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桥梁架设的悬拉组合架设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7473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用于桥梁架设的悬拉组合架设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结构的架设工法,尤其涉及桥梁结构的悬拉组合架设工法采用的装置,属于土木工程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方法通常可分为有支架施工和无支架施工两种。
[0003]有支架施工一般是指先搭设支架,然后在支架上立模浇筑混凝土,例如满堂脚手架施工法。这种施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a)搭设支架的材料用量很大;(b)由于支架构件及连接点较多,因而影响支架稳定的因素也较多,支架安全不易控制,工程上支架跨塌事故常有发生;(C)当桥梁较高或河床水流较深时有支架施工并不适用。
[0004]无支架施工一般是指先在预制场预制好结构构件,然后采用起吊设施将构件运输就位进行安装,例如缆索吊装施工法。这种施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a)需要较大的预制场地;(b)在结构吊装过程中吊装系统的变形较大,施工风险较大;(C)结构就位后相当长时间需要用扣索、扣塔及风索临时固定,安全风险特别是遭遇恶劣天气时的安全风险很大;Cd)无支架施工适应的桥梁跨度或吊装重量有一定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工程结构(尤其是桥梁结构)的悬拉组合架设装置,克服现有施工方法的不足,降低施工控制难度,提高架设安全性,节约工程投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悬拉组合架设工法,它是这样的:首先架设安装悬索,将上拉索的上端与悬索连接,将支承结构连接在上拉索的下端,将下拉索的上端与支承结构连接;然后向下张拉下拉索使悬索进一步受力,使支承结构初步就位,并通过调整上拉索及下拉索使支承结构准确就位;在支承结构上进行桥梁结构的浇筑或拼装;待桥梁结构全部施工完毕,通过逐步放松下拉索及上拉索完成全部支架的卸载;最后按顺序拆除下拉索、支承结构、上拉索及悬索。
[0008]进一步的,它是通过向下张拉下拉索使悬索预先受力,且使悬索、上拉索和下拉索处于张紧状态,形成具有预应力的空间结构。所述的下拉索施加给悬索的预拉力效应不小于桥梁结构的重力效应,一般前者为后者的1.0?1.2倍。所述的悬索先承受下拉索预拉力,随着桥梁结构的逐渐加载,下拉索则逐渐松弛,此时桥梁结构的荷载通过支承结构和上拉索由悬索承担。
[0009]基于上述工法,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这样一种用于桥梁架设的悬拉组合架设装置,它包括悬索,悬索位于桥梁结构设计高度位置的上方,悬索通过锚碇锚固于两岸地基内;它还包括上拉索、下拉索和支承结构;支承结构用于支承进行现浇或预制拼装的桥梁结构,上拉索的下端和下拉索的上端分别连接在支承结构的上下两面;上拉索的上端悬挂连接在悬索的下方,下拉索的下端锚固在桥梁下方的地基中。
[0010]所述的悬索在平面上至少为相互平行的2组。
[0011]所述的上拉索数目为4根以上,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水平面,其上端由索夹固定于悬索上,而下拉索的数目与上拉索相同,且二者的位置为上下一一对应。
[0012]所述的支承结构由上连接件安装在上拉索的下端,并通过下连接件与下拉索的上端相连。
[0013]所述的上拉索或下拉索均设有用于进行长度调节的调节装置。
[0014]所述的下拉索的下端通过锚固装置锚固于地基或锚固结构物内。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悬拉组合架设工法具有以下优点:
[0016](a)与缆索吊装施工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不需要现场预制场地,大跨度的桥梁结构可以现场拼接施工也可以实现现浇施工,施工难度小,且支承结构基本没有变形,架设系统受力明确、稳定性好、安全性高。
[0017](b)与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材料用量较少,不受河水位的影响。
[0018](C)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所采用的构件可以回收重复使用,可以节约工程投资。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面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拱式桥梁架设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_悬索,2_上拉索,3_下拉索,4_支承结构,5_桥梁结构,6_销旋,7-索夹,8-上连接件,9-下连接件,10-上调节装置,11-下调节装置,12-锚固装置,13-地基或锚固结构物,14-索鞍,15-主拱圈,16-主索塔,17-反悬索,18-主拱圈实腹段及拱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悬拉组合架设工法,它用于桥梁结构5的架设、主要采用以下构件组成的装置进行:包括悬索1、上拉索2、下拉索3、支承结构4、锚碇6、索夹7、上连接件8、下连接件9、上调节装置10、下调节装置11、锚固装置12以及地基或锚固结构物13ο
[00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悬拉组合架设工法按下面的方式实施:
[0026]步骤1.首先根据需架设桥梁的技术特点、桥梁结构5的设计参数以及地形地质条件,进行架设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详细计算和设计,包括悬索1、上拉索2、下拉索3、支承结构4以及锚碇6、锚固装置12等的选型、尺寸和布置。
[0027]步骤2.施工锚碇6、锚固装置12以及地基或锚固结构物13。根据两岸地形、地质条件,其中,锚碇6宜采用隧道式锚碇或锚索式锚碇;下拉索3可以直接锚固于地基内,也可以锚固于由重力式锚碇或锚索形成的锚固结构物13内;用于转换和连接下拉索3与地基或锚固结构物13的锚固装置12通常采用钢结构。
[0028]步骤3.架设安装悬索1,包括张拉悬索I使其线形及应力处于合理的初始状态,以及将悬索I的两端通过锚碇6锚固于两岸地基内。悬索I的初始线形及应力是根据桥梁结构5以及架设系统本身的荷载计算得来的。
[0029]步骤4.安装索夹7并由索夹7将上拉索2的上端与悬索I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