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道收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11698发布日期:2021-12-15 10:43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道收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道收窄装置。


背景技术:

2.学校路段的斑马线由于只有上下学期间才会较大的通行量,因此一般不设置交通信号灯,而一般通过人力辅以辅助器件进行管控。为了学生安全,常常会有家长在斑马线摇旗示意车辆减速让行,但家长不是专业交通警察,家长管制交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和规范问题。而采用交通警察的方式进行管控安全性较高,但是警力负荷较大,很难全面覆盖这种管理方式。也有采用水马收窄车道示意车辆减速的方式,但是一般人员不熟悉水马的合适放置位置,难以判断摆放间距,也存在较大的规范性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道收窄装置,易于规范使用,存放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车道收窄装置,包括中心立杆、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限位件,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中心立杆的中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立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中心立杆的中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立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长度相等,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第一立杆和第二拉杆的最大摆放距离,所述中心立杆、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均设置有反光贴或/和太阳能led警示灯。
6.其中,所述第一连杆与中心立杆的转动连接、第一连杆与第一立杆的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与中心立杆的转动连接以及第二连杆与第二立杆的转动连接均为可拆卸连接。
7.其中,所述限位件为绳索,所述绳索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固定连接。
8.其中,所述限位件为若干长度不同的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用于与第一立杆的中部可拆卸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第二立杆的中部可拆卸连接。
9.其中,所述中心立杆、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的上端均设置有太阳能led警示灯。
10.其中,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表面均贴合有反光贴。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中心立杆可放置于车道的实线上,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可以放置人行道前的停止线,而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长度相等,因而中心立杆、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形成等腰三角形,车道的实线将等腰三角形分隔成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由于限位件限制了第一立杆和第二拉杆的摆放距离,因此相当于控制了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相对于车道的实线的距离,因此根据边边角的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原理,本实用新型中心立杆、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的摆放位置是固定的,因此不存在摆放不规范的问题,学校师长均可以规范摆放达到让车辆减速让行的目的,至于收缩的角度、宽度可以根据学校路段的行车道数量、宽度等参数进行设计,以便于符合车辆安全通行的要求。其次,由于所述第一连杆与中心立杆的转动连接、第一连杆与第一立杆的转动连接、第二连杆
与中心立杆的转动连接以及第二连杆与第二立杆的转动连接设计,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可收叠展开,因此本实用新型也具有存取方便的优点,在被车辆误冲撞时,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也存在自动回缩的移动方式,可以更好地降低碰撞损伤。此外,中心立杆、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均设置有反光贴或/和太阳能led警示灯可以提高警示性,更好地警示司机减速让行。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示意图;
13.附图标记为:1

第一立杆、2

第二立杆、3

第一连杆、4

第二连杆、5

中心立杆、6

太阳能led警示灯、7

第三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15.一种车道收窄装置,包括中心立杆5、第一立杆1、第二立杆2、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和限位件,所述第一连杆3的一端与中心立杆5的中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立杆1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的一端与中心立杆5的中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立杆2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的长度相等,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第一立杆1和第二拉杆的最大摆放距离,所述中心立杆5、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均设置有太阳能led警示灯6。
16.本实用新型的中心立杆5可放置于车道的实线上,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可以放置人行道前的停止线,而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的长度相等,因而中心立杆5、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形成等腰三角形,车道的实线将等腰三角形分隔成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由于限位件限制了第一立杆1和第二拉杆的摆放距离,因此相当于控制了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相对于车道的实线的距离,因此根据边边角的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原理,本实用新型中心立杆5、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的摆放位置是固定的,因此不存在摆放不规范的问题,学校师长均可以规范摆放达到让车辆减速让行的目的,至于收缩的角度、宽度可以根据学校路段的行车道数量、宽度等参数进行设计,以便于符合车辆安全通行的要求。其次,由于所述第一连杆3与中心立杆5的转动连接、第一连杆3与第一立杆1的转动连接、第二连杆4与中心立杆5的转动连接以及第二连杆4与第二立杆2的转动连接设计,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可收叠展开,因此本实用新型也具有存取方便的优点,在被车辆误冲撞时,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也存在自动回缩的移动方式,可以更好地降低碰撞损伤。此外,中心立杆5、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均设置有太阳能led警示灯6可以提高警示性,更好地警示司机减速让行,在其它可替代的实施例中,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也可以设置反光贴。
17.其中,所述第一连杆3与中心立杆5的转动连接、第一连杆3与第一立杆1的转动连接、第二连杆4与中心立杆5的转动连接以及第二连杆4与第二立杆2的转动连接均为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可以拆卸下来,更便于收窄装置的存放。
18.其中,所述限位件为若干长度不同的第三连杆7,所述第三连杆7的一端用于与第一立杆1的中部可拆卸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第二立杆2的中部可拆卸连接。通过不同长度的
第三连杆7可以控制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的距离,从而具有更多的收窄模式,针对不同宽度的道路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收窄,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固定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的距离后可将第三连杆7拆卸,便于实现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碰撞回缩的功能);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也可以为绳索,所述绳索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固定连接,绳索的固定长度也可以控制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的距离,不拆卸下来也具有回缩的功能,无需拆卸,使用更加方便。
19.其中,所述中心立杆5、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的上端均设置有太阳能led警示灯6。太阳能led警示灯6可吸收太阳能储存为电能并转化为光能,具有长效工作无需布线的优势,灯光也具有更好的示警性,更有助于安全性的提高。
20.其中,所述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的表面均贴合有反光贴,进一步提高警示性。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