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预应力简支转连续桥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5522发布日期:2020-06-02 20:2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预应力简支转连续桥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预应力简支转连续桥梁。



背景技术:

我国公路桥梁大规模的采用简支转连续桥梁,目前常用的结构形式是在连续墩顶设置现浇湿接段,并在负弯矩区配置纵向预应力钢束,该钢束需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分批张拉,施工工序复杂,影响湿接缝施工的同时极大的浪费施工时间,而且现场的张拉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高抗拉的混凝土的非预应力简支转连续桥梁,通过在墩顶现浇段内浇筑高抗拉的混凝土,取消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负弯矩区预应力钢束,实现结构由简支状态向连续状态的转换,进而大幅降低了简支转连续桥梁墩顶湿接段的施工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预应力简支转连续桥梁,包括:盖梁、永久支座、以及预制主梁,

多个所述永久支座分别对称的设置在一所述盖梁顶部的两侧;

所述预制主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盖梁上相对应的所述永久支座上,且两个相邻的所述预制主梁的梁端面之间设有间距,使在两个所述梁端面之间形成墩顶现浇段,所述墩顶现浇段内浇筑有使两个所述预制主梁相连接的高抗拉的混凝土。

进一步的,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永久支座之间设有间距。

进一步的,在所述墩顶现浇段内绑扎或焊接钢筋,使两个所述预制主梁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高抗拉的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小于10mpa,膨胀率在0.02至0.04%之间。

进一步的,在位于同一所述盖梁上方的所述预制主梁上浇筑一层连续墩顶桥面铺装,且使所述连续墩顶桥面铺装覆盖在所述墩顶现浇段的上方;在相邻的两个所述连续墩顶桥面铺装之间所述预制主梁上浇筑一层跨中区段桥面铺装,所述连续墩顶桥面铺装采用高抗拉的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跨中区段桥面铺装采用普通混凝土浇筑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高抗拉的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水泥300~500份、聚丙烯酰胺20~40份、碎石150~300份、河砂200~300份、煤灰5~15份、矿粉5~15份、格雷斯纤维5~15份、热稳定剂1~3份、抗老化剂0.5~1份和水200~300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预应力简支转连续桥梁,通过将多个永久支座分别对称的设置在一盖梁顶部的两侧;预制主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位于相邻的两个盖梁上相对应的永久支座上,且两个相邻的预制主梁的梁端面之间设有间距,使在两个梁端面之间形成墩顶现浇段,墩顶现浇段内浇筑有使两个预制主梁相连接的高抗拉的混凝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墩顶现浇段内浇筑高抗拉的混凝土,取消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负弯矩区预应力钢束,实现结构由简支状态向连续状态的转换,进而大幅降低了简支转连续桥梁墩顶湿接段的施工难度,使得施工质量更易得到保障,施工时间大大缩短,节省了一部分预应力钢束,节约了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非预应力简支转连续桥梁的立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非预应力简支转连续桥梁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非预应力简支转连续桥梁的横断面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非预应力简支转连续桥梁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非预应力简支转连续桥梁的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又一种非预应力简支转连续桥梁的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预制主梁,2-永久支座,3-盖梁,4-墩顶现浇段,5-连续墩顶桥面铺装,6-跨中区段桥面铺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4所示,一种非预应力简支转连续桥梁,包括:盖梁3、永久支座2、以及预制主梁1,多个永久支座2分别对称的设置在一盖梁3顶部的两侧;预制主梁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位于相邻的两个盖梁3上相对应的永久支座2上,且两个相邻的预制主梁1的梁端面之间设有间距,使在两个梁端面之间形成墩顶现浇段4,墩顶现浇段4内浇筑有使两个预制主梁1相连接的高抗拉的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将两个相邻的预制主梁1的梁端面之间设有间距,使在两个梁端面之间形成墩顶现浇段4,墩顶现浇段4内浇筑有使两个预制主梁1相连接的高抗拉的混凝土,通过在墩顶现浇段4内浇筑高抗拉的混凝土,取消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负弯矩区预应力钢束,实现结构由简支状态向连续状态的转换,进而大幅降低了简支转连续桥梁墩顶湿接段的施工难度,使得施工质量更易得到保障,施工时间大大缩短,节省了一部分预应力钢束,节约了建设成本。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相对设置的两个永久支座2之间设有间距,在盖梁3顶采用双排永久支座2,省去了从双排临时支座到单排永久支座的转换,进一步简化施工步骤。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在墩顶现浇段4内绑扎或焊接钢筋,使两个预制主梁1相连接。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高抗拉的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小于10mpa,膨胀率在0.02至0.04%之间。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在位于同一盖梁3上方的预制主梁1上浇筑一层连续墩顶桥面铺装5,且使连续墩顶桥面铺装5覆盖在墩顶现浇段4的上方;在相邻的两个连续墩顶桥面铺装5之间预制主梁1上浇筑一层跨中区段桥面铺装6,连续墩顶桥面铺装5采用高抗拉的混凝土浇筑而成,跨中区段桥面铺装6采用普通混凝土浇筑而成。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高抗拉的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水泥300份、聚丙烯酰胺30份、碎石300份、河砂250份、煤灰10份、矿粉5份、格雷斯纤维10份、热稳定剂1份、抗老化剂0.5份和水300份;其中,热稳定剂为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抗老化剂为n,n'-二甲基对苯二胺。

如图5所示,一种非预应力简支转连续桥梁的施工方法,包括:

s100、在盖梁顶部的两侧布置两排对称的永久支座;

s200、在位于相邻的两个盖梁上相对应的两个永久支座上架设预制主梁,且使相邻的预制主梁的梁端面之间的间距能够形成墩顶现浇段;

s300、通过在墩顶现浇段内浇筑高抗拉的混凝土,使两个预制主梁相连接,完成非预应力简支转连续桥梁的施工。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在墩顶现浇段内浇筑高抗拉的混凝土时,包括:在墩顶现浇段内绑扎或焊接钢筋,使两个预制主梁相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在墩顶现浇段内浇筑高抗拉的混凝土,使两个预制主梁相连接后,包括:

s400、在位于同一盖梁上方的预制主梁上浇筑一层连续墩顶桥面铺装,且使连续墩顶桥面铺装覆盖在墩顶现浇段的上方;

s500、在相邻的两个连续墩顶桥面铺装之间预制主梁上浇筑一层跨中区段桥面铺装。

其中,采用高抗拉的混凝土对连续墩顶桥面铺装进行浇筑,采用普通混凝土对跨中区段桥面铺装进行浇筑。

实施例2

参照实施例1提供的参照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非预应力简支转连续桥梁,与之不同之处在于,高抗拉的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水泥500份、聚丙烯酰胺20份、碎石200份、河砂200份、煤灰5份、矿粉10份、格雷斯纤维5份、热稳定剂2份、抗老化剂1份和水200份。

实施例3

参照实施例1提供的参照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非预应力简支转连续桥梁,与之不同之处在于,高抗拉的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水泥400份、聚丙烯酰胺40份、碎石150份、河砂300份、煤灰15份、矿粉15份、格雷斯纤维15份、热稳定剂3份、抗老化剂0.8份和水250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