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9034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领域,尤其是一种压路机。



背景技术:

压路机又称压土机。压路机在工程机械中属于道路设备的范畴,广泛用于高等级公路、铁路、机场跑道、大坝、体育场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填方压实作业,可以碾压沙性、半粘性及粘性土壤、路基稳定土及沥青混凝土路面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压路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压路机,包括液压系统、前车架、驾驶室、鸣笛箱、振动轮、动力系统、后视镜、操纵机构、覆盖件、电气系统、后车架、洒水装置、出气管路和吊车环,压路机的车体分为前车架与后车架,在前车架与后车架的下端分别设置有振动轮,动力系统设置于后车架上,在所述动力系统的上端设置有覆盖件,覆盖件能够向上掀起,在覆盖件两侧设置有多孔网板,在前车架上设置有驾驶室,在驾驶室内设置有操纵机构,在驾驶室前端两侧设置有后视镜,在驾驶室的上端设置有鸣笛箱,在前车架的振动轮的上端设置有液压系统,在后车架覆盖件的后端设置有出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与电气系统相连,用于排出动力输出时放出的气体,所述的后车架的振动轮的上端设置有洒水装置,所述的后车架的后端设置有吊车环。

所述的操纵机构包括方向盘和操作电机。

所述的吊车环为圆环状。

所述的鸣笛箱由音频系统与音响组成,所述的鸣笛箱呈正方体。

所述的覆盖件呈正方体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覆盖件可向上掀起,可使电气系统得到保护,可向上掀起的结构设计方便电气系统的维修与排查;

2.吊车环设置与后车架的车尾,使压路机具有拖拽的功能;

3.后视镜设置于车头,使驾驶室可以观察后方路况,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4.洒水装置设置于后车架振动轮的上方,可以在降低压路过程中由于摩擦对振动轮造成的损伤;

5.鸣笛箱设置于前车架驾驶室的上端,在车辆工作过程中,可向周围行人及车辆提出提醒,提高工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液压系统,2为前车架,3为驾驶室,4为鸣笛箱,5为振动轮,6为动力系统,7为后视镜,8为操纵机构,9为覆盖件,10为电气系统,11为后车架,12为洒水装置,13为出气管路,14为吊车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中所示,一种压路机,包括液压系统1、前车架2、驾驶室3、鸣笛箱4、振动轮5、动力系统6、后视镜7、操纵机构8、覆盖件9、电气系统10、后车架11、洒水装置12、出气管路13和吊车环14,压路机的车体分为前车架与后车架,在前车架与后车架的下端分别设置有振动轮,动力系统设置于后车架上,在所述动力系统的上端设置有覆盖件,覆盖件能够向上掀起,在覆盖件两侧设置有多孔网板,在前车架上设置有驾驶室,在驾驶室内设置有操纵机构,在驾驶室前端两侧设置有后视镜,在驾驶室的上端设置有鸣笛箱,在前车架的振动轮的上端设置有液压系统,在后车架覆盖件的后端设置有出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与电气系统相连,用于排出动力输出时放出的气体,所述的后车架的振动轮的上端设置有洒水装置,所述的后车架的后端设置有吊车环。

所述的操纵机构包括方向盘和操作电机。

所述的吊车环为圆环状。

所述的鸣笛箱由音频系统与音响组成,所述的鸣笛箱呈正方体。

所述的覆盖件呈正方体形。

本装置的覆盖件可向上掀起,可使电气系统得到保护,可向上掀起的结构设计方便电气系统的维修与排查;吊车环设置与后车架的车尾,使压路机具有拖拽的功能;后视镜设置于车头,使驾驶室可以观察后方路况,提高驾驶的安全性;洒水装置设置于后车架振动轮的上方,可以在降低压路过程中由于摩擦对振动轮造成的损伤;鸣笛箱设置于前车架驾驶室的上端,在车辆工作过程中,可向周围行人及车辆提出提醒,提高工作的安全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