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透水路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5229发布日期:2020-09-15 20:0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透水路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透水路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理念的升级,人们对“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日益增加,城市透水路面具有传统路面硬化的效果,同时具有消除路面积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作用,其铺设工程量也在逐年增加。传统的透水路面铺设主要有铺设透水砖、缝隙砖等铺砖路面以及现场浇筑透水混凝土路面两种形式,前者铺设灵活,形式多样,但砖块面积小、铺设量大,需要大量的人工,且工期较长;后者现场浇筑可满足大面积路面的摊铺,但需要长时间的养护,且现场作业比较杂乱,影响市容市貌,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不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预制透水路面板,采用工厂化生产,模块化拼装,机械化施工,具有施工效率高,透水性强、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铺设连接可靠、经济环保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制透水路面板,包括由下向上依次分层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基层,透水混凝土基层和透水混凝土面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基层为镂空框架式结构或整板式结构,当钢筋混凝土基层为镂空框架式结构时,透水混凝土基层浇筑于钢筋混凝土基层的框架部分上,并且填充钢筋混凝土基层的镂空部分;当所述钢筋混凝土基层为整板式结构时,透水混凝土基层浇筑于钢筋混凝土基层上,将钢筋混凝土基层全部覆盖,且透水混凝土基层的靠下部分设置有排水结构。

其中,所述镂空框架式结构为田字形或井字形。

其中,所述排水结构水平设置于在透水混凝土基层与钢筋混凝土基层的交界面上。

其中,所述排水结构为排水盲管或者疏水孔。

其中,其还包括至少一个的起吊结构。

其中,所述起吊结构包括沉孔和起吊结构件本体,所述起吊结构件本体预埋在钢筋混凝土基层内,所述起吊结构件本体上端面沉于钢筋混凝土基层以下,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透水混凝土基层以及钢筋混凝土基层中设置有沉孔,所述沉孔位置正对下方的起吊结构件本体。

其中,所述起吊结构件本体为螺纹套筒。

其中,其还包括有与起吊结构相对应的塞块,所述塞块的形状与起吊结构的结构相适应,使得塞块可以嵌入起吊结构中,且塞块的上表面与所述预制透水路面板的表面平齐。

其中,所述塞块设置有与所述预制透水路面板层次相同的钢筋混凝土基层,透水混凝土基层和透水混凝土面层,且在嵌入起吊结构后,对应层次相平齐。

其中,其两端还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连接结构。

其中,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钢筋混凝土基层的两侧,所述连接结构为搭接企口。

其中,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的孔隙率小于透水混凝土基层的孔隙率。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预制透水路面板为多种材质的复合结构,基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保证了预制路面板的强度,并有效的增大了单块板的平面尺寸,提高了铺装的效率。

(2)预制透水路面板满足多种工程需求,框架式钢筋混凝土基层透水路面板适用于基层全透水路面,整板式钢筋混凝土基层透水路面板适用于基层不透水路面。

(3)预制透水路面板的面层和中层的透水材料不同,面层透水混凝土颗粒更细,保证面层的美观度,便于表面造型的处理,中层的透水材料颗粒较粗,保证路面渗水快速排走。

(4)预制透水路面板设有搭接企口,有效的保证了相邻板块间的平整度和间隙宽度。

(5)预制透水路面板起吊结构5的塞块采用与面层相同材料预制,现场填补更加快速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剖视图

图3为图1所述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基层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述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基层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起吊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1为钢筋混凝土基层,2为透水混凝土基层,3为透水混凝土面层,4为连接结构,5为起吊结构,6为疏水孔,51为沉孔,52为起吊结构件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透水路面板,如图1、图2所示,包括由下向上依次分层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基层1,透水混凝土基层2和透水混凝土面层3,所述钢筋混凝土基层1起到为透水混凝土基层2以及透水混凝土面层3提供支撑的作用,所述透水混凝土基层2和透水混凝土面层3使得路面的水可以往下渗透至地基。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3表面即为所述路面。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钢筋混凝土基层1可以为如图3所示镂空框架式结构,也可以为如图4所示的整板式结构。当钢筋混凝土基层1选用如图3所示的镂空框架式结构时,透水混凝土基层2浇筑于钢筋混凝土基层1的框架部分上,并且填充钢筋混凝土基层1的镂空部分,保证水分可以透过透水混凝土面层3和透水混凝土基层2,直接渗透入地基。当选用镂空框架式的钢筋混凝土基层1时,本实用新型的预制透水路面板优选设置于透水路基基层之上,所述透水路基基层中设置有排水盲管,保证渗透下来的水分可以尽快从透水路基基层排出,保证预制透水路面板的渗透性以及路基的稳定性。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镂空框架式的钢筋混凝土基层1的具体结构并不加以限定,例如其可以为田字形,也可以为井字形,只要保证其为具有镂空的框架式结构即可,从而使得水分可以直接从预制透水路面板的表面无阻碍的渗透入地基中。

当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钢筋混凝土基层1选用如图4所示的整板式结构时,透水混凝土基层2浇筑于钢筋混凝土基层1上,将钢筋混凝土基层1全部覆盖。当水分落到预制透水路面板表面时,由于钢筋混凝土基层1透水性差,水分最多只能渗透到透水混凝土基层2中。本实施例的预制透水路面板,如图2所示,其在透水混凝土基层2的靠下部分设置有排水结构,以便水分可以快速地从排水装置中排出,保证预制透水路面板的吸水性。其中优选,所述排水结构水平设置于在透水混凝土基层2与钢筋混凝土基层1的交界面上。对于前述排水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选择为额外增设的排水盲管,也可以选择对预制透水路面板加工得到疏水孔6。本实施例中,所述疏水孔6抽芯成形,水平布置在透水混凝土基层2与钢筋混凝土基层1的交界面上,疏水孔6的孔道下部凹入钢筋混凝土基层1中。如此设置,水分可以最大程度的渗透入本实施例的预制透水路面板中,尽可能的利用透水混凝土基层2的吸水性,提高所述预制透水路面板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于疏水孔6的具体形状并不加以限定,例如其截面可以为圆形、方形等。

所述选用整板式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基层1的预制透水路面板,其优选运用于透水性差的稳定土基层上,如此设置,即使是稳定土基层的环境也可以实现对“海绵城市”的追求。

为了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预制透水路面板的安装,所述预制透水路面板还包括有如图5所示的至少一个的起吊结构5。具体来说,所述起吊结构5包括沉孔51和起吊结构件本体52,所述起吊结构件本体52可以与起吊装置相连,从而可以将预制透水路面板起吊安装。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起吊结构件本体52包括螺纹套筒,预埋在钢筋混凝土基层1内,所述螺纹套筒上端面沉于钢筋混凝土基层1以下,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3、透水混凝土基层2以及钢筋混凝土基层1中设置有沉孔51,所述沉孔51位置正对下方的螺纹套筒,所述起吊装置为带有吊环的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沉孔51,与螺纹套筒连接紧固,吊机通过吊环将所述预制透水路面板吊起,实现预制透水路面板的吊装。本实用新型对于沉孔51的具体结构以及尺寸并不加以限定,其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方形,沉孔开口可大可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预制透水路面板在安装完毕,表面能够保持完整性,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与起吊结构5相对应的塞块,所述塞块的形状与起吊结构5的结构相适应,使得塞块可以嵌入起吊结构5中,且塞块的上表面与所述预制透水路面板的表面平齐。其中优选的,所述塞块设置有与所述预制透水路面板层次相同的钢筋混凝土基层1,透水混凝土基层2和透水混凝土面层3,且在嵌入起吊结构5以后,对应层次相平齐,以保证当塞块嵌入起吊结构5以后,所述预制透水路面板整体的性能保持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预制透水路面板两端还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连接结构4,以便所述预制预制透水路面板在安装时,相邻的预制透水路面板可以紧密连接,从而提高透水路面的完整性。具体来说,所述连接结构4设置于钢筋混凝土基层1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4为搭接企口。

应当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3的孔隙率应小于透水混凝土基层2的孔隙率,具体来说,所述的透水混凝土面层3由1mm~5mm粒径的透水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基层2由5mm~10mm粒径的透水混凝土浇筑而成。如此设置,可以保证所述预制透水路面板的表面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升所述预制透水路面板的透水性。

还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预制透水路面板,其表面可以为矩形、圆形以及其它形状。所述预制透水路面板还可以包括直线板和转向板,直线板表面为平行四边形或矩形,转向板表面为梯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