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索桥用主缆平行钢丝索股成圈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18829发布日期:2021-01-24 06:42阅读:61来源:国知局
悬索桥用主缆平行钢丝索股成圈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在托盘上端的圆周上均匀地固定有若干个垫板,在每个垫板上固定有一弧板,弧板与立轴平 行,弧板外周边的弧度与托板的圆周弧度相同,调节杆一端固定在靠近弧板上端的弧板中 央,调节杆另一端固定在上轴套的相应位置上,下固定爪一端分别装在靠近每个弧板下端的 两边,在靠近上轴套下端的垫板两侧分别装有一调节板,下固定爪另一端插入调节板中。
[0014]
本发明的悬索桥用主缆平行钢丝索股成圈的设备,其中:所述托盘包括:花板和外托 盘,花板的外圆周和外托盘内圆周咬合在一起,花板固定在轴套的外圆周上,大齿轮与花板 固定在一起,若干个托轮在外托盘下端的圆周上支撑着外托盘。
[0015]
本发明的悬索桥用主缆平行钢丝索股成圈的设备,其中:它还包括:端盖,端盖装在立 轴和上轴套的上端。
[0016]
本发明的悬索桥用主缆平行钢丝索股成圈的设备,其中:它还包括:外挡圈,它焊接在 垫板外侧的靠近外托盘外圆周的外托盘上。
[0017]
本发明的悬索桥用主缆平行钢丝索股成圈的设备,其中:所述托轮为6-12个。
[0018]
本发明的悬索桥用主缆平行钢丝索股成圈的设备,其中:所述弧板为4-10个。
[0019]
本发明的悬索桥用主缆平行钢丝索股成圈的设备,其中:所述调节杆由二根固定管和一 根螺纹杆组成,二根固定管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弧板中央和上轴套上,螺纹杆两端分别旋入二 根固定管的另一端中。
[0020]
本发明的悬索桥用主缆平行钢丝索股成圈的设备,其中:所述调节板至少有三个插入 槽。
[0021]
本发明的悬索桥用主缆平行钢丝索股成圈的设备能够调节主缆平行钢丝索股成圈 的直径。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发明的悬索桥用主缆平行钢丝索股成圈的设备的正向示意图;
[0023]
图2为图1是俯向示意图。
[0024]
如图1和图2所示,标号1为弧板;标号2为调节杆;标号3为端盖;标号4为滚动轴承;标 号5为立轴;标号6为上轴套;标号7为下固定爪;标号8为垫板;标号9为托盘;标号10为调节 板;标号11为止推轴承;标号12为轴套;标号13为大齿轮;标号14为减速机;标号15为下轴 套;标号16为小齿轮;标号17为电机;标号18为托轮;标号19为外挡圈;标号20为花板;标 号21为外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悬索桥用主缆平行钢丝索股成圈的设备,弧板1、调节杆2、 端盖3、滚动轴承4、立轴5、上轴套6、下固定爪7、垫板8、托盘9、调节板10、止推轴承11、 轴套12、大齿轮13、减速机14、下轴套15、小齿轮16、电机17和托轮18,12个托轮18在所述 托盘9下端的圆周上支撑着托盘9,立轴5穿过托盘9,立轴5下端固定在下轴套15上,在托盘9 和下轴套15之间的立轴5上依次套装有轴套12和止推轴承11,轴套12固定在托盘9的中央,止 推轴承11固定在轴套12上,大齿轮13固定装在止推轴承11外侧,小齿轮16与大齿轮13啮合, 电机17通过减速机14带动小齿轮16旋转,大齿轮13与托盘9固定在一起,
[0026]
托盘9包括:花板20和外托盘21,花板20的外圆周和外托盘21内圆周咬合在一起,花板20 固定在轴套12的外圆周上,大齿轮13与花板20固定在一起,若干个托轮18在外托盘21下端的 圆周上支撑着外托盘21,在花板20上端的立轴5外侧装有上轴套6,大齿轮13与花板20固定在 一起,上轴套6下端装在轴套12上,在立轴5和轴套6之间装有滚动轴承4,端盖3装在立轴5和 上轴套6的上端。在托盘9上端的圆周上均匀地固定有6个垫板8,在每个垫板8上固定有一弧板 1,弧板1与立轴5平行,弧板1外周边的弧度与托板9的圆周弧度相同,调节杆2由二根固定管 和一根螺纹杆组成,二根固定管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弧板1中央和上轴套6的相应位置上,螺纹 杆两端分别旋入二根固定管的另一端中,下固定爪7一端分别装在靠近每个弧板1下端的两 边,在靠近上轴套6下端的垫板8两侧分别装有一调节板10,下固定爪7另一端插入调节板10 中,调节板10至少有三个插入槽,例如有四个插入槽。外挡圈19焊接在垫板8外侧的靠近外托 盘21外圆周的外托盘21上。
[0027]
在悬索桥用主缆平行钢丝索股卷绕在弧板1外侧前,先将调节杆2和下固定爪7调节到适合 的位置,然后开启电机17,电机17带动小齿轮16旋转,小齿轮16与大齿轮13啮合,大齿轮13 与托板9相连,即电机17带动托板9旋转,在托板9上的垫板8、弧板1、调节杆2和下固定爪7均 随着托板9旋转,随着电机17的旋转,悬索桥用主缆平行钢丝索股缠绕在弧板1的外侧。
[0028]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 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 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