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砟轨道铁路变形调节路堤结构及构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50613发布日期:2020-06-02 20:07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砟轨道铁路变形调节路堤结构及构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铁路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无砟轨道铁路变形调节路堤结构及构造方法。



背景技术:

无砟轨道是指采用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整体基础取代散粒碎石道床的轨道结构,无砟轨道又称作无碴轨道,是当今世界先进的轨道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土质地基上修建无砟轨道高速铁路路基时,路堤工程为了达到毫米级工后沉降的控制要求,通常要采用地基处理措施对土质地基进行加固,这样的处理措施会造成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投资高昂,其中土质地基处理的费用有时会高达每公里2000万以上,这给高速铁路的快速建设和推广带来一定的制约影响。此外,加固处理后的土质地基在抽取地下水或者在铁路附近加载的影响下,还会产生新的不均匀沉降,这会给后期无砟轨道铁路的运营带来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土质地基高速铁路路基投资高、受后期周边环境影响大等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砟轨道铁路变形调节路堤结构及构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砟轨道铁路变形调节路堤结构,包括调节器固定基础、承载装置和变形调节器,调节器固定基础用于设置在铁路路堤填筑体上,变形调节器固定设置在调节器固定基础的顶部,承载装置设置在变形调节器的上端;

变形调节器用于带动承载装置上升或下降。

通过上述结构,当铁路地基产生的不利变形量超过无砟轨道铁路要求时,通过变形调节器向上或向下带动承载装置上升或下降,从而调整承载装置的高度,使其满足无砟轨道铁路对竖向变形的要求,从而可以减小土质地基的处理强度,产生的下沉变形量可以通过变形调节器进行调整,故可以节省地基处理工程投资,或者避免地基勘察不精确带来的不利影响,还可以解决土质地基在抽取地下水或者在铁路附近加载影响产生新的不确定、不均匀沉降变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路堤填筑体的顶部设有凹槽,调节器固定基础位于凹槽中,调节器固定基础沿线路纵向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变形调节器。通过上述结构,在路堤填筑体上设置调节器固定基础,使其作为变形调节器的固定基础,能够使变形调节器传递的较大集中力有效扩散至路堤填筑体中。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路堤结构还包括托梁,托梁位于变形调节器与承载装置之间。通过上述结构,托梁是承载装置与变形调节器之间的传力结构,在承载装置和变形调节器之间设置托梁与承载装置与变形调节器直接接触相比,能够减小承载装置的厚度,从而节约工程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路堤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限位装置,至少两个限位装置设置在路堤填筑体上,承载装置位于两个限位装置之间并与两个限位装置的内侧接触。通过上述结构,限位装置可以控制承载装置的水平变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桩。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变形调节器包括液压千斤顶。

一种无砟轨道铁路变形调节路堤构造方法,用于构造上述无砟轨道铁路变形调节路堤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铁路地基上施工设置路堤填筑体;

s2:在调节器固定基础的顶部固定安装变形调节器;

s3:将承载装置安装在变形调节器的上端。

上述构造方法保证了上述路堤结构功能的有效实现,操作简单,质量可控,利于推广。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完成s1步骤后,在路堤填筑体顶部开挖一个凹槽,将调节器固定基础施工设置在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路堤结构还包括托梁,在s3步骤中,在变形调节器的顶部安装托梁,在托梁的顶部安装承载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路堤结构包括限位装置,完成s3步骤后,将限位装置安装在路堤填筑体上。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当铁路地基产生的不利变形量超过无砟轨道铁路要求时,通过变形调节器向上或向下带动承载装置上升或下降从而调整承载装置的高度,使其满足无砟轨道铁路对竖向变形的要求,从而可以减小土质地基的处理强度,产生的下沉变形量可以通过变形调节器进行调整,故可以节省地基处理工程投资,或者避免地基勘察不精确带来的不利影响,还可以解决土质地基在抽取地下水或者在铁路附近加载影响产生新的不确定、不均匀沉降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无砟轨道铁路变形调节路堤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无砟轨道铁路变形调节路堤结构的i-i断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无砟轨道铁路变形调节路堤结构的ii-ii断面示意图。

图标:1-路堤填筑体;2-调节器固定基础;3-变形调节器;4-托梁;5-承载装置;6-限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铁路变形调节路堤结构,包括调节器固定基础2、变形调节器3、承载装置5、托梁4和限位装置6。

调节器固定基础2用于设置在铁路路堤填筑体1上,具体地,调节器固定基础2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路堤填筑体1分层填筑在天然地基或加固处理后的地基上,路堤填筑体1的顶部设有一个凹槽,调节器固定基础2间隔设置在路堤填筑体1上。

变形调节器3的底部固定设置在调节器固定基础2的顶部,变形调节器3关于调节器固定基础2纵向中线对称设置,具体地,变形调节器3包括液压千斤顶;托梁4间隔设置在变形调节器3的顶部,承载装置5设置在托梁4的顶部并与托梁4的顶部紧密接触,具体地,托梁4包括预制托梁4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托梁4,承载装置5包括预制承载板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承载板,变形调节器3用于带动承载装置5上升或下降。

限位装置6成排且间隔埋设在路堤填筑体1中,具体地,限位装置6包括限位桩;两个限位装置6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成为一排,承载装置5位于两个成排的限位装置6之间并与两个成排的限位装置6的内侧紧密接触。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铁路变形调节路堤构造方法,用于构造上述无砟轨道铁路路堤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天然地基或加固处理后的地基上分层施工设置路堤填筑体1;

s2:在路堤填筑体1顶部开挖一个凹槽,将调节器固定基础2施工设置在凹槽中;

s3:在调节器固定基础2的顶部安装变形调节器3;

s4:在变形调节器3的顶部安装预制托梁4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托梁4;

s5:在托梁4的顶部安装预制承载板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承载板;

s6:将两个成排的限位装置6与承载装置5的两侧紧密接触,并将两个成排的限位装置6埋设在路堤填筑体1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砟轨道铁路变形调节路堤结构及构造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

路堤填筑体1的顶部设有凹槽,调节器固定基础2位于凹槽中,变形调节器3固定设置在调节器固定基础2上,使其作为变形调节器3的固定基础,能够使变形调节器3传递的较大集中力有效扩散至路堤填筑体1中。

变形调节器3固定设置在调节器固定基础2上,托梁4位于变形调节器3的顶部,承载装置5位于托梁4的顶部,变形调节器3用于带动承载装置5上升或下降,当铁路地基产生的不利变形量超过无砟轨道铁路要求时,通过变形调节器3向上或向下带动承载装置5上升或下降,从而调整承载装置5的高度,使其满足无砟轨道铁路对竖向变形的要求,从而可以减小土质地基的处理强度,产生的下沉变形量可以通过变形调节器3进行调整,故可以节省地基处理工程投资,或者避免地基勘察不精确带来的不利影响,还可以解决土质地基在抽取地下水或者在铁路附近加载影响产生新的不确定、不均匀沉降变形。同时托梁4是承载装置5与变形调节器3之间的传力结构,在承载装置5和变形调节器3之间设置托梁4与承载装置5与变形调节器3直接接触相比,能够减小承载装置5的厚度,从而节约工程成本。

两个限位装置6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成为一排,承载装置5位于两个成排的限位装置6之间并与两个成排的限位装置6的内侧紧密接触,限位装置6可以控制承载装置5的水平变形。

上述无砟轨道铁路变形调节路堤构造方法保证了上述无砟轨道铁路变形调节路堤结构功能的有效实现,操作简单,质量可控,利于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