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防止地下空间结构振动的道路隔振系统及其施工方法_4

文档序号:9612548阅读:来源:国知局
200)连接、后端部通过多个剪力铰(700)与所述后方车行道(300)连接;所述路缘石(140)的顶部设有朝向其内侧面设置的进水口(140b)、内部设有与该进水口(140b)连通的排水沟(140a),其设置在所述凸台(113)之上并使得所述排水沟(140a)沿所述隔振车行道(100)行车方向(V)延伸,所述沥青路面(130)具有朝向所述进水口(140b)的坡向;所述路缘石(140)和凸台(113)的外侧面紧贴其中一侧所述非车行道设置、内侧面与所述浮置板(121)之间留有沿所述隔振车行道(100)行车方向(V)延伸的第一纵向缝隙,所述路侧石(150)的外侧面紧贴另一侧所述非车行道设置、内侧面下部紧贴所述坡面层(112)设置、内侧面中上部与所述浮置板(121)之间留有沿所述隔振车行道(100)行车方向(V)延伸的第二纵向缝隙;所述两条横向缝隙和两条纵向缝隙中均填充有柔性止水材料(8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隔振器(122)设有外筒组件(122a)和安装于外筒组件(122a)之内并具有弹簧(122c)的内筒组件(122b);所述内筒组件(122b)固定在所述坡面层(112)的顶面上,所述外筒组件(122a)的外壁上套装焊接有环形连接板(123),构成所述浮置板(121)的钢筋通过焊接在环形连接板(123)上与所述外筒组件(122a)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道路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个弹簧隔振器(122)以组成点阵的方式在所述浮置板(121)中分布,该点阵的横排方向垂直于所述隔振车行道(100)行车方向(V)、纵列方向平行于所述隔振车行道(100)行车方向(V),并且,所述隔振车行道(100)的前端部区域、后端部区域、左端部区域和右端部区域均设有大于中部区域的相邻两个弹簧隔振器(122)的间隔密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道路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层(110)还设有垂直于所述隔振车行道(100)行车方向(V)设置的横向排水暗沟,坡面层(112)还具有朝向横向排水暗沟的坡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道路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层(112)朝向横向排水暗沟的坡度为0.3°至0.47°。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道路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层(112)朝向纵向排水暗沟(110a)的坡度为0.8°至0.12°。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道路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止水材料(800)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聚乙烯发泡填板(801)、遇水膨胀止水条(802)和橡胶密封条(803)。8.—种适用于防止地下空间结构振动的道路隔振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隔振车行道(100)及位于其四周的前方车行道(200)、后方车行道(300)、左侧非车行道(400)和右侧非车行道(500)的施工步骤,其中,所述隔振车行道(100)位于地下空间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车行道(100)的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所述地下空间的建筑物顶板(600)之上铺设混凝土垫层(110),并对该混凝土垫层(110)进行防水施工,其中,所述混凝土垫层(110)由铺平层(111)、坡面层(112)和凸台(113)组成,铺平层(111)铺设在所述地下空间的建筑物顶板(600)之上,坡面层(112)和凸台(113)均设置在铺平层(111)的上表面并且该两者之间形成沿所述隔振车行道(100)行车方向(V)延伸的纵向排水暗沟(110a),坡面层(112)的坡向朝向该纵向排水暗沟(110a); 步骤二、在所述纵向排水暗沟(110a)和坡面层(112)上铺设能够隔离混凝土的隔离层,并在所述纵向排水暗沟(110a)的上方放置与所述坡面层(112)接近于平齐的钢盖板(900); 步骤三、先在所述隔离层位于所述坡面层(112)顶面的部分放置多个弹簧隔振器(122)的外筒组件(122a),并在各个外筒组件(122a)的外壁上套装焊接环形连接板(123),然后绑扎钢筋并通过将钢筋焊接在环形连接板(123)上实现与各个外筒组件(122a)连接固定,再放置模板并一次性浇注混凝土使得混凝土和所述钢筋组成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浮置板(121),其中,所述各个弹簧隔振器(122)的外筒组件(122a)嵌入固定在该浮置板(121)中,所述浮置板(121)的前端面与所述前方车行道(200)之间、后端面与所述后方车行道(300)之间均留有横向缝隙; 步骤四、待所述浮置板(121)的混凝土硬化后,拆除浮置板(121)的模板,将所述各个弹簧隔振器(122)的内筒组件(122b)安装在对应的外筒组件(122a)之内并固定在所述坡面层(112)的顶面上; 步骤五、用所述各个弹簧隔振器(122)将所述浮置板(121)顶升到预设的高度,使得所述浮置板(121)的底面与所述坡面层(112)的顶面之间留有间隙; 步骤六、在所述混凝土垫层(110)的凸台(113)上设置路缘石(140),其中,所述路缘石(140)的顶部设有朝向其内侧面设置的进水口(140b)、内部设有与该进水口(140b)连通的排水沟(140a),所述排水沟(140a)沿所述隔振车行道(100)行车方向(V)延伸,并且,所述路缘石(140)和凸台(113)的外侧面紧贴其中一侧所述非车行道设置、内侧面与所述浮置板(121)之间留有沿所述隔振车行道(100)行车方向(V)延伸的第一纵向缝隙; 步骤七、设置路侧石(150),其中,该路侧石(150)的外侧面紧贴另一侧所述非车行道设置、内侧面下部紧贴所述坡面层(112)设置、内侧面中上部与所述浮置板(121)之间留有沿所述隔振车行道(100)行车方向(V)延伸的第二纵向缝隙; 步骤八、在所述两条横向缝隙和两条纵向缝隙中填充柔性止水材料(800),并将所述浮置板(121)的前端部通过多个剪力铰(700)与所述前方车行道(200)连接、后端部通过多个剪力铰(700)与所述后方车行道(300)连接; 步骤九、在所述钢弹簧浮置板(120)的顶面上铺设沥青路面(130),其中,该沥青路面(130)具有朝向所述进水口(140b)的坡向。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个弹簧隔振器(122)以组成点阵的方式在所述浮置板(121)中分布,该点阵的横排方向垂直于所述隔振车行道(100)行车方向(V)、纵列方向平行于所述隔振车行道(100)行车方向(V),并且,所述隔振车行道(100)的前端部区域、后端部区域、左端部区域和右端部区域均设有大于中部区域的相邻两个弹簧隔振器(122)的间隔密度。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层(112)朝向纵向排水暗沟(110a)的坡度为0.8°至0.12°。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止水材料(800)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聚乙烯发泡填板(801)、遇水膨胀止水条(802)和橡胶密封条(803)。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防止地下空间结构振动的道路隔振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其在地下空间的建筑物顶板与其上方的行车路面即沥青路面之间设置钢弹簧浮置板,通过各个弹簧隔振器的弹簧剪切刚度和设置在浮置板左右两侧的柔性止水材料的压缩刚度组成浮置板的竖向支撑和横向支撑刚度,并通过剪力铰和设置在浮置板前后两端的柔性止水材料实现浮置板的垂向变形及纵向稳定性平缓无突变;并设置柔性止水材料、路缘石排水沟和纵向排水暗沟避免了雨水在浮置板与坡面层之间的间隙中积聚,防止户外环境雨水对弹簧隔振器的腐蚀损坏。本发明能够防止道路交通引起的地下空间结构振动,具有隔振效果好、能够在户外环境中长时间可靠工作、施工方便的优点。
【IPC分类】E01C11/00, E01C3/02, E01C1/00, E01C11/22
【公开号】CN105369702
【申请号】CN201510770691
【发明人】赏锦国, 陈星 , 陈伟, 黄龙田, 邹锦华, 陈海斌, 邓汉荣, 蒋运林, 洪卫, 曹旭华, 饶欣频, 金涛, 钟志伟, 梁茂平, 胡智敏
【申请人】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工业大学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2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