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交通用投影斑马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3843发布日期:2018-11-09 20:43阅读:26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斑马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道路交通用投影斑马线。



背景技术:

城市街道人行横道上的一条条白线,又叫斑马线。它能引导行人安全地过马路。斑马线源于古罗马时代的跳石。早在古罗马时期的庞培城的一些街道上,车马与行人交叉行驶,经常使市内交通堵塞,还不断发生事故。为此,人们便将人行道与马车道分开、并把人行道加高,还在靠近马路口的地方砌起一块块凸出路面的石头--跳石,作为指示行人过街的标志。行人可以踩着这些跳石,慢慢穿过马路。马车运行时,跳石刚好在马车的两个轮子中间。后来,许多城市都使用这种方法。

19世纪末期,随着汽车的发明,城市内更是车流滚滚,加之人们在街道上随意横穿,阻碍了交通,从前的那种跳石已无法避免交通事故的频频发生。20世纪50年代初期,英国人在街道上设计出了一种横格状的人行横道线,规定行人横过街道时,只能走人行横道,于是伦敦街头出现了一道道赫然醒目的横线,看上去这些横线像斑马身上的白斑纹,因而人们称它为斑马线。司机驾驶汽车看到这条条白线时,会自动减速缓行或停下,让行人安全通过。斑马线至今在街道上仍然随处可见。

现有的斑马线多为在路面上直接刷的一层白漆或者涂料,雨水的冲刷会导致脱落不清晰;且夜间或者雾霭天气由于视线不清晰,容易让过路司机看不清斑马线的存在而未减速,造成夜间行人过马路时出现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交通用投影斑马线,通过增加滑块连接的射灯,方便调整射灯的数量和间距,用于适应不同宽度的路面照射射灯灯罩上通过连接与连接块连接的防护罩用于调整灯罩端口的大小,从而调节照射的宽度,方便人们识别斑马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交通用投影斑马线,包括射灯和支架,所述支架上端中间位置安装有滑块,所述射灯安装在滑块下端,所述滑块侧边安装有与射灯相对应的灯罩,所述射灯下端嵌在灯罩内部,所述支架侧边安装有时间继电器,所述时间继电器电性连接于射灯,所述灯罩侧边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灯罩下端铰接有与连接块相对应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上端铰接在连接块下端,所述支架侧边固定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电性连接于时间继电器。

优选的,所述滑块上端螺接有手柄螺栓,所述手柄螺栓与支架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一侧插接有定位柱,所述导轨表面均匀布有与定位柱相对应的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为对称设置的两组,且防护罩下端与灯罩不干涉。

优选的,所述时间继电器型号为双循环时间继电器,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蜂鸣器和射灯。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端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滑块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滑块连接的射灯,方便调整射灯的数量,用于适应不同宽度的路面照射作业,且方便调整射灯的间距,射灯灯罩上通过连接与连接块连接的防护罩用于调整灯罩端口的大小,从而调节照射的宽度,无需调整支架的高度即可适应当前斑马线的宽度,方便人们识别斑马线,用于适应不同限高要求的路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灯罩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灯罩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射灯、2支架、3滑块、4灯罩、5时间继电器、6导轨、7连接块、8防护罩、9连杆、10蜂鸣器、11手柄螺栓、12定位柱、13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道路交通用投影斑马线,包括射灯1和支架2,所述支架2上端中间位置安装有滑块3,所述射灯1安装在滑块3下端,通过滑块3连接的射灯1方便调整射灯1的间距,用于适应不同宽度的路面,所述滑块3侧边安装有与射灯1相对应的灯罩4,所述射灯1下端嵌在灯罩4内部,灯罩4用于将射灯1的灯光集中,方便在路面投射,所述支架2侧边安装有时间继电器5,所述时间继电器5电性连接于射灯1,时间继电器5用于控制射灯1的开启,配合路口安装的通行灯工作,所述灯罩4侧边安装有导轨6,所述导轨6上滑动连接有连接块7,所述灯罩4下端铰接有与连接块7相对应的防护罩8,所述防护罩8上铰接有连杆9,所述连杆9上端铰接在连接块7下端,安装有连接块7的导轨6通过连杆9连接铰接在灯罩4下方的防护罩8,用于空气灯罩4下端开口的大小,从而调整射灯1在路面投射的灯光的宽度,所述支架2侧边固定有蜂鸣器10,所述蜂鸣器10电性连接于时间继电器5,蜂鸣器10用于配合路口红灯进行报警,提示行人红灯禁止通行。

具体的,所述滑块3上端螺接有手柄螺栓11,所述手柄螺栓11与支架2相对应,手柄螺栓11用于调整完滑块3间距后,将滑块3固定住,防止滑块3移动,造成射灯1的间距变化。

具体的,所述连接块7一侧插接有定位柱12,所述导轨6表面均匀布有与定位柱12相对应的定位孔,定位柱12用于配合导轨6固定值连接块7,维持连杆9下端连接的防护罩8的开口大小。

具体的,所述防护罩8为对称设置的两组,且防护罩8下端与灯罩4不干涉,防护罩8在闭合时起到保护灯罩4的作用,同时保护射灯1,开启时用于调整灯罩4下端开口的间距,方便控制投射在地面灯光的宽度。

具体的,所述时间继电器5型号为双循环时间继电器,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蜂鸣器10和射灯1,双循环时间继电器用于分别控制蜂鸣器10和射灯1,配合路口红绿灯来设置射灯1和蜂鸣器10的工作时间,维持绿灯时射灯1点亮,对应红灯时,断开射灯1,接通蜂鸣器10工作。

具体的,所述支架2上端连接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位于滑块3上方。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支架2安装在需要投射的路口,然后将射灯1和灯罩4分别安装在滑块3下端,调整滑块3的间距,通过手柄螺栓11将滑块3固定住,接通时间继电器5的电源,使之对应绿灯时接通射灯1,对应红灯时,断开射灯1,接通蜂鸣器10工作,然后拉动安装在灯罩4侧边导轨6上的连接块7,调整连接块7的高度,从而调整防护罩8的间距,来调整射灯1照射在地面灯光的宽度,用于配合当前路面的斑马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