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升降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5809发布日期:2020-08-25 18:26阅读:9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升降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自动升降柱。



背景技术:

升降柱,又称升降地柱,升降路桩,防冲撞路桩,液压升降柱,隔离桩等。升降柱广泛用于城市交通、军队及国家重要机关大门及周边、步行街、高速公路收费站、机场、学校、银行、大型会所、停车场等许多场合。通过对过往车辆的限制,有效地保障了交通秩序及主要设施和场所的安全。

目前,现有的升降柱内,通常通过内部的止锁机构将升降柱限定的特定的高度,而止锁机构的频繁使用易于损坏,继而造成升降柱难以继续使用,升降柱使用时的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升降柱,减小了活动柱脱离固定柱的可能,增加了固定柱与活动柱之间的约束,有利于升降柱的长期使用,增加了升降柱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升降柱,包括:预埋在地面内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设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轴线与所述活动柱的轴线重合,所述固定柱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柱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活动柱沿其轴线方向运动;沿所述固定柱的轴线方向,所述固定柱的一侧还设有用于所述活动柱穿过的活动开口;所述活动柱远离所述活动开口的一侧设有用于抵接于所述固定柱的抵接板,所述抵接板的半径大于所述活动开口的半径。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抵接板与活动开口的设置,活动开口实现活动柱的穿过,且抵接板与活动开口大小的限定,减小了活动柱脱离固定柱的可能,增加了固定柱与活动柱之间的约束,有利于升降柱的长期使用,增加了升降柱的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固定柱内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轴线平行于所述活动柱的轴线;所述抵接板上开设有用于所述定位杆穿过的定位孔。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定位杆的设置,增加了定位杆与抵接板之间的约束,实现了抵接板滑移过程中的约束,减小了活动柱运动过程中晃动的可能,增加了活动柱运动过程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定位杆上设有用于所述抵接板抵接的限位块;所述定位杆沿其轴线方向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柱;所述抵接板上还开设有用于所述限位块穿过的穿过口。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限位块的设置,实现了对活动柱位置的限定,同时通过穿过口与转动连接的定位杆的设置,实现了限位块在定位杆上方向的改变,以及限位块和穿过口相对位置的改变,便于用户依据需求将抵接板抵接在限位块上,或将限位块穿过该穿过口,实现了活动柱特定位置的限位。

进一步,所述限位块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块沿所述定位杆的轴线方向分布于所述定位杆。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多个限位块的设置,实现了活动柱的多个特定位置的限位,增加了升降柱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多个所述限位块环绕设置在所述定位杆的外侧。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限位块在定位杆上方向的限定,用户将定位杆限定在不同的角度,即可实现不同的限位块对抵接板的限位,抵接板能够被限定在不同的高度下,方便了用户对活动柱高度的限定。

进一步,以所述定位杆的轴线为中心,相邻两个所述限位块的轴线所形成的夹角相同。

本技术方案中,定位杆只要转动相同的角度,抵接板即可抵接在不同的限位块上,方便了用户进行操作,增加了用户的体验度。

进一步,沿所述定位杆的轴线方向,相邻所述限位块的投影之间设有间隙。

本技术方案中,当定位杆转动后,并使得限位块到达穿过口内时,相邻的限位块仍然与穿过口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增加了抵接板抵接在限位块上的可靠性。

进一步,沿所述定位杆的轴线方向,多个所述限位块的投影均位于所述穿过口内。

本技术方案中,当多个限位块均位于穿过口内时,当前状态下,所有限位块能够同时穿过该穿过口,减小了限位块对抵接板运动时的干涉,增加了活动柱运动时的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固定柱内还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定位杆转动。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驱动电机的设置,实现了定位杆的自动转动,增加了升降柱的自动化程度。

进一步,所述定位杆上设有连接齿轮,相邻两个定位杆上的连接齿轮通过连接皮带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连接齿轮与连接皮带的设置,实现了多个定位杆的同步转动,降低了驱动电机的设置需要,减小了多个定位杆异步转动的可能,增加了活动柱运动时的可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升降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抵接板与活动开口的设置,活动开口实现活动柱的穿过,且抵接板与活动开口大小的限定,减小了活动柱脱离固定柱的可能,增加了固定柱与活动柱之间的约束,有利于升降柱的长期使用,增加了升降柱的可靠性。

2、通过限位块的设置,实现了对活动柱位置的限定,同时通过穿过口与转动连接的定位杆的设置,实现了限位块在定位杆上方向的改变,以及限位块和穿过口相对位置的改变,便于用户依据需求将抵接板抵接在限位块上,或将限位块穿过该穿过口,实现了活动柱特定位置的限位。

3、通过限位块在定位杆上方向的限定,用户将定位杆限定在不同的角度,即可实现不同的限位块对抵接板的限位,抵接板能够被限定在不同的高度下,方便了用户对活动柱高度的限定。

4、当定位杆转动后,并使得限位块到达穿过口内时,相邻的限位块仍然与穿过口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增加了抵接板抵接在限位块上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自动升降柱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升降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升降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升降柱的内部结构的仰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1.固定柱,11.活动开口,2.活动柱,3.驱动装置,4.抵接板,41.穿过口,5.定位杆,51.轴承,6.限位块,7.连接齿轮,8.连接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动升降柱,包括预埋在地面内的固定柱1,固定柱1能够竖直预埋在地面内,且固定柱1的上侧能够与地面平齐;固定柱1为空心圆柱状,固定柱1内设有活动柱2,活动柱2为圆柱状,活动柱2的半径小于固定柱1的半径,活动柱2的轴线与固定柱1的轴线重合,即活动柱2能够竖直设置在固定柱1内。

固定柱1内设有用于驱动活动柱2运动的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能够带动活动柱2沿其轴线方向运动,即驱动装置3能够带动活动柱2上下滑移,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为气缸、油缸或推杆电机等任意一种直线驱动类装置。

沿固定柱1的轴线方向,固定柱1的一侧还设有用于活动柱2穿过的活动开口11,即活动开口11开设在固定柱1的一个圆柱底面上,具体的,活动开口11开设在固定柱1上侧的底面。

活动柱2远离活动开口11的一侧设有用于抵接于固定柱1的抵接板4,即抵接板4设置在活动柱2的下侧,抵接板4的半径大于活动开口11的半径,由于抵接板4设置在固定柱1内,抵接板4的半径小于固定柱1的半径,活动柱2向上运动过程中能够抵接在固定柱1的内壁上;当活动柱2向上运动,活动柱2的上端能够伸出活动开口11,而当活动柱2向下运动至最下端时,活动柱2的上侧能够与固定柱1的上侧平齐。

本实施例中,通过抵接板4与活动开口11的设置,活动开口11实现活动柱2的穿过,且抵接板4与活动开口11大小的限定,减小了活动柱2脱离固定柱1的可能,增加了固定柱1与活动柱2之间的约束,有利于升降柱的长期使用,增加了升降柱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自动升降柱,本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定位杆5的添加。

在第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固定柱1内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杆5,定位杆5的轴线平行于活动柱2的轴线,即定位杆5竖直设置在固定柱1内,抵接板4上还开设有用于定位杆5穿过的定位孔。

本实施例中,通过定位杆5的设置,增加了定位杆5与抵接板4之间的约束,实现了抵接板4滑移过程中的约束,减小了活动柱2运动过程中晃动的可能,增加了活动柱2运动过程的稳定性。

优选地,定位杆5上设有用于抵接板4抵接的限位块6,限位块6的形状能够依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更改,本实施例中,限位块6为球状;定位杆5沿其轴线方向转动连接于固定柱1,具体地,即定位杆5的一端能够通过轴承51连接于固定柱1,因此,定位杆5能够沿其轴线方向转动;抵接板4上还开设有用于限位块6穿过的穿过口41,穿过口41的大小大于限位块6的大小,因此,当定位杆5转动至限位块6位于穿过口41的正上方或正下方时,限位块6能够竖直穿过该穿过口41;而当定位杆5转动至限位块6与穿过口41分离时,因此,活动柱2向上运动过程中,抵接板4将抵接在限位块6上,限位块6实现了对活动柱2的限位。

本实施例中,通过限位块6的设置,实现了对活动柱2位置的限定,同时通过穿过口41与转动连接的定位杆5的设置,实现了限位块6在定位杆5上方向的改变,以及限位块6和穿过口41相对位置的改变,便于用户依据需求将抵接板4抵接在限位块6上,或将限位块6穿过该穿过口41,实现了活动柱2特定位置的限位。

优选地,限位块6设置为多个,多个限位块6沿定位杆5的轴线方向分布于定位杆5,即多个限位块6能够竖直分布在定位杆5上。通过多个限位块6的设置,实现了活动柱2的多个特定位置的限位,增加了升降柱的使用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种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自动升降柱,本实施例与第二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限位块6位置的限定。

在第二种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多个限位块6环绕设置在定位杆5的外侧,即多个限位块6设置在定位杆5的四周,因此,多个限位块6能够呈螺旋状。

通过限位块6在定位杆5上方向的限定,用户将定位杆5限定在不同的角度,即可实现不同的限位块6对抵接板4的限位,抵接板4能够被限定在不同的高度下,方便了用户对活动柱2高度的限定。

优选地,以定位杆5的轴线为中心,相邻两个限位块6的轴线所形成的夹角相同;即两个限位块6的轴线与定位杆5的轴线形成的两个平面,能够形成一个夹角,多个限位块6之间能够形成相同的夹角,即多个限位块6之间的间距相同。因此,定位杆5只要转动相同的角度,抵接板4即可抵接在不同的限位块6上,方便了用户进行操作,增加了用户的体验度。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本实施例中,沿定位杆5的轴线方向,相邻限位块6的投影之间设有间隙;当定位杆5转动后,并使得限位块6到达穿过口41内时,相邻的限位块6仍然与穿过口41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增加了抵接板4抵接在限位块6上的可靠性。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本实施例中,沿所述定位杆5的轴线方向,多个限位块6的投影均位于所述穿过口41内;本实施例中,当多个限位块6均位于穿过口41内时,当前状态下,所有限位块6能够同时穿过该穿过口41,减小了限位块6对抵接板4运动时的干涉,增加了活动柱2运动时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种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自动升降柱,本实施例与第三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驱动电机的添加。

在第三种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固定柱1内还设有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定位杆5转动。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电机的设置,实现了定位杆5的自动转动,增加了升降柱的自动化程度。

优选地,定位杆5上设有连接齿轮7,相邻两个定位杆5上的连接齿轮7通过连接皮带8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齿轮7与连接皮带8的设置,实现了多个定位杆5的同步转动,降低了驱动电机的设置需要,减小了多个定位杆5异步转动的可能,增加了活动柱2运动时的可靠性。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