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既有盾构隧道增加车道数的隧道改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95873发布日期:2020-02-11 13:15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在既有盾构隧道增加车道数的隧道改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隧道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在既有盾构隧道增加车道数的隧道改建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建造盾构隧道是城市干路穿越江河、湖泊、机场等大型障碍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在盾构隧道的建造设计中,一般按照大小车混行的车道标准建设,一条车道的宽度为3.75m、净空为4-4.5m。

然而,在隧道建成后随着交通流量的剧增,经常出现原有隧道车道规模不能满足交通流量通行需要的矛盾。

如果在现有隧道基础上,另外新建隧道则存在工程造价高、线位选择难等实施困难,极大影响干线道路功能发挥。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既有盾构隧道,使既有盾构隧道实现扩容满足新增交通流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在既有盾构隧道增加车道数的隧道改建方法,实现的目的是在不改变既有盾构隧道外壳的情况下,实现通行车道数的增加,使既有盾构隧道实现扩容满足新增交通流量;不需寻找新的线位新建盾构隧道,具有费用低廉、建设影响小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在既有盾构隧道增加车道数的隧道改建方法,所述既有盾构隧道内仅有单层现有车道;步骤如下:

步骤一、中断所述现有车道上车辆的通行;

步骤二、拆除所述既有盾构隧道的现有管线和通风设备;

步骤三、拆除所述现有车道的底板结构;

步骤四、构建上层车道和下层车道的底板结构形成上层车道空间和下层车道空间,使所述上层车道空间的高度和所述下层车道空间的高度分别对应小车的高度和大车的高度;

步骤五、分隔所述上层车道空间和所述下层车道空间,在所述上层车道空间形成设备空间一和小车车道,在所述下层车道空间形成管线通道、设备空间二、大车车道和停车带,在所述下层车道空间下方形成排烟风道;

步骤六、将在所述步骤二中拆除的所述现有管线和通风设备改排至所述设备空间一、所述设备空间二和所述管线通道;

步骤七、开通所述小车车道、所述大车车道和所述停车带。

优选的,所述大车车道用于通行大客车和/或大货车,所述大车车道宽度为3.5m至3.75m、所述大车车道的路缘带为0.25m至0.5m、所述大车车道的通行净高为3.5m至4.5m;所述小车车道用于通行小客车,所述小车车道宽度为3.0m、所述小车车道的路缘带为0.25m、所述小车车道的通行净高约2.5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利用既有盾构隧道外壳结构不变,仅改造内部车道底板结构并调整空间布置,实现通行车道数的增加,使既有盾构隧道实现扩容满足新增交通流量。

本发明不需寻找新的线位新建盾构隧道,具有费用低廉、建设影响小等优点。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既有盾构隧道的断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既有盾构隧道改造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完成改造后的盾构隧道的断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完成改造后的盾构隧道的断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以既有隧道为单向2车道规模、外径11.36m的盾构,改造前通行单向2车道大小客车,改造后上层通行单向2车道小客车、下层通行单向1车道大客车为例。

既有盾构隧道断面布置:既有盾构隧道外壳厚度约500mm;隧道内部设约500mm厚的车道底板结构;车道底板结构上方为车道通行空间,高度约4000mm、宽度约8250mm(500mm路缘带+3750mm大车道+3500mm大小车道+500mm路缘带),可单向通行2车道;车道底板结构下方为管线通道和排烟风道,其中管线通道内布置电缆等管线;车道通行空间上方为设备空间,布置通风设备、车道指示灯、照明设备等相关车辆通行所需设备。

既有盾构隧道改造采用如图2和图3所示的流程,在保持盾构隧道外壳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如下步骤进行改造:

首先,中断车辆通行、拆除现有通风管线等设备装置、拆除盾构隧道原有车道底板结构;

然后,分别构建盾构隧道上层车道底板结构、盾构隧道下层车道底板结构;

再行将上层空间分隔为设备空间一、上层小车通行空间,将下层空间分隔为设备空间二、下层大车通行空间、管线通道,底部空间布置为排烟风道;

最后,将现有管线通道内管线改排至新建管线通道,在设备空间一、设备空间二内布置上层车道的通风设备、下层车道的通风设备。

如图4所示,改造后盾构隧道断面布置如下:

改造后盾构隧道外壳厚度约500mm不变;隧道内部设约500mm厚的上层车道底板结构、约500mm厚的下层车道底板结构;上层车道底板结构上方为上层小车通行空间,高度约2600mm、宽度约6500mm(250mm路缘带+3000mm大车道+3000mm大小车道+250mm路缘带),可单向通行2车道;上层车道底板结构和下层车道底板结构之间为下层大车道通行空间,高度约4000mm、宽度约6500mm(250mm路缘带+3500mm大车道+2750mm停车带),可单向通行1车道;下层车道底板结构下方为排烟风道,下层大车车道两侧分别为管线通道、设备空间二,其中管线通道内布置电缆等管线,设备空间二内布置下层大车道的通风设备,在停车带上方布置车道指示灯,在下层大车车道建筑限界的两侧顶部布置下层大车道的照明设备;上层小车道通行空间上方为设备空间一,设备空间一内布置上层小车道的通风设备、车道指示灯、照明设备等相关车辆通行所需设备。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以既有隧道为单向2车道规模、外径11.36m的盾构,改造前通行单向2车道大小客车,改造后上层通行单向2车道小客车、下层通行单向2车道大客车为例。

既有盾构隧道改造的流程与实施例1相同。

如图5所示,改造后盾构隧道断面布置如下:

上层车道底板结构和下层车道底板结构之间为下层大车道通行空间,高度约4000mm、宽度约7500mm(250mm路缘带+3500mm大车道+3500mm大小车道+250mm路缘带),可单向通行2车道。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