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节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800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调节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活动扳手,特别是一种三点(面)用力锁住工件的自动调节扳手。
现活动扳手的使用方式是,手动螺旋带动活动卡头调节两卡头的间距,卡住四边或六边螺母类工件的棱边旋紧工件,使用中较为麻烦和占用时间,遇到棱边磨损严重时易打滑,旋不紧工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扳手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自动调节扳手。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将扳手的上卡头(活动卡头)制成锐角为50°~70°的拐状,以60°为佳,其拐状卡头两内侧边为工作面,在上卡头的一端有一与手柄铰联接的销轴孔。和手柄为一体的下卡头的工作面为一条y.af(n)的函数单曲面,该曲面任意一点都能与上卡头工作面的两面或二点,共三点用力锁住工件,以达到旋紧工件的目的。在手柄和下卡头中间有一销轴孔,销轴从此穿进,联接上、下卡头,形成该自动调节扳手。在上述三个工作面上增加锯齿形牙纹,并使牙纹的牙尖与工件的作用力方向相反,以达更加卡紧多边工件或管状工件的目的。牙纹也可是其它几何形状。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图1中上卡头[1]、下卡头[2]、销轴[3]、手柄[4]、牙纹[5]、工件[6]。
将上卡头[1]卡住一定规格和尺寸范围内的工件[6],如螺母、管子,顺时针旋转手柄[4],使下卡头[2]紧压工件,再旋转,以达旋紧工件的目的,牙纹[5]在卡紧后,紧压工件表面,不致使扳手打滑。图中虚线的上卡头[1]是在扳手卡尺寸范围内最小尺寸时的示意,此时牙纹[5]省略表示。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原活动扳手,手动螺旋调节卡头间距带来的麻烦,特别是解决了扳手精度不高、活动头晃动或六角螺母的棱角已园滑,使扳手打滑和工件拧不紧的缺点。由其是可卡管状物体,代替管钳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调节扳手是由拐状上卡头,与手柄一体的下卡头和联接上、下卡头的销轴组成,其特征在于a.上卡头是一夹角50°~70°以60°为佳的,两内侧面为工作面的拐状活动卡头,它与和手柄一体的下卡头铰联接,b.和手柄一体的下卡头卡工件的工作面为一y·af(n)函数的单曲面。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扳手,其特征在于上卡头两内侧工作面和下卡头工作曲面上有锯齿形牙纹,牙纹的牙尖方向与工件的作用力方向相反,牙纹也可为其它纹路的牙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锁紧工件的调节扳手,它是利用扳手的拐状上卡头的两内侧面和下卡头的曲面锁住工件,而达到旋紧工件的目的。它可卡一定尺寸范围内的六方。圆或多边形工件,克服了活动扳手手动螺旋调节卡头间距和工件棱边圆滑,扳手工作易打滑的缺点。由其可以作管钳使用。
文档编号B25B13/00GK2082223SQ90218879
公开日1991年8月7日 申请日期1990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1990年8月30日
发明者谢璞, 徐长白, 张春香, 何天立 申请人:谢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