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智能闸机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7618发布日期:2018-12-28 19:54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途智能闸机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闸机终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智能闸机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闸机都是体积较大,包含闸机机壳、闸机棍或闸机翼,线材等电子元器件组成。个别智能门禁闸机还集中了个别功能模块读卡等功能。但以上描述的常规款式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 不能链接到其他种类的闸机使用。且因功能模块和闸机机体合一的缘故,整体价格较高,将功能模块与闸机结合之后两者直接焊接不便于便携使用,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固定又能便于拆卸的闸机终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用途智能闸机终端,既能固定又能便于拆卸的闸机终端。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用途智能闸机终端,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部设有处理器,处理器电性连接闸机内的控制器,处理器电性连接至NFC模块、摄像头、指纹识别模块、二维码扫描模块、扬声器以及显示屏,所述机壳通过固定器连接至闸机;

所述固定器设置有夹持壳,所述夹持壳内部设有横向排列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有抵接板,抵接板抵接摇臂一端,摇臂中部与夹持壳端部铰接,摇臂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一夹持板,第一夹持板对侧设置有固定于夹持壳端部的第二夹持板;

所述第一滑块内部设有第一线圈,第一滑块通过上下侧设置的第一滚珠与上导轨和下导轨滚动接触,所述第二滑块内部设有第二线圈,第二滑块通过上下侧设置的第二滚珠与上导轨和下导轨滚动接触;

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与上导轨和下导轨接触的方向相反,下导轨电性连接火线,上导轨电性连接至机壳内部设置的处理器,当设备通电的时候,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均通电,及时使用交流电,由于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与上导轨和下导轨接触的方向相反,因此两者之间依旧会产生相反的磁性斥力。

进一步地,所述抵接板与摇臂抵接处设置有第三滚珠。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长度不超过5米,防止线圈过长导致磁场斥力不同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机壳或闸机抵接处设置有突出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持板与机壳或闸机抵接处设置有突出部。

进一步地,所述扬声器设置于机壳左右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收益效果是:

1、智能闸机终端将各功能模块集合一起,为独立的一个核心载体, 可链接到各类不同规格不同款式的闸机使用,可通过专用的闸机接口控制板上的接口链接至各类闸机的对应串口上,通过系统程序对接同时独立存在的闸机终端将大大减少整体闸机的费用成本或可自由搭配需求的闸机进行使用;

2、当设备通电的时候,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均通电,及时使用交流电,由于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与上导轨和下导轨接触的方向相反,因此两者之间依旧会产生相反的磁性斥力,这就意味着在对机壳内部设置的处理器进行供电,设备正常运行的时候,第一滑块向左滑动,通过摇臂的传动作用,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夹持机壳和闸机;同样,当设备断电的时候,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不再相斥,解除夹持;既能固定又能便于拆卸的闸机终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闸机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器连接机壳与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器解除夹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器与闸机内部处理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闸机终端以及相关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用途智能闸机终端,包括机壳1,机壳1内部设有处理器,处理器电性连接闸机9内的控制器,处理器电性连接至NFC模块2、摄像头3、指纹识别模块4、二维码扫描模块5、扬声器6以及显示屏7,机壳1通过固定器8连接至闸机9;

固定器8设置有夹持壳81,夹持壳81内部设有横向排列的第一滑块82和第二滑块83,第一滑块82固定连接有抵接板86,抵接板86抵接摇臂87一端,摇臂87中部与夹持壳81端部铰接,摇臂87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一夹持板88,第一夹持板88对侧设置有固定于夹持壳81端部的第二夹持板89;

第一滑块82内部设有第一线圈821,第一滑块82通过上下侧设置的第一滚珠822与上导轨84和下导轨85滚动接触,第二滑块83内部设有第二线圈831,第二滑块83通过上下侧设置的第二滚珠832与上导轨84和下导轨85滚动接触;

第一线圈821和第二线圈831与上导轨84和下导轨85接触的方向相反,下导轨85电性连接火线,上导轨84电性连接至机壳1内部设置的处理器,当设备通电的时候,第一线圈821和第二线圈831均通电,及时使用交流电,由于第一线圈821和第二线圈831与上导轨84和下导轨85接触的方向相反,因此两者之间依旧会产生相反的磁性斥力。

本实施方式的一个优选项为,抵接板86与摇臂87抵接处设置有第三滚珠861。

本实施方式的一个优选项为,第一线圈821和第二线圈831的长度不超过5米,防止线圈过长导致磁场斥力不同步。

本实施方式的一个优选项为,第一夹持板88与机壳1或闸机9抵接处设置有突出部。

本实施方式的一个优选项为,第二夹持板89与机壳1或闸机9抵接处设置有突出部。

本实施方式的一个优选项为,扬声器6设置于机壳1左右两端。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智能闸机终端将各功能模块集合一起,为独立的一个核心载体, 可链接到各类不同规格不同款式的闸机使用,可通过专用的闸机接口控制板上的接口链接至各类闸机的对应串口上,通过系统程序对接同时独立存在的闸机终端将大大减少整体闸机的费用成本或可自由搭配需求的闸机进行使用;

当设备通电的时候,第一线圈821和第二线圈831均通电,及时使用交流电,由于第一线圈821和第二线圈831与上导轨84和下导轨85接触的方向相反,因此两者之间依旧会产生相反的磁性斥力,这就意味着在对机壳1内部设置的处理器进行供电,设备正常运行的时候,第一滑块82向左滑动,通过摇臂87的传动作用,第一夹持板88和第二夹持板89夹持机壳1和闸机9;同样,当设备断电的时候,第一线圈821和第二线圈831不再相斥,解除夹持。

上述操作中,相比较传统方式,既能固定又能便于拆卸的闸机终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过着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