三:由于降水排泄装置在第一车道单元与第二车道单元的交界处的洼地结构里,因此不会被人行道附近布置的绿化带中的植物的枯枝落叶等杂物堵塞住,进而加速了排泄降水的速度,使得积水更快速的排泄掉,保障了路面的畅通,提高路面通行条件,为行人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