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活动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030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活动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可往复使用、方便实用及减低成本,且具有产业利用价值的改良的活动扳手。
习用的活动扳手是利用一转动螺丝转动活动块并使其靠合顶块,以达到夹固工件并转动工件的功效。然而此种活动扳手在使用时,存在如下缺点1、由于一方面要持续转动螺丝,以使其活动块刚好卡固工件,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地套着工件以测量其是否可以刚好转动工件,操作上相当麻烦。
2、其转动螺丝时容易因工作环境的影响而沾染灰尘或油渍,且当转动螺丝受阻塞时亦会使活动块不易转动。
3、对于不能调整钳口宽度的活动扳手,其在使用时都必须调整数次才能达到最佳的开口宽度,且会造成使用者在使用钳子时,要不断地压掣住活动扳手,故使用时相当麻烦且浪费力气。
4、为了改正第3点的缺点,市场推出了利用调整螺丝来调整钳子开口宽度的活动扳手,此种方式虽然解决了上述习用扳手无法调整钳口宽度的弊端,但由于在使用时仍存在钳口应调至多少才能达到较佳的固定宽度的问题,使用上也相当麻烦。此外在使用时,钳口开距开得较大时,使用者常常需调节调整螺丝进出,以控制钳口的开距,因此这种扳手亦非完善。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制造的多年经验,经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以嘉惠消费者及业界。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活动扳手,使其在使用上更加方便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活动扳手,使其在组装上更加方便,且可大幅降低成本,并能符合消费者的各项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良的活动扳手,主要包括扳手本体、夹块及握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本体一侧形成有第一夹设块,且其内穿设有一通槽,该通槽供容置夹块,并于扳手本体上设有一铆孔;所述夹块相对于扳手本体的第一夹设块处亦设有相对的第二夹设块,在第一、二夹设块间形成有夹设部位且夹块的顶侧形成有齿块;所述握柄本体的前端设有可与齿块相啮合的套齿块,并设有一穿孔;利用一铆钉在夹块置入扳手本体内且套齿块套固齿块时,将扳手本体和握柄本体铆合一体。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上更加方便实用,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在组装上更加方便,且可大幅降低成本,并能符合消费者的各项需求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向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向使用示意图。
请参阅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一扳手本体(10)、夹块(20)及握柄本体(30),其中该扳手本体(10)一侧形成有一第一夹设块(11),其内穿设有一通槽(12),该通槽(12)供容置夹块(20),并于扳手本体(10)上设有一铆孔(13)。
上述夹块(20)相对于扳手本体(10)的第一夹设块(11)处亦设有相对的第二夹设块(21),如此而可以在第一、二夹块(11、21)间形成有夹设部位(22)且夹块(20)的顶侧形成有齿块(23)。
上述握柄本体(30)的前端设有可与齿块(22)相啮合的套齿块(31),并设有一穿孔(32)供配合利用一铆钉(33)在夹块(20)置入扳手本体(10)内且套齿块(31)套固齿块(23)时,将扳手本体(10)和握柄本体(30)铆合一体,而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请配合参阅图2及图3所示,其可以将夹设空间(22)套入欲夹固定工件(40)上,再甩动握柄本体(30)向左,如此而使握柄本体(30)的套齿块(31)转动啮合的齿块(23)向右移动,并同时带动夹块(20)右移而夹固工件(40)。当夹固工件(40),再将握柄本体(30)左扳时,其套齿块(31)便会因夹块(20)的第二夹设块(21)与扳手本体(10)的第一夹设块(11)夹固而呈紧固的状态,因而再左扳时可以将夹固的工件(40)扳动,达到使用上的效果。
而在不使用时或是受阻挡物无法再扳动时,则仅须将握柄本体(30)右扳便可使夹设空间(22)松开,此时可以迅速使握柄本体(30)带动整个活动扳手右移至定位再左扳,则同样可以达到再扳动工件(40)的效果,从而达到往复使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如需要相反方向使用扳动时,则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反向使用,便可以达到相同的功效,如图5及图6所示。
由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完全克服习用活动扳手所存在的缺点,而且可以使本实用新型更加稳固及多变化,因此可达到相当的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现将其优点总结如下1、本实用新型是由扳手本体、夹块及握柄本体组成而成,其主要特征是在于夹块与握柄本体的齿块及套齿块啮合结构,而可达到变化夹设空间的结构,故其结构设计相当精巧且具有到稳固实用的功效,实是习用结构所无法比拟,对本业界来讲可说是一种创新结构。
2、本实用新型完全克服习用结构所存在的缺点,在调整夹设空间时也相当方便,免除了习用扳手利用调整螺丝放松或锁紧等固有的繁杂结构。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易,并可进行往复式的使用,是活动扳手独创结构,更能提高成本效益,且使用相当方便,仅需甩动握柄本体并予以扳动,便可达到锁紧或放松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确实是完全符合产业上发展所需,且所揭露的结构亦是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其既未见于任何刊物,而且市面上亦未见有任何类似的产品,故具有新颖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活动扳手,主要包括扳手本体、夹块及握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本体一侧形成有第一夹设块,且其内穿设有一通槽,该通槽供容置夹块,并于扳手本体上设有一铆孔;所述夹块相对于扳手本体的第一夹设块处亦设有相对的第二夹设块,在第一、二夹设块间形成有夹设部位且夹块的顶侧形成有齿块;所述握柄本体的前端设有可与齿块相啮合的套齿块,并设有一穿孔;利用一铆钉在夹块置入扳手本体内且套齿块套固齿块时,将扳手本体和握柄本体铆合一体。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的活动扳手,包括扳手本体、夹块及握柄本体,扳手本体一侧设有第一夹设块,其内穿设一通槽,通槽供容置夹块,扳手本体设一铆孔;夹块相对于扳手本体的第一夹设块亦设有相对的第二夹设块,在第一、二夹块间形成有夹设部位且夹块的顶侧形成齿块;握柄本体前端设有可与齿块相啮合的套齿块,并设有一穿孔;并利用一铆钉扳手本体和握柄本体铆合一体,而达到往复使用、方便实用及减低成本的功效,且具有产业的利用价值。
文档编号B25B13/00GK2413857SQ00200149
公开日2001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6日
发明者黄清风 申请人:黄清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