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警示标志自动放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1166阅读:9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警示标志自动放置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警示标志自动放置装置,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速公路施工路段高效率、长距离路锥铺设的警示标志自动放置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具有交通忙、车速高、流量大的特点,随着中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路面需要经常维护,这给人们出行带来一定的不便,更重要的是,高速公路在维护时和普通道路不同,高速公路不可能停止运行,所以只能使用道路分块分批维护的方式,这就给人们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道路维护准备期间常有交通事故发生。人们对此类情况采取提前铺设带有反光贴标的路锥和反光识别标志的措施来起到提前预警的作用。但如今的路锥铺设工作仍需人工完成,但高速公路维护路段普遍具有路段长、距离远、处境危险的特点,并且传统的人工铺设路锥的模式效率低下、大量耗费人力物力、工作环境高危,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急需一款方便、高效、安全、功能完善的机械来代替。目前路锥铺设方式主要是:根据高速公路道路维护方案确认要维护的路段,提前下达维护预告,通知地方电台,制作预警提示牌放置维护路段方向出入口,提前提示车辆减速慢行,由通勤车辆载一定数量的路锥路障进入维护路段,由工作人员铺设路锥将道路隔开,原单向行驶道路变为临时双向行驶道路,再将对侧单行道用路锥和反光提示牌隔阻,进行一侧道路的维护工作。

目前我国路锥铺设工作仍需人工进行,但高速公路施工路段距离较长,铺设路锥个数较多劳动强度较大、效率低下而且工作人员长时间在高速公路上处境高危,安全得不到保障。综上所述,对于繁重路锥铺设工作,我们迫切需要一种高效、方便、快捷的机械化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确保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实现和谐设计,和谐制造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警示标志自动放置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警示标志自动放置装置,包括L型支架、两前轮、两后轮、两托板、动力传输机构、路锥分离机构以及路锥放置机构,两前轮通过前轴设置于L型支架的前端,两后轮通过后轴设置于L型支架的后端,两托板倾斜地固定于L型支架的顶部,两托板之间形成放置路锥的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机构由前皮带轮、减速齿轮组、后皮带轮组成,后皮带轮固定于后轴上,后皮带轮经减速齿轮组驱使前皮带轮转动;所述路锥分离机构由扇形齿轮、齿条、第一回位弹簧、限位板组成;

扇形齿轮与前皮带轮固定于同一轴上,限位板位于凹槽的下方并与托板相固定,齿条位于限位板的下方,齿条的下表面与扇形齿轮相啮合,齿条的后端通过第一回位弹簧固定于托板上;限位板的后部开设有中央开槽,中央开槽两侧的限位板上固定有对路锥进行限位的限位块,中央开槽中设置有顶块,顶块通过第二回位弹簧与齿条相连接,中央开槽的两侧设置有朝上倾斜的导向槽,顶块的两侧固定有置于导向槽中的导向轴;路锥放置机构用于将路锥平稳地放置于路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警示标志自动放置装置,所述路锥放置机构由底板、两立杆、支撑轴、左托盘和右托盘组成,底板固定于L型支架的前端,两立杆竖直地固定于底板上,支撑轴可转动地设置于两立杆的顶端,左托盘和右托盘均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轴上;左托盘和右托盘均通过拉簧与支撑轴相连接,支撑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回位弹簧,拉簧和第三回位弹簧用于保证左托盘和右托盘处于倾斜的同一水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的警示标志自动放置装置,所述减速齿轮组由第一组合齿轮、第二组合齿轮、第三组合齿轮和第四组合齿轮组成,第一组合齿轮和第四组合齿轮均由同轴设置的皮带轮和齿轮组成,第二组合齿轮和第三组合齿轮均由同轴设置的较大齿轮和较小齿轮组成;

后皮带轮经皮带与第一组合齿轮上的皮带轮相传动,第四组合齿轮上的皮带轮经皮带与前皮带轮相传动;第一组合齿轮与第二组合齿轮之间、第二组合齿轮与第三组合齿轮之间、第三组合齿轮与第四组合齿轮之间均通过符合减速要求的齿轮啮合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路锥铺设车,通过在L型支架上设置前轮、后轮和动力传输机构,当人力或机械拉动铺设车行进过程中,可将后轮的转动传递至路锥分离机构,由路锥分离机构将单个路锥从托板上分离下来,分离下的路锥再经路锥放置机构平稳地放置于路面上,实现了路锥的自动放置。本实用新型的路锥铺设车,适用于高速公路施工路段的路锥铺设,铺设效率高,适于长距离铺设,避免了由于路锥铺设所引发的交通事故,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工作人员安全,有益效果显著,适于应用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警示标志自动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动力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路锥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路锥分离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路锥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L型支架,2前轮,3后轮,4托板,5凹槽,6动力传输机构,7路锥分离机构,8路锥放置机构,9扇形齿轮,10前轴,11后轴,12路锥,13前轴孔,14后轴孔,15上轴孔,16皮带,17第一组合齿轮,18第二组合齿轮,19第三组合齿轮,20第四组合齿轮,21前皮带轮,22齿条,23第一回位弹簧,24限位板,25导向槽,26限位块,27顶块,28导向轴,29导向槽,30第二回位弹簧,31立杆,32左托盘,33右托盘,34支撑轴,35转轴,36第三回位弹簧,37拉簧,38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警示标志自动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动力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所示的路锥铺设车由L型支架1、两前轮2、两后轮3、两托板4、动力传输机构6、路锥分离机构7、路锥放置机构8组成,所示的L型支架1起固定和支撑作用,L型支架1的前端、后端分别开设有前轴孔13、后轴孔14,L型支架1的上端开设有上轴孔15。前轴孔13中设置有前轴10,两前轮2设置于前轴10的两端;后轴孔14中设置有可进行自由转动的后轴11,两后轮3固定于后轴11的两端,以便后轮3带动后轴11进行转动。

两托板4相对设置,两托板4之间形成放置路锥的凹槽5,两托板4经上轴孔15倾斜地固定于L型支架1上,两托板4靠近前轮2一端的高度低于另一端的高度,待铺设的路锥置于凹槽5中。如图2所示,所示的动力传输机构6由后皮带轮、减速齿轮组、前皮带轮21组成,后皮带轮固定于后轴上,前皮带轮21余扇形齿轮9同轴设置。以便在后轮3带动后轴11转动的过程中,依次经后皮带轮、减速齿轮组、前皮带轮21带动扇形齿轮9转动,实现动力传递。

所示的减速齿轮组由第一组合齿轮17、第二组合齿轮18、第三组合齿轮19、第四组合齿轮20组成,第一组合齿轮17和第四组合齿轮20均由同轴设置有的皮带轮和齿轮组成,第二组合齿轮18和第三组合齿轮19均由同轴设置有的较大直径尺寸齿轮和较小直径尺寸齿轮组成。后轴11上的后皮带轮经皮带16与第一组合齿轮17上的皮带轮传动连接,第一组合齿轮17与第二组合齿轮18之间、第二组合齿轮18与第三组合齿轮19之间、第三组合齿轮19与第四组合齿轮20之间均通过齿轮啮合传动,且均符合减速传动的要求。第四组合齿轮20上的皮带轮与前皮带轮21经皮带传动,这样,通过减速齿轮组的传动,可控制路锥在路面上等间距铺设。

如图3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中路锥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所示的路锥分离机构由扇形齿轮9、齿条22、第一回位弹簧23、限位板24组成,限位板24位于凹槽5的下方,限位板24上开设有中央开槽25,中央开槽25两侧的限位板24上设置有限位块26,通过限位块26对路锥的阻挡,实现了路锥的限位作用。齿条22位于限位板24的下方,并与限位板24平行设置,齿条22的后端通过第一回位弹簧23固定于托板4上,齿条22的下表面与扇形齿轮9相啮合。中央开槽25中设置有顶块27,顶块27经第二回位弹簧30与齿条22固定连接。中央开槽25两侧的限位板24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29,导向槽29的前端朝上倾斜,顶块27的两端设置有导向轴28,导向轴28置于导向槽29中。如图5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路锥分离机构的工作原理图,在扇形齿轮9带动齿条22向前运动的过程中,顶块27会随齿条22一起超前运动,进而顶块27会将限位块26上限位的路锥顶出,实现最前端路锥的分离。

如图6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中路锥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所示的路锥放置机构由底盘38、两立杆31、支撑轴34、左托盘32、右托盘33组成,底板38固定于L型支架1的前端,两立杆31竖直地固定于底板38上,支撑轴34转动设置于立杆31的顶端,支撑轴34的一端设置有对其转动角度进行限位的第三回位弹簧36。左托盘32和右托盘33端部的外侧均通过转轴35转动设置于支撑轴34上,左托盘32和右托盘33端部的内侧均通过拉簧37与支撑轴34固定连接。在第三回位弹簧36和拉簧37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左托盘32和右托盘33处于朝向倾斜状态,以便对落下的路锥进行阻挡。

当托板4最下端的路锥被路锥分离机构7分离后,首先会落到左托盘32和右托盘33上,在路锥的压力作用下,支撑轴34首先发生转动,使左托盘32和右托盘33旋转为基本水平状态,由于路锥12的进一步施压,左托盘32和右托盘33克服拉簧37的拉力而打开,随着左托盘32和右托盘33的不断打开,路锥12会逐渐进一步朝下运动,最终平稳地落在路面上,实现了路锥12的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