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龙门架装置的交通锥收放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1291发布日期:2020-10-30 21:39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龙门架装置的交通锥收放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道路使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龙门架装置的交通锥收放车。



背景技术:

交通锥,又称锥形路标、锥形筒、红帽子、方尖碑,是一种道路交通隔离警戒设施,立体交通锥,是一种截面为正六边形的锥形路标,随着公路、高速的快速发展,日益重要,公路、高速等日常养护工作也日益增多,公路养护时部分路段要封闭管制交通,即在工作区域外放置交通标志,引导车辆行驶,必须要保证行车和作业区的安全,在作业区域外摆放交通锥引导车辆行驶,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作业时,由于行车速度快,车流量大,更有必要安全的摆放交通锥等引导交通;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目前我国在公路养护作业时,交通锥的摆放和回收均采用人工操作,这种人工摆放和回收的模式,不仅作业速度慢,更重要的是它将人工暴露于危险的交通环境下,安全系数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龙门架装置的交通锥收放车,通过引导杆对交通锥进行引导收放,同时利用挡杆固定方管与龙门架铰接,使得交通锥顺利通过龙门架,可以较为简便的实现对交通锥自动收放一体化的效果,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龙门架装置的交通锥收放车,包括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底部装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杆之间装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杆分别与对应的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装设有耳板,所述连杆靠近耳板的一端装设有电动推杆支座,所述龙门架的一侧装设有挡杆固定方管,所述档杆固定方管与龙门架之间装设有铰链,所述挡杆固定方管与龙门架通过铰链铰接,所述挡杆固定方管的底部装设有挡杆。

优选的,所述龙门架与连杆焊接,所述耳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耳板与连杆焊接。

优选的,所述挡杆与挡杆固定方管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挡杆为u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远离耳板的一端为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为钢铁材料制成,所述导向杆与连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杆位于龙门架的水平向轴截面的中心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支架与连杆焊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引导杆对交通锥进行引导收放,同时利用挡杆固定方管与龙门架铰接,当交通锥运行至龙门架装置时,挡板固定方管受力产生倾斜,这样市区挡板固定方管的阻碍作用,以便于交通锥可以顺利通过龙门架,如此可以较为简便的实现对交通锥自动收放一体化的效果,在收放交通锥的过程中不需要较多的人工,降低了人工在高速上放置交通锥的危险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在对交通锥收放时人工操作不便的问题;

2、通过调节更换不同规格的挡杆,可以适用不同高度的交通锥,通过调整两个导向杆之间的距离,可以适用不同底座宽度的交通锥,以此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实现了一车可以收放不同规格的交通锥的效果,实用性强,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目前交通锥收放车对交通锥的适用范围较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交通锥施放过程简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交通锥收取过程简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向杆;2、电动推杆支座;3、耳板;4、挡杆;5、龙门架;6、档杆固定方管;7、铰链;8、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带有龙门架装置的交通锥收放车,包括龙门架5,所述龙门架5的底部装设有连杆8,所述连杆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杆8之间装设有导向杆1,所述导向杆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杆1分别与对应的连杆8固定连接所述连杆8的一端装设有耳板3,所述连杆8靠近耳板3的一端装设有电动推杆支座2,所述龙门架5的一侧装设有挡杆固定方管6,所述档杆固定方管6与龙门架5之间装设有铰链7,所述挡杆固定方管6与龙门架5通过铰链7铰接,所述挡杆固定方管6的底部装设有挡杆4;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龙门架5与连杆8焊接,所述耳板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耳板3与连杆8焊接,如此设置利用焊接的手段,可以使得装置更具有稳固性,使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连接松动的问题。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杆1远离耳板3的一端为圆形结构,如此设置导向杆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使得导向杆1在运行过程中更加稳固,不会产生歪斜的问题。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杆4位于龙门架5的水平向轴截面的中心位置处,如此设置使得挡杆4与地面产生的距离为交通锥最大高度相配合,使得适用高度更加准确;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动推杆支架2与连杆8焊接,如此可以加强结构间连接的稳固性。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耳板3将装置与交通锥收放车进行固定安装,同时通过电动推杆支座2安装上相对应的电动推杆,在进行对交通锥的施放时,利用导向杆1的引导作用,交通锥在电动推杆的推动下,顺着导向杆1通过龙门架5,这时挡杆4与交通锥进行接触,由于挡杆固定方管6与龙门架5通过铰链7铰接,如此挡杆4受力发生倾斜,直至挡杆4与龙门架5的处于平行位置时,交通锥得以越过龙门架5,在导向杆1的引导下摆放至路面上,这样便完成了对交通锥的摆放过程,在进行对交通锥的收取时,交通锥收放车向后进行运行,路面上的交通锥在导向杆1的引导下与挡杆4进行接触,由于挡杆4与龙门架5之间产生干涉,所以挡杆4不具有倾斜的能力,交通锥会受力发生倾斜,直至交通锥倾斜到垂直高度顺利通过挡杆4与地面的垂直高度为止,交通锥得以顺利通过龙门架5,这样便完成了对交通锥的收取过程,操作简单,如此在收放交通锥的过程中无需较多的人工,降低了人工在高速上放置交通锥的危险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交通锥收放时人工操作不便的问题。

如图1所示的一种带有龙门架装置的交通锥收放车,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杆4与挡杆固定方管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挡杆4为u形结构,如此设置利用挡杆4的阻碍作用,对收起后的交通锥进行限位,使得收取后的交通锥不会掉落至地面上;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杆1为钢铁材料制成,所述导向杆1与连杆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可以便于调整两个导向杆1之间的距离;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调节更换不同的挡杆4,可以适用不同高度的交通锥,通过调整两个导向杆1之间的距离,可以适用不同底座宽度的交通锥,以此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实现了一车可以收放不同规格的交通锥的效果,实用性强,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目前交通锥收放车对交通锥的适用范围较小的问题。

本实用工作原理:在进行对交通锥的施放时,利用导向杆1的引导作用下,挡杆4与交通锥进行接触,挡杆4受力发生倾斜,直至挡杆4与龙门架5的处于平行位置时,交通锥得以越过龙门架5,在导向杆1的引导下摆放至路面上,这样便完成了对交通锥的摆放过程,在进行对交通锥的收取时,交通锥收放车向后进行运行,路面上的交通锥在导向杆1的引导下与挡杆4进行接触,交通锥会受力发生倾斜,直至交通锥倾斜到垂直高度顺利通过挡杆4与地面的垂直高度为止,交通锥得以顺利通过龙门架5,这样便完成了对交通锥的收取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