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村路的圆管涵路基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50873发布日期:2018-12-12 00:01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路面施工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村路的圆管涵路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通村路的路基施工过程中,一般使用盖板涵进行施工,而使用盖板涵施工,工序较为复杂,需要进行钢筋加固、模板安装的工序,工期长、施工过程复杂,并且对于质量控制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此外,使用盖板涵的路基,其强度和使用年限都较低,容易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通村路的圆管涵路基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村路的圆管涵路基施工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村路的圆管涵路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开挖基坑,放出开挖控制桩,并洒出开挖控制灰线,开挖控制桩布设时预设基础支模工作面,基坑采用挖掘机分层开挖,人工配合清底与整修坑壁;

s2,基底处理,对开挖的基坑进行基底处理,当基坑开挖到达设计基底的标高时,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原土夯实、平整,同时对基底的虚碴及杂物进行清理;

s3,基础放样,基坑挖好后,重新放设涵洞的纵、横轴线,同时用全站仪、钢尺对基础平面尺寸进行准确的细部放样,并用水准仪按涵洞分节抄平,逐节钉设水平桩;

s4,圆管涵安装,在圆管涵的管节下铺设2-3cm厚的混凝土管座,随后使用人工配合吊车进行施工安装,管节必须放稳、垫实、管道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

s5,浇铸管肩砼,在圆管涵的两旁浇筑管间砼,并在砼初凝后,覆盖土工布;

s6,基坑回填,回填材料使用石灰稳定土,石灰含量为10%,随后在表面使用碎石进行铺筑,路基施工完成。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进行预设基础支模工作面时,以50cm的长度作为支模工作面。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基坑开挖过程中需及时跟进测量工作面的高程,当到达人工清底标高时,停止机械挖掘施工,进行人工清底整平。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进行开挖基坑时,当有硬质岩石无法使用机械开挖,可采用人工风镐以及浅孔松动爆破开挖的方式进行基坑的开挖。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进行基底处理时,基底必须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当地基承载力大于0.3mpa时进行下道工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使用圆涵管代替原有的盖板涵,从根本上减少了如钢筋加固、模板安装等工序,大大节约了施工的工序,加快了施工的进度,同时,在进行基底处理时,进行承载力的检测,并实时控制地基承载力,当其满足施工要求的时候才进行下一道工序,保证了施工质量,此外,使用圆涵管进行路基的施工,能够大大提高路基的使用强度,为后续的路面施工提供更好的保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一种通村路的圆管涵路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开挖基坑,放出开挖控制桩,并洒出开挖控制灰线,开挖控制桩布设时预设基础支模工作面,基坑采用挖掘机分层开挖,人工配合清底与整修坑壁;

s2,基底处理,对开挖的基坑进行基底处理,当基坑开挖到达设计基底的标高时,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原土夯实、平整,同时对基底的虚碴及杂物进行清理;

s3,基础放样,基坑挖好后,重新放设涵洞的纵、横轴线,同时用全站仪、钢尺对基础平面尺寸进行准确的细部放样,并用水准仪按涵洞分节抄平,逐节钉设水平桩;

s4,圆管涵安装,在圆管涵的管节下铺设2-3cm厚的混凝土管座,随后使用人工配合吊车进行施工安装,管节必须放稳、垫实、管道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

s5,浇筑管肩砼,在圆管涵的两旁浇筑管间砼,并在砼初凝后,覆盖土工布;

s6,基坑回填,回填材料使用石灰稳定土,石灰含量为10%,随后在表面使用碎石进行铺筑,路基施工完成。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进行预设基础支模工作面时,以50cm的长度作为支模工作面。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基坑开挖过程中需及时跟进测量工作面的高程,当到达人工清底标高时,停止机械挖掘施工,进行人工清底整平。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进行开挖基坑时,当有硬质岩石无法使用机械开挖,可采用人工风镐以及浅孔松动爆破开挖的方式进行基坑的开挖。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进行基底处理时,基底必须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当地基承载力大于0.3mpa时进行下道工序。

具体施工时,施工单位可在各路线上都配备有pc220或pc150挖机,基坑开挖前,应按施工要求放出开挖控制桩,并洒出开挖控制灰线。开挖控制桩布设时应考虑基础支模工作面,一般以50cm为宜。基坑采用挖掘机分层开挖,人工配合清底与整修坑壁。涵洞开挖应预留20~30cm厚度用人工予以整修。在基坑开挖时,应据土质情况按一定坡度进行放坡。当土质较差时,开挖中应采取必要的支挡措施,防止基坑边坡坍塌和滑坡,开挖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支撑变化情况,防止支撑失稳破坏。当开挖时有硬质岩石无法使用机械开挖时,可根据岩石特性(硬度,整体性,风化情况等),采用人工风镐或浅孔松动爆破开挖,本涵洞下伏基岩为砂岩及凝灰岩,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配合人工风镐。基坑开挖时严禁超挖。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及时跟进测量工作面高程,当到达人工清底标高(一般距基底30cm)时,停止机械挖掘施工,进行人工清底整平。对于基础有台阶的涵洞,应注意按高差留出台阶,本涵洞有台阶,应注意按高差留出台阶。到达设计基底标高时,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原土夯实、平整,基底的虚碴及杂物必须清理干净。基底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检测符合要求时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本涵洞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3mpa,地基承载力检测达到0.3mpa及以上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当地基承载力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及设计单位批准采取必要的措施。地基处理后其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通村路的圆管涵路基施工方法,包括开挖基坑、基底处理、基础放样、圆管涵安装、浇筑管肩砼以及基坑回填的过程,本发明使用圆涵管代替原有的盖板涵,从根本上减少了如钢筋加固、模板安装等工序,大大节约了施工的工序,加快了施工的进度,同时,在进行基底处理时,进行承载力的检测,并实时控制地基承载力,当其满足施工要求的时候才进行下一道工序,保证了施工质量,此外,使用圆涵管进行路基的施工,能够大大提高路基的使用强度,为后续的路面施工提供更好的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程锐;程振邦;杨过;王金山;赵连文;蒋云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13
技术公布日:2018.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