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基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79056发布日期:2022-06-29 11: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路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路基支护结构还包括承载件和支撑件,所述承载件用于对基体(1)的两侧进行承载,所述支撑件用于对基体(1)的底部进行支撑,所述基体(1)的顶壁设置为承载面(12),所述基体(1)的底壁设置为受力传递面(13),所述受力传递面(13)的横截面呈弧形设置,弧形的所述受力传递面(13)的凹口朝向背离承载面(12)的方向设置,弧形的所述受力传递面(13)用于将承载面(12)上的荷载传递至承载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包括设置在基体(1)的两侧且沿基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承载桩(11),所述基体(1)设置在两侧多个所述承载桩(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块(14),两侧多个所述承载桩(11)上均固定设置有所述支撑块(14),所述基体(1)设置在两侧多个支撑块(14)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路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4)朝向基体(1)的面设置为用于与弧形的受力传递面(13)贴合的固定面(141),所述支撑块(14)背离基体(1)的面设置为倾斜面(142),所述倾斜面(142)与受力传递面(13)之间的间距朝向靠近承载桩(11)的方向逐渐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桩(16),所述基体(1)下方且位于基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桩(16),多个所述支撑桩(16)沿基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所述基体(1)设置在多组支撑桩(16)上。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路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面(12)上且位于承载面(12)的两侧沿承载面(1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固定条(15),所述固定条(15)与每个所述承载桩(11)之间均设置有承载杆(152),所述承载杆(152)用于对基体(1)进行支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包括承载墙(17),所述基体(1)的两侧沿基体(1)的长度方向均设置有所述承载墙(17),两侧所述承载墙(17)之间的间距沿承载面(12)至受力传递面(13)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基体(1)设置在两侧所述承载墙(17)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路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墙(17)下沿承载墙(17)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对承载墙(17)支撑的加固桩(171)。9.根据权利要求7-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路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面(12)上且位于承载面(12)的两侧沿承载面(1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加强条,所述加强条与承载墙(17)之间沿承载墙(17)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加固杆(174),所述加固杆(174)用于对基体(1)进行支撑。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路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承载墙(17)相对的面上沿承载墙(17)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供基体(1)移入并卡接的卡接槽(175)。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路基支护结构,包括基体,路基支护结构还包括承载件和支撑件,所述承载件用于对基体的两侧进行承载,所述支撑件用于对基体的底部进行支撑,所述基体的顶壁设置为承载面,所述基体的底壁设置为受力传递面,所述受力传递面的横截面呈弧形设置,弧形的所述受力传递面的凹口朝向背离承载面的方向设置,弧形的所述受力传递面用于将承载面上的荷载传递至承载件上;本申请具有减少设置旋喷桩加固区的施工成本、并且使得支护结构受力平衡和受力充分的优点。受力充分的优点。受力充分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奎 杨贵勇 徐宇 徐海涛 龙红宇 唐科行 马鹏 陈子龙 张忠 黄培敏 汤骄 李果 汪琳 张笔畅 贾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8
技术公布日:2022/6/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