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标记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886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标记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式标记具,它并排放置在道路或停车场等地方,或禁止车辆、步行者通行,或用作限制通行方向的交通限制目标记和道路导向标记;或置于饭店等建筑物内用作会场引导标记。或用作店铺的塔式招牌;再者,也可用作旗杆等的支撑底座。
如图7所示,作为并排放在交通事故验证现场和道路施工现场、电线架设现场等地方的锥形标记具,一般地说,得到普及的是这样一种彩色锥体它由尖帽形的锥体40和在其下端部周围向水平方向延伸的象法兰盘一样的四角底座41组成,组成立体形状的锥体40和四角底座41是用着成红色的塑料一体加工而成的。
这样整体用塑料加工而成并得到普及的彩色锥体,具有搬到使用现场后可以照原样立即使用的优点,但另一方面,它具有体积大而高突、搬运和保管不便的缺点。
特别是彩色锥体使用量大的道路工程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用于搬运彩色锥体的卡车增多,仅这一项就使工程费增加不少。
另外,在架线工程中,有义务在1根电线杆子周围放置3个彩色锥体。当把即将施工的电线架设在多根电线杆子上时,必须使用3倍于电杆数目的彩色锥体,而小型施工车辆是难以搬运这些锥体的,因而施工中往往牺牲某种程度的安全性而不放置彩色锥体。
再者,即使把多个彩色锥体一个锥40套另一个锥40地垒起来,普通小汽车的行李箱内也装不了几个。因此,在紧急来到交通事故验证现场或者交通查询现场的警察巡逻车内,不可能携带现场必需数量的彩色锥体,而必须由另外的车辆来搬运,这一点是不方便的。
有鉴于此,实开平5-83018号公报提出了一种折叠式标记具,该标记具如图8及图9所示,在四角塑料板作成的底座50的中央,设置一立杆51,该立杆51为多重管结构,由粗细不同、相互接触的多根管52、53、54加工而成。能够象摇竿一样伸缩自如。然后从该立杆51上盖上圆锥形的用阔幅针布制成的锥体55,并用戴在立杆51上端的帽固定该锥体55的上端,同时把该锥体55的下端固定在底座50上。使用时,用手抓住帽56往上一提,则立杆51象图8一样地伸长,把锥体55张开为圆锥形。另外,在搬运和保管时,用手按下帽56,使立杆51象图9那样收缩。锥体55被压塌而使标记具折叠起来。
可是,上述标记具即使在立杆51完全收缩的状态下(如图9所示),该立杆51也有一段在底座50上伸出来,该段的高度至少与管52-54中一根管的长度相当,因此,标记具的高度不会缩小太多。
而且立杆51在底座50上伸出来的标记具,不象得到普及的标记具(见图7)那样能把多个垒起来,搬运或保管时只能凑在一起,因此,不仅没有使搬运和保管变得方便,反而变得麻烦,由于存在这样致命的弱点,这种标记具还未达到实用化的程度。
另外,在底座50上伸出来的立杆51在搬运和保管时有折弯、破损之忧。
于是,折叠和组合极其简单、使用时能够组配成象锥一样的立体形状、搬运和保管时能够平平坦坦极其紧凑地折叠收拢,这种结构的标记具就成了本发明的技术课题。
为解决这一课题,本发明的折叠式标记具,使用时的组合形态大致呈三角锥形,其特征在于在围绕上述三角锥顶点的三个面中,其中有两个面是分别用整块板加工而成的,同时这两块板之间在内侧以可折叠的方式连接起来,剩下的一面则是两块左右大致对称地分割的半开板以可折叠方式连接而成的,同时,这些对开板与各自相邻的上述整块板之间在内侧以可折叠方式相连接。
按照本发明的折叠式标记具,使用时,由于可组合成基本呈三角锥的立体形状,因而是极其稳固的,从任何方向刮来的强风都难以刮倒。另外,由于把围绕顶点的各面加工成平面,因而不仅可以简单地在其表面标以文字、图形,而且即使标以大的文字或图形,当正面对着它时也能以完整的形式表现出来。
其次,在围绕上述大致的三角锥顶点的三个面中,形成其中两个面的两整块板在内侧以可折叠的方式连接起来,形成其余一个面的半开板与各自相邻的上述整块板之间在内侧也以可折叠方式连接而成,所以,当把两半开板向三角锥的内侧折叠时,连接在两端的整块板之间互相靠近、重叠,这样便能折叠成整块板的大小。
再者,分别在半开板各自上边大致等高的位置上打通一对系绳孔,分别在整块板各自上边大致等高的位置上也打通一对系绳孔,并且使整块板上系绳孔的位置高于对开板,则在这两对系绳孔之间,如果系上从准三角锥内侧伸出来的作为把手的吊绳,那么,只要拿着该吊绳把标记具往上一提,就能通过该吊绳把半开板的两端拉向内侧而把该半开板折叠起来。同时,与之相连的整块板互相靠近而向内侧折叠。
另外,把上述各整块板及半开板用合叶连接起来,其中至少有一处使用诸如弹簧合叶,这样在折叠上述大致的三角锥时,可以使向内闭合的两边具有向外撑开地弹压。
在这种情况下,当开着的标记具推至水平时,该标认件便依靠自身的重量抵抗弹簧合叶的弹力而使其大致的三角锥自动地折叠成平板状。当把折叠的标记具立起来时,作用于弹簧合叶的负荷得以释放,因而标记具依靠其弹力自动打开而成为大致三角锥。


图1是一立体图,表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折叠式标记具。
图2是表示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一立体图。表示组合过程中的状态。
图4是表示其它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其它实施形态的立体8图。
图6是一立体图,表示又一个其它的实施形态。
图7是一立体图,表示现有的普通标记具。
图8是一立体图,表示以前的折叠式标记具。
图9是一立体图。表示如图7所示的标记具的保管状态。
以下以图面为基础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中1为组合成没有底面的筒状大致的三角锥使用的折叠式标记具。在围绕大致的三角锥顶点P的3个面S1~S3中,其中有两个面S1、S2分别用整块板2、3加工而成,同时这些整块板之间用合叶4、4在内侧以可折叠方式连接起来。剩下的一个面S3则是两块左右大致对称地分割的半开板5R、5L用合叶6、6相互连接而成的,同时,这些对开板5R、5L与各自相邻的上述整块板2、3之间在内侧用合叶7、8以可折叠方式相连接。
另外,把上述整块板2、3及半开板5R、5L的下端缘均削成圆弧形的缺口,以便使围绕标记具1顶点P的各面S1~S3的底边两端形成脚部9,9。由于采用了上述各脚部9,使标记具1成为三点支撑件,因而即使路面一类的支撑面凹凸不平,该标记具1也能非常稳定地立起来了。
再者,在脚部9上安装了伸向上述大致三角锥外侧的防滑橡胶10,因而可把配重11放在该橡胶10上。
而且上述整块板2,3及半开板5R、5L是用氯乙烯、聚乙烯、再生塑料等塑料加工而成的。同时也可在其表面标以标识性的文字、图形,或用反射板加工整个表面或一部分表面,或贴上反射封条。
再者,上述各块板2、3及5R、5L组合成大致的三角锥时,其顶点P上形成的插入部分13能够以插入的方式安装诸如信号灯12等,为加工该插入部分13,需对准三角锥的顶端部分进行切削加工。
另外,14为可起把手作用的吊绳,一对系绳孔15R、15L是分别在上述半开板5R、5L各自上边大致等高的位置设置的,另一对系绳孔16、17是分别在上述整块板2、3各自上边大致等高的位置设置的,并且它们的位置高于系绳孔15R、15L的位置。在这两对系绳孔之间,吊绳14从准三角锥的内侧伸出来。如果拿着吊绳14提起标记具1,吊绳14被牵引,各半开板5R、5L从合叶6处折叠,同时分别与对开板5R、5L相连接的整块板2、3通过合叶7、8从合叶4处折叠,这样,标记具1自动折叠起来。
而且上述各合叶4、6、7、8中,把整块板2、3彼此连接起来的合叶4、把整块板2、3分别与半开板5R、5L连接起来的合叶7、8,均采用硬质橡胶制造。
另外,各合叶4、6、7、8中至少有一个,例如连接整块板3和半开板5L的合叶7中的一个使用弹簧合叶7a,这样在折叠大致的三角锥时,可以使向内闭合的两边具有向外撑开地被弹压。
以上为本发明一个实例的构成,下面就其作用加以说明。
在图2所示折叠状态下,要使用标记具1时,拿着标记具1的吊绳14使该标记具1立起来,则在弹簧合叶7a张开弹力的作用下,整块板3及半开板5L被撑开,随之整块板2及对开板5R也自动撑开,因而标记具1象图3那样慢慢地扩展为三角锥形,这样,不进行任何操作就能极其简单地使标记具1立起来。
另外,大致的三角锥的脚部9组合起来可使标记具1成为三点支撑件,因而即使路面一类的支撑面凹凸不平,该标记具1也能非常稳定地站立着,无论从哪个方向刮来的强风都难以刮倒。
这时,在顶点P上,由于加工形成有可以插入的方式安装信号灯12的插入部分13,所以,夜间在该插入部位13插入信号灯12的把手部分并打开信号灯12时,就能作为夜间用标记具来使用。
另外,如果用光透过率比较高的塑料加工标记具的板2、3、5R、5L,并把信号灯12的灯泡部分插入标记具1的准三角锥内,则也能使整个标记具1发光。
再者,组合后的标记具1不是圆锥而是大致的三角锥,有三个平面S1~S3围绕着顶点P。因此,通过在准三角锥的各面S1~S3上分别标以不同的印记(如向右的箭头、向左的箭头、禁止入内),并把希望显示的标记定位排列在其正面位置上,如图4所示,则只要采用一种标记具并改变其配置方法,就可作出各种各样的交通限制。
另外, 由于各面S1~S3为平面,所以,不仅可以采用印刷等方法在其表面简单地标以文字和图形等印记,而且从正面看这些文字时,也能以完整的形式辨认出来,因而可以标上大的文字和图形,这样从远处也很容易看到标记的内容,这对标记具1来说是最大的优点。
其次,在折叠时,拿着作为把手的吊绳14把标记具1提起来,在该吊绳14的作用下,各半开板5R、5L的两端被拉向内侧,该半开板5R、5L在合叶6处折叠起来,同时,与之相连的整块板2、3在合叶4处互相接近地向内侧折叠,各块板2、3、5R、5L重叠成平板状,这样,标记具1便抵抗弹簧合叶7a的弹力而折叠成平板状。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适当选定弹簧合叶7a的张开弹力,使之比横向推倒标记具1时所需的载荷稍弱,则只要推倒打开的标记具1,该标记具1便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抵抗弹簧合叶7a的张开弹力而自动地折叠起来。
而且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形态,例如象图5所示的那样、设有作为把手的吊绳14,各面S1~S3的底边设有削成圆弧形的缺口,不用弹簧合叶7a,这些情况都是可以的。
另外,如果用连接棒20把多个标记具1连接起来,则能使各标记具1的站立更加稳定。在该连接棒20的两端,加工形成有环21,在该环21内,安装着能够自由转动的转动圆板23,在该转动圆板23内,加工的三角形插入孔22可插入标记具1的顶部P,这样,该连接棒便可以朝任意方向把标记具1连接起来了。
另外,图6表示其它的实施形态,本例的标记具1可用遥控的方法折叠或设置成站立姿势。再者,关于它与图1的共同部分,由于标以同样的符号,因而其详细说明在此从略。
本例的标记具1,整块板3一方以它的底边为转轴连接在底座25上,借助于马达26可产生转动。
而且在折叠时,通过马达26往水平方向推倒整块板3,则在形成标记具1的其它板2、5R、5L本身重量的作用下,各半开板5R、5L折叠的同时,与之相连的整块板2向整块板3靠近地向内侧折叠,因而标记具1抵抗弹簧合叶7a的张开弹力而折叠成平板状。
另外,使用时通过马达26使整块板3立起来,则作用于弹簧合叶7a的标记具1的板2、5R、5L的负荷得以释放,在弹簧合叶7a张开弹力的作用下,整块板3和半开板5L被撑开,另外的整块板2及对开板5R也随之自动撑开。
在停车场一类的大场所,沿行进路线预先设置这种标记具1,则在高处的 望地点,根据车位的占有情况遥控马达26,这样便可简单地把进入停车场的车引到停车位置。
以上的说明都是针对如下构成的标记具1进行的,即该标记具是把整块板2、3及半开板5R、5L用合叶4、6、7、8连结而成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例如以可折叠方式把板2、3、5R、5L用环连接起来,或折弯形状与基本的三角锥展开面相同的塑料板使之成为筒状的三角锥,并且只把它的始端缘和末端缘用合叶或弹簧合叶连接起来。
另外,本例的标记具1不仅可以作为标记来使用,而且也可以作为支撑基座来使用。例如在进行店头促销宣传时,可把招牌或旗杆插入顶点P的插入孔13内。
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由于使用时可组合成基本的三角锥,因而可稳固地立在路面等地方,不仅如此,由于其表面被加工成平面,因而可简单地标以图形,而且由于从正面看时能够以完整的形式辨认出来,因而能够标以大的文字,从远处也很容易看到。
另外,本发明还具有如下优良的效果即围绕准三角锥顶点的三个面中,形成其中两个面的整块板用合叶在内侧以可折叠方式连接起来,形成其余一个面的半开板分别与相邻的整块板在内侧以可折叠方式连接起来,如果把用合叶连接起来的半开板折向三角锥的内侧,则与它的两端相连的整块板之间互相靠近而折叠成平板状,因此,搬运和保管时能够以非常紧凑的方式来收存。
权利要求
1.一种使用时组合成基本的三角锥的折叠式标记具,其特征在于围绕上述基本的三角锥顶点(P)的3个面(S1、S2、S3)中,其中有2个面(S1、S2)是分别用整块板(2、3)加工而成的,同时,这些整块板(2、3)之间在内侧以可折叠方式连接起来,其余的1个面(S3)是分割成左右基本对称形状的半开板(5R、5L)之间以可折叠方式连接而成的,同时,各该半开板(5R、5L)分别与各自相邻的整块板(2、3)之间在内侧以可折叠方式相连接。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折叠式标记具,其特征在于成为把手的吊绳(14)从上述基本的三角锥的内侧穿系在第一对系绳孔(15R、15L)和第二对系绳孔(16、17)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对系绳孔(15R、15L)是一对分别在半开板(5R、5L)各自上边基本等高的位置上设置的通孔;所述的第二对系绳孔(16、17)是一对分别在上述整块板(2、3)各自上边大致等高的位置上设置的通孔,并且其位置比半开板上第一对系绳孔(15R、15L)的位置高。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折叠式标记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板(2、3、5R、5L)用合叶(4、6、7、8)以可折叠方式连接起来,同时在这些合叶(4、6、7、8)中,当折叠上述基本的三角锥时,至少有一个可以使向内侧闭合的两边以向外侧方向撑开地弹压。
全文摘要
一种折叠式标记具,在围绕准三角锥顶点(P)的3个面(S1、S2、S3)中,形成其中两个面(S1、S2)的整块板(2、3)在内侧以可折叠方式相连接,形成其余1个面(S3)的对开板(5R、5L)以可折叠方式相连接,同时与其各自相邻的上述整块板(2、3)分别在内侧以可折叠方式相连接,所以,当把对开板(5R、5L)推向准三角锥的内侧时,则与其两端相连的整块板(2、3)之间互相重迭,折叠后的大小等同于上述整块板(2、3)。
文档编号E01F13/02GK1170067SQ9711458
公开日1998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7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8日
发明者田中文夫, 田中隆, 田中务 申请人:第一兴产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