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建设用定位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6994发布日期:2020-06-02 20:27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建设用定位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建设用定位桩。



背景技术:

市政建设是市政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规划设计的执行阶段,是城市政府根据市政规划的总体部署所主办的各种公共性设施和事业的建设,如道路、排水、桥梁等,目的在于繁荣城市经济、方便市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市政建设常用定位桩定位以确定空间位置为目标而构成的相互关联的一个集合体或装置(部件),以便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因此,市政建设用定位桩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市面上的市政建设用定位桩,定位桩埋于市政危险地带时,无法对人们有很好的警示效果,提醒人们切勿进入,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市政建设用定位桩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建设用定位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市政建设用定位桩的无法对人们有很好的安全警示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建设用定位桩,包括定位桩主体,所述定位桩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pvc防水涂料,所述pvc防水涂料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定位桩主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插入端,所述第一插入端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插入端,所述第一插入端的外部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加强板,所述定位桩主体的上方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安全警示灯,所述壳体的前端面设置有防爆玻璃,所述防爆玻璃的四周均设置有荧光条,所述定位桩主体与壳体之间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设置有两个,所述定位桩主体包括混凝土、纵向架设筋和箍筋,所述纵向架设筋和箍筋均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箍筋均位于纵向架设筋的外部,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红外感应模块,所述红外感应模块的下方设置有定位模块,所述红外感应模块的一侧设置有光敏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定位桩主体、第一插入端和第二插入端均为一体结构,所述定位加强板与定位桩主体和第一插入端均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桩主体与壳体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与荧光条粘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与安全警示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与防爆玻璃通过橡胶垫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全警示灯与红外感应模块和光敏传感器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纵向架设筋和箍筋通过混凝土浇注为一体结构,所述壳体与定位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和光敏传感器均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市政建设用定位桩通过设置安全警示灯、红外感应模块和光敏传感器,当有人进入市政危险地带时,红外感应模块就会输出一个高电平脉冲信号、或高电平延时信号,输出的感应脉冲或延时信号驱动安全警示灯进行开启,对人们有很好的安全警示效果,提醒人们切勿进入,通过壳体内部设置的光敏传感器,当光强度小于设定值时且感应到人体时,安全警示灯才会启动,起到省电的效果,解决了传统市政建设用定位桩的无法对人们有很好的安全警示效果的问题。

2.该市政建设用定位桩通过设置定位模块,检修人员可根据壳体内设置的定位模块,定位模块内包括设有存储定位桩的经纬度信息和电子标签内容,移动终端可接收定位模块的信息发送,从而检修人员及时精准获取抢修的定位地点,解决了传统市政建设用定位桩检修人员无法及时获取抢修的定位地点的问题。

3.该市政建设用定位桩通过设置定位加强板,够防止定位桩主体在地下泥土中发生周向转动,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桩主体;2、刻度线;3、第一插入端;4、定位加强板;5、第二插入端;6、支撑杆;7、壳体;8、荧光条;9、防爆玻璃;10、安全警示灯;11、混凝土;12、纵向架设筋;13、箍筋;14、定位模块;15、红外感应模块;16、光敏传感器;17、pvc防水涂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市政建设用定位桩,包括定位桩主体1,定位桩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pvc防水涂料17,pvc防水涂料17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2,定位桩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插入端3,第一插入端3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插入端5,第一插入端3的外部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加强板4,够防止定位桩主体1在地下泥土中发生周向转动,稳定性好,定位桩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壳体7,壳体7的上方设置有安全警示灯10,壳体7的前端面设置有防爆玻璃9,防爆玻璃9的四周均设置有荧光条8,定位桩主体1与壳体7之间设置有支撑杆6,且支撑杆6设置有两个,定位桩主体1包括混凝土11、纵向架设筋12和箍筋13,纵向架设筋12和箍筋13均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箍筋13均位于纵向架设筋12的外部,壳体7的内壁设置有红外感应模块15,红外感应模块15采用型号为hc-sr501的红外感应模块15,红外感应模块15的下方设置有定位模块14,从而检修人员及时精准获取抢修的定位地点,定位模块14采用型号为em253的定位模块14,红外感应模块15的一侧设置有光敏传感器16,光敏传感器16采用型号为lxd/gb3-a1dps的光敏传感器16。

进一步,定位桩主体1、第一插入端3和第二插入端5均为一体结构,定位加强板4与定位桩主体1和第一插入端3均焊接连接,够防止定位桩主体1在地下泥土中发生周向转动,稳定性好。

进一步,定位桩主体1与壳体7通过支撑杆6固定连接,壳体7与荧光条8粘接连接,结构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进一步,壳体7与安全警示灯10固定连接,壳体7与防爆玻璃9通过橡胶垫密封连接,密封效果好。

进一步,安全警示灯10与红外感应模块15和光敏传感器16均电性连接,对人们有很好的安全警示效果。

进一步,纵向架设筋12和箍筋13通过混凝土11浇注为一体结构,壳体7与定位模块14、红外感应模块15和光敏传感器16均固定连接,结构之间的连接更加合理。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打桩机器将第一插入端3和第二插入端5打入地下,第一插入端3的形状为圆锥状,第二插入端5的形状为圆柱状结构,可有效减小定位桩主体1在插入地下泥土中时的阻力,定位桩主体1和第一插入端3外部焊接的定位加强板4,够防止定位桩主体1在地下泥土中发生周向转动,稳定性好,当有人进入市政危险地带时,红外感应模块15就会输出一个高电平脉冲信号、或高电平延时信号,输出的感应脉冲或延时信号驱动安全警示灯10进行开启,对人们有很好的安全警示效果,提醒人们切勿进入,通过壳体7内部设置的光敏传感器16,当光强度小于设定值时且感应到人体时,安全警示灯10才会启动,起到省电的效果,荧光条8起到夜间反光的效果,在市政抢修时,检修人员可根据壳体7内设置的定位模块14,定位模块14内包括设有存储定位桩的经纬度信息和电子标签内容,移动终端可接收定位模块14的信息发送,从而检修人员及时精准获取抢修的定位地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