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小桥梁下方噪音的降噪伸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4231发布日期:2018-09-11 18:32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小桥梁下方噪音的降噪伸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高架桥道路大幅增加,汽车产生的交通噪声,已成为噪声的主要污染源,为使交通运输业能够持续发展,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于交通噪声问题愈来愈重视。

桥梁通常在桥面安装伸缩装置来满足梁体在温度作用下的变形要求,经公开文献1(《环境与发展》2017年第6期,《桥梁伸缩缝噪声实测与影响因素分析》)、公开文献2(第二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论文,《交通噪声的评价及降低交通噪声的措施》)的实测对比,车辆前、后轮通过伸缩缝时,分别产生了两个峰值声压,这两个声压远大于车辆行驶在路上、桥梁跨中时的声压,桥梁伸缩缝噪声是交通噪声的重要来源,因此降低桥梁伸缩缝噪声十分重要。

桥梁伸缩缝噪音是车辆轮胎撞击穿过伸缩缝处不连续表面轮廓的结果,噪声主要来源:

1)为车辆自身噪声以及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噪声;

2)车辆前、后轮压过伸缩缝时,伸缩缝产生结构噪声,且车辆在伸缩缝处有跳车现象,会产生较大桥面板震动的低频噪声。

现有伸缩装置安装在梁与梁之间空隙的上方,且不是封闭装置,车辆通过桥面伸缩缝时产生的噪声,不仅会向上传递(一般通过建造声屏障工程改善),同时会被梁缝放大,进而传递到桥梁下面,对下部行人、建筑等产生较大的噪音污染。目前国内有一部份在伸缩装置下安装有减噪板,但效果都不是很好。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桥梁下方噪音的降噪伸缩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小桥梁下方噪音的降噪伸缩装置,包括第一桥梁、第二桥梁、伸缩装置、隔音装置、压板和角钢,所述第一桥梁与第二桥梁之间形成缝隙,所述隔音装置夹持在缝隙之间,所述伸缩装置固定在隔音装置的上部,所述隔音装置包括托带、隔音层和橡胶止水带,所述托带包裹在隔音层的外部,所述橡胶止水带铺设在隔音层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桥梁和第二桥梁的上端均设置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安装范围内浇筑有混凝土。

优选地,所述托带的两侧边均通过压板和螺栓固定在角钢上,所述角钢锚固在两侧的混凝土内。

优选地,所述隔音层为高倍发泡隔音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托带的形状为u型。

优选地,所述托带采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托带采用不锈钢带、铜带或铝带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隔音装置将噪音密封在梁缝内,同时采用高倍发泡隔音材料自身的多孔结构来吸收噪声能量,将车辆通过伸缩装置时产生的噪声通过隔音再次吸收、耗散,可显著减小车辆通过伸缩装置时产生的噪声,被梁缝放大并向下传递的声压级值,具备良好的隔音效果。

(2)梁缝产生位移时,高倍发泡隔音材料也能发生弹性变形,自动适应梁体位移。

(3)隔音材料与橡胶止水带连成一体,可同步及时更换,确保隔音装置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如图1所示,一种减小桥梁下方噪音的降噪伸缩装置,包括第一桥梁1、第二桥梁2、伸缩装置11、隔音装置、压板8和角钢10,所述第一桥梁1与第二桥梁2之间形成缝隙3,所述隔音装置夹持在缝隙3之间,所述伸缩装置11固定在隔音装置的上部,所述隔音装置包括托带5、隔音层6和橡胶止水带7,所述托带5包裹在隔音层6的外部,所述橡胶止水带7铺设在隔音层6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桥梁1和第二桥梁2的上端均安装了伸缩装置,伸缩装置安装范围内浇筑有混凝土4,所述托带5的两侧边均通过压板8和螺栓9固定在角钢10上,所述角钢10锚固在两侧的混凝土4内。

其中,所述隔音层6为高倍发泡隔音材料制成,所述托带5的形状为u型。

此外,所述托带5采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托带5采用不锈钢带、铜带或铝带制成。

本发明的隔音装置将噪音密封在梁缝内,同时采用高倍发泡隔音材料自身的多孔结构来吸收噪声能量,将车辆通过伸缩装置时产生的噪声通过隔音再次吸收、耗散,可显著减小车辆通过伸缩装置时产生的噪声,被梁缝放大并向下传递的声压级值,具备良好的隔音效果;梁缝产生位移时,高倍发泡隔音材料也能发生弹性变形,自动适应梁体位移;隔音材料与橡胶止水带连成一体,可同步及时更换,确保隔音装置效果。

伸缩装置的下方、梁缝之间安装一个隔音装置,将伸缩缝与桥下空间隔离,并设置隔音材料,将车辆通过伸缩装置时产生的噪声通过隔音再次吸收、耗散,具备良好的隔音效果。

隔音装置为u形托带内填充隔音材料(如高倍发泡隔音材料等)、橡胶止水带形成;u形托带通过预埋在混凝土中的螺栓、压板固定在角钢上,角钢锚固在两侧梁顶面的混凝土内,将伸缩缝与梁下空间封闭隔离。橡胶止水带位于隔音材料的顶面,可与隔音材料同步更换;托带用不锈钢带(也可采用铜带、铝带或其它非金属带等),以满足梁体在温度、车辆活载等作用下的变形要求。

在传统橡胶止水带的下方,增设了隔音材料,并形成封闭、隔离空间,可将噪声密封在梁缝内,避免被梁缝放大及传递到梁下,减少对下部建筑的干扰。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桥梁下方噪音的降噪伸缩装置,第一桥梁与第二桥梁之间形成缝隙,隔音装置夹持在缝隙之间,伸缩装置分别固定在第一桥梁与第二桥梁的上部,托带包裹在隔音层的外部,橡胶止水带铺设在隔音层的上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隔音装置将噪音密封在梁缝内,同时采用高倍发泡隔音材料自身的多孔结构来吸收噪声能量,将车辆通过伸缩装置时产生的噪声通过隔音再次吸收、耗散,可显著减小车辆通过伸缩装置时产生的噪声,被梁缝放大并向下传递的声压级值,具备良好的隔音效果;梁缝产生位移时,高倍发泡隔音材料也能发生弹性变形,自动适应梁体位移;隔音材料与橡胶止水带连成一体,可同步及时更换,确保隔音装置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傅梅;陆元春;左湧;伍大成;王剑明;郭卓明;丁佳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成都济通路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12
技术公布日:2018.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