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交通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5843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交通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交通管制或警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交通锥,属于道路交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交通锥,又称锥形路标、锥形筒、红帽子、方尖碑,是一种道路交通隔离警戒设施;随着机动车的不断增多,城市里的交通管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交通锥因其简单方便的特点,在交通管理中应用得越来越多,目前市场上的交通锥大多由PVC模具一体压制而成,如果被人或车辆擦碰后,容易歪倒,容易划伤人或车辆外观,虽然起到了警示作用,但是易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式交通锥,当发生轻微擦碰时,锥部可以随着擦碰而转动,减少交通锥对人或车辆的擦碰损失。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种旋转式交通锥,包括底座、转轴、锥体;所述锥体通过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锥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软质纺织物;在所述锥体的顶部设置有提手。
[0006]进一步,所述的底座为圆形或方形盘状;摆放稳固。
[0007]进一步,所述锥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至少一条反光贴;起到明显的反光警示作用。
[0008]进一步,所述软质纺织物为绒布;起到减震接触的作用,减少交通锥对人或车辆的擦碰损失。
[0009]进一步,所述绒布上设置有塑料拉链;方便拆卸、清洗、安装。
[0010]进一步,所述锥体的材质为橡胶、塑料PE、塑料PVC中的任一种;质量轻,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且均可采用废旧轮胎的翻新橡胶或回收的塑料二次加工制成,节能环保。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锥体与底座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锥体可以转动,因此,当发生轻微擦碰时,锥体可以随着擦碰而转动,避免硬性接触,同时锥体外表面覆有软体纺织物绒布,可以起到减震接触的作用,这样可以在警示的同时,减少交通锥对人或车辆的擦碰损失。
[0012]【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0015]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0016]1、底座,2、转轴,3、锥体,4、配重块,5、绒布,6、提手,7、反光贴,8、塑料拉链。
[0017]【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的介绍。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0020]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旋转式交通锥,包括底座1、转轴2、锥体3 ;锥体3通过转轴2与底座I转动连接;在底座I内设置有配重块4 ;在锥体3的外表面套覆有带塑料拉链8的绒布5 ;在锥体3的顶部设置有提手6 ;本实施例中,底座I为方形盘状;当然,想要摆放稳固也可以选择圆形盘状;在锥体3的外表面还设置有两条反光贴7 ;分别位于锥体3的上、下两端,起到明显的反光警示作用;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多个位置设置多条反光贴7 ;本实施例所述锥体3的材质为橡胶,由废旧轮胎的翻新橡胶加工制成,节能环保;也可以选择塑料PE或塑料PVC加工制作。
[0021]本实施例所述锥体3与底座I之间通过转轴2转动连接,锥体3可以转动,因此,当发生轻微擦碰时,锥体3可以随着擦碰而转动,避免硬性接触,同时锥体3外表面覆有软体纺织物绒布5,可以起到减震接触的作用,这样可以在警示的同时,减少交通锥对人或车辆的擦碰损失。
[002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旋转式交通锥,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转轴、锥体;所述锥体通过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锥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软质纺织物;在所述锥体的顶部设置有提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交通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为圆形或方形盘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交通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至少一条反光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交通锥,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纺织物为绒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转式交通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绒布上设置有塑料拉链。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交通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的材质为橡胶、塑料PE、塑料PVC中的任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交通锥,包括底座、转轴、锥体;所述锥体通过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锥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软质纺织物;在所述锥体的顶部设置有提手。本实用新型所述锥部可以在发生轻微擦碰时,随着擦碰而转动,避免硬性接触,减少交通锥对人或车辆的擦碰损失。
【IPC分类】E01F9/012, E01F9/019, E01F9/015
【公开号】CN204780674
【申请号】CN201520491190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赵兰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