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孔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7231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孔钳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孔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可在纸板或皮带等物品上打洞的打孔钳,具有使用者依需求选择对应刀头柱与刀模座的功能,增加其通用范围及使用便利性的打孔钳。
背景技术
打孔钳是一种可在厚纸板或皮件等软性物体上打洞穿孔的手工工具,便于使用者依实际需求在物件上穿孔。现有的打孔钳结构如图1所示,其是由两交错枢设的钳柄10构成,两钳柄10在枢接点-端形成有对应的钳嘴部15,钳嘴部15上形成有对应的螺孔16,两钳嘴部15的螺孔16分别螺锁有对应的砧板块20与刀头柱25,通过刀头柱25对物件进行打孔动作,并以砧板块20为平抵面,此类打孔钳的设计虽可达到一般打洞穿孔的目的,但是,由于其仅具有单一刀头柱25,故其仅能提供单一尺寸,无法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再者,由于钳嘴部15的相对压合动作是以枢接点为中心的圆弧动线,因此,刀头柱25的底面很难与砧板块20的表面完全平贴,造成无法完全切断的问题;还有,当物件厚度不足时,也很难成孔,影响使用的通用性。
为了解决前述打孔钳通用尺寸不足的问题,曾有人开发出如图2、图2A所示的打孔钳,其也是由具有对应钳嘴部15的交错钳柄10构成,并在其中一侧钳嘴部15上锁设具有刀柱孔31的刀模座30,另一钳嘴部15锁设有一刀头柱35,其中刀头柱35适可置入刀模座30的刀柱孔31内,供产生拟刀口的效用,而能切下物件;为了能产生较多的孔径,故在一侧的钳柄10内容置多个不同尺寸的刀头柱35A、35B,以供使用者依需求更换。这种设计结构,虽然解决了部分问题,但却存在有其他一些问题,首先,其每次更换不同刀头柱35时,需要先拆下钳嘴部15上的刀头柱35,然后再在钳柄10上逐一选择所需要的刀头柱35A、35B,为了防止其任意掉落,通常是利用钳柄10内面弯折成的倒T形轨道进行滑置,因此当选择的刀头柱35A、35B是位于较内部时,则需逐一取出,再一个一个放回去,最后再将新的刀头柱35锁到钳嘴部15上,整个更换动作极为复杂且不方便;再者,由于刀模座30的刀柱孔31为了能通用不同尺寸的刀头柱35,其孔径设计通常以符合尺寸最大的刀头柱35为主,这样,将使刀馍座30刀柱孔31与尺寸较小的刀头柱35间产生较大的间隙,当此间隙变大时,刀头柱35压下的支撑性会变差,从而影响到打孔的效率与效果,甚至成孔的周缘形成不规则状;而且当支撑力不足时,遇到厚度较薄或较软或延展性较佳的物件时,物件反而会塞入该间隙,造成无法成孔的现象,产生其他不同问题。
为此,有人针对上述打孔钳进一步改进,其如图3所示,两交错钳柄10的对应钳嘴部15上分别设有一刀柱转轮40与一砧板块45,刀柱转轮40是在钳嘴部15上枢设有一转盘41,转盘41上设有数个不同尺寸的刀头柱42,这种打孔钳虽可便于使用者选用不同的刀头柱42,但由于其刀头柱42仍然无法有效的与砧板块45平贴,故除了经常发生切断不顺或不齐的问题外,也同样存在有较薄物件无法成孔的现象。
归纳上述的说明,现有各类打孔钳由于结构设计上的问题,分别存在有不同的问题,进而影响整体打孔的效率与效果,更进一步而言,其由于可变性不足,因此一般这类打孔钳仅能用于材质较软的纸板或皮革,在薄金属板上则无法使用,必需另行准备薄金属板用的特殊工具,使用者工作极为不便。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创作人针对现有打孔钳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根据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研发与制造经验,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经长期努力,终于成功开发出一种便于使用的打孔钳,扩大其通用范围,提高打孔的效率和效果。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打孔钳,增加其通用性,提高其使用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打孔钳,由两钳柄交错枢接而成,其枢接点一端形成相对应压合的钳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对应的钳嘴部上分别枢设有一刀柱转轮组与-刀模转轮组,刀柱转轮组上设有数个尺寸不一的刀头柱及至少一个拉铆或在簿金属板穿孔用的冲铆柱,刀模转轮组上设有数个刀模座及至少一个砧板块,刀模座分别形成有对应刀柱转轮组的不同刀头柱与冲铆柱的刀柱孔。由此,让使用者可依需要的孔径或物件材质转动刀柱转轮组,选择合适的刀头柱或冲铆柱,并另行转动刀模转轮组,选择具有对应刀柱孔的刀模座或砧板块,以进行不同需求的打孔动作,构成一便于使用且通用性佳的打孔钳。
前述的打孔钳,其中刀柱转轮组具有两个对应盖合的转盘,两个转盘外侧中央分别形成具有环状凹槽的枢轴部,供以C形扣限掣在钳嘴部,两转盘相对内面形成有数个相对应的供夹掣刀头柱及冲铆柱的等距夹槽,而钳柄钳嘴部的端部分别形成有两个对应夹掣转盘的枢耳,且两侧枢耳中央形成对应转盘枢轴部的枢孔,供枢设刀柱转轮组。
前述的打孔钳,其中刀模转轮组具有两个对应盖合的转盘,两个转盘外侧中央分别形成具有环状凹槽的枢轴部,供利用C形扣限掣在钳嘴部,两个转盘相对内面形成有数个相对应的供夹掣刀模座及砧板块的等距夹槽,钳柄钳嘴部端部分别形成有两个对应夹掣转盘的枢耳,且两侧枢耳中央形成有对应转盘枢轴部的枢孔,供枢设刀模转轮组。
前述的打孔钳,其中刀柱转轮组和刀模转轮组与钳嘴部间设有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是在刀柱转轮组和刀模转轮组的一侧转盘外侧面处设有一弹性件及定位钢珠,钳嘴部对应的枢耳内面的枢孔周缘形成有数个等距的对应定位槽,供定位钢珠相对定位槽而产生卡掣限位作用。
前述的打孔钳,其中刀柱转轮组的冲铆柱端面周缘形成有一道凹陷状的弧形导槽,刀模转轮组的各刀模座端面也形成有一道凹陷状的弧形导槽,供铆扣的第一弧形凸缘抵靠,柄压掣铆扣另端形成第二弧形凸缘,而产主铆合作用。
前述的打孔钳,其中刀柱转轮组和刀模转轮组与钳嘴部间设有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是在刀柱转轮组和刀模转轮组一侧转盘外侧处设有一弹性件及定位钢珠,钳嘴部对应的枢耳内面在枢孔周缘形成有数个等距的对应定位槽,供定位钢珠相对定位槽产生卡掣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打孔钳的有益效果是,打孔钳由两钳柄交错枢接而成,枢接点一端形成相对压合的钳嘴部;两相对的钳嘴部分别枢设有一刀柱转轮组与一刀模转轮组,刀柱转轮组上设有数个尺寸不一的刀头柱及至少一个薄金属板用的冲铆柱,刀模转轮组上设有数个刀模座及至少一个砧板块,刀模座分别形成有对应刀柱转轮组的不同刀头柱与冲铆柱的刀柱孔;由此可让使用者依需求孔径或物件材质而转动刀柱转轮组,选择合适的刀头柱或冲铆柱,并另行转动刀模转轮组选择具有对应刀柱孔的刀模座或砧板块,以进行不同需求的打孔动作,从而能大幅度提高其使用的便利性,并增加其通用性,还进一步提高其打孔效率与效果。


图1为现有打孔钳立体结构外观图。
图1A为图1所示部位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为现有可更换式打孔钳立体结构外观图。
图2A为图2所示刀模座和刀头柱部位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现有转轮式打孔钳立体结构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打孔钳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其揭示打孔钳各组件形状及其相对关系。
图4A为图4所示弧形导槽与冲铆柱部位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B为图4所示刀模座与刀柱孔部位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打孔钳立体结构示意图,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及其对应位置。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用于说明刀头柱与砧板块的作用关系。
图6A为图6所示弧形导槽与冲铆柱部位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B为图6所示刀模座与弧形导槽部位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使用状态示意图,用于说明刀头柱与刀模座的作用关系。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使用状态示意图,进一步说明冲铆柱与刀模座的作用关系。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使用状态示意图,进一步说明冲铆柱与刀模座的作用关系。
图9A为图9所示刀模座与铆扣部位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B为图9所示铆扣与第二弧形凸缘部位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钳柄、15钳嘴部、16螺孔、20砧板块、25刀头柱、30刀模座、31刀柱孔、35刀头柱、40刀柱转轮、41转盘、42刀头柱、45砧板块、50钳柄、55钳嘴部、56枢耳、57枢孔、58定位槽、60刀柱转轮组、61转盘、62枢轴部、63C形扣、64夹槽、65刀头柱、66冲铆柱、660弧形导槽、68弹性件、69定位钢珠、70刀模转轮组、71转盘、72枢轴部、73C形扣、74夹槽、75刀模座、750刀柱孔、751弧形导槽、76砧板块、78弹性件、79定位钢珠、80铆扣、81第一弧形凸缘、85第二弧形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4、图4A、图4B、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用性好的打孔钳,是由两钳柄50交错枢接而构成,其中枢接点一端形成相对应的钳嘴部55,让打孔钳可以利用钳柄50操作控制施压,且两钳柄50可供张合限位,并通过相对的钳嘴部55完成打孔的动作,以上所述的结构及动作原理与现有产品相同,且非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所在,故不再赘述。
参阅图4、图4A、图4B、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结构是,打孔钳钳柄50两相对应的钳嘴部55上分别设有一刀柱转轮组60与一刀模转轮组70,钳嘴部55的端部分别形成有两对应的枢耳56,且两侧枢耳56中央形成有相对应的枢孔57,以供分别枢设刀柱转轮组60与刀模转轮组70;再者,两钳嘴部55的一侧枢耳56内面枢孔57周缘形成有数个等距的定位槽58,以供刀柱转轮姐60及刀模转轮组70在调整后卡掣定位。
上述的刀柱转轮组60具有两个可相对盖合的转盘61,且两转盘61可对应夹掣在钳嘴部55的两侧枢耳56间;又,两转盘61外侧中央分别形成有具有环状凹槽的枢轴部62,供对应穿枢在两侧枢耳56的枢孔57,并利用C形扣63予以限掣;再者,两转盘61相对应内面形成有数个相对应的等距夹槽64,其中相邻夹槽64的间距与枢耳56相邻定位槽58的间距相等,且夹槽64可供夹掣数个尺寸不一的刀头柱65及至少一个拉铆或簿金属板冲孔用的冲铆柱66,该冲铆柱66呈尖锥状,且冲铆柱66的端面周缘形成有一道呈凹陷状的弧形导槽660;另,其中一转盘61外侧面与其中一夹槽64对应处设有一弹性件68及定位钢珠69,该定位钢珠69可供相对应枢耳56的定位槽58产生卡掣限位作用,以供使用者调整选用刀头柱65或冲铆柱66后定位。刀模转轮组70也具有两个可相对盖合的转盘71,且两转盘71适可对应夹掣在另一钳嘴部55的两侧枢耳56间;又,两转盘71外侧中央分别形成有具有环状凹槽的枢轴部72,供对应穿枢在两侧枢耳56的枢孔57,并可利用C形扣73予以限掣;再者,两转盘71相对应内面形成有数个相对刀柱转轮组60夹槽64的等距夹槽74,其中相邻夹槽74的间距与枢耳56相邻定位槽58的间距相等,且夹槽74可供夹掣数个刀模座75及至少一个砧板块76,其中刀模座75分别形成有对应刀柱转轮组60的不同刀头柱65与冲铆柱66的刀柱孔750,且各刀模座75在端面分别形成有凹陷状的弧形导槽751;其中一转盘71的外侧面与一夹槽74对应处设有一弹性件78及定位钢珠79,该定位钢珠79可供相对枢耳56的定位槽58产生卡掣限位作用,让使用者可对应刀头柱65或冲铆柱66而选择对应的刀模座75或砧板块76;由此,使用者可依需要的孔径或物件材质转动刀柱转轮组60,选择合适的刀头柱65或冲铆柱66,并在定位后,另行转动刀模转轮组70而选择具有对应刀柱孔750的刀模座75或砧板块76,当使用者相对压合两侧的钳柄50时,即可让另端的钳嘴部55夹合,完成打孔动作,从而组成一便于使用且通用性佳的打孔钳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际运用,请参阅图5、图6、图6A、图6B所示,当遇到厚度较厚的物件时,使用者可先行转动刀模转轮组70,使其中的砧板块76移至对应刀柱转轮组60的加工位置,接着转动刀柱转轮组60选用尺寸适合的刀头柱65,最后压合两侧钳柄50,即可使对应刀头柱65穿过物件压向砧板块76,利用砧板块76产生的顶撑作用,而完成其打孔动作;当遇到物件较薄时;则如图5、图7所示,使用者可先行转动刀柱转轮组60,选用尺寸适合的刀头柱65移至对应刀模转轮俎70的加工位置,接着再转动刀模转轮组70至具有应刀柱孔750的刀模座75,最后压合两侧钳柄50,即可使对应刀头柱65穿过物件压入刀模座75的刀柱孔750内,而完成其打孔动作。
另,如遇到较薄的金属板时,则如图5、图8所示,使用者可先行转动刀柱转轮组60,选用合适的冲铆柱66移至对应刀模转轮组70的加工位置,接着再转动刀模转轮组70至具有对应刀柱孔750的刀模座75,最后压合两侧钳柄50,即可使对应冲铆柱66的尖锥穿过物件压入刀柱孔750内,而完成薄金属板的打孔动作。
当使用者需要铆合物件时,如图5、图9、图9A、图9B所示,使用者可先行转动刀柱转轮组60,选用合适的冲铆柱66移至对应刀模转轮组70的加工位置,接着再转动刀模转轮组70至具有对应刀柱孔750的刀模座75,并将铆扣80置于刀模座75顶面,让铆扣80的第一弧形凸线81抵靠在刀模座75的弧形导槽751内,以产生定位作用,避免在工作中移位,最后压合两侧钳柄50,即可使对应冲铆柱66的尖锥将铆扣80另端向外压开,并让该端沿弧形导槽660形成第二弧形凸缘85,进而产生铆合的作用。
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与动作说明,由于钳柄50的钳嘴部55上分别枢设有可转动的刀柱转轮组60与刀模转轮组70,且其中刀柱转轮组60上分别设有刀头柱65与冲铆柱66,而刀模转轮组70分别设有刀模座75与砧板块76,让使用者可依实际需求选择对应的刀头柱65或冲铆柱66,也可搭配不同的刀模座75与砧板块76,因此,除了可进行不同尺寸的打孔外,同时具有在不同厚薄物件、甚至不同材质均可获得相同加工效果的功效,大幅度提高其通用性,有效的提高打孔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打孔钳,由两钳柄交错枢接而成,其枢接点一端形成相对应压合的钳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对应的钳嘴部上分别枢设有一刀柱转轮组与—刀模转轮组,刀柱转轮组上设有数个尺寸不一的刀头柱及至少一个拉铆或在簿金属板穿孔用的冲铆柱,刀模转轮组上设有数个刀模座及至少一个砧板块,刀模座分别形成有对应刀柱转轮组的不同刀头柱与冲铆柱的刀柱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柱转轮组具有两个对应盖合的转盘,两个转盘外侧中央分别形成具有环状凹槽的枢轴部,供以C形扣限掣在钳嘴部,两转盘相对内面形成有数个相对应的供夹掣刀头柱及冲铆柱的等距夹槽,而钳柄钳嘴部的端部分别形成有两个对应夹掣转盘的枢耳,且两侧枢耳中央形成对应转盘枢轴部的枢孔,供枢设刀柱转轮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模转轮组具有两个对应盖合的转盘,两个转盘外侧中央分别形成具有环状凹槽的枢轴部,供利用C形扣限掣在钳嘴部,两个转盘相对内面形成有数个相对应的供夹掣刀模座及砧板块的等距夹槽,钳柄钳嘴部端部分别形成有两个对应夹掣转盘的枢耳,且两侧枢耳中央形成有对应转盘枢轴部的枢孔,供枢设刀模转轮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孔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柱转轮组和刀模转轮组与钳嘴部间设有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是在刀柱转轮组和刀模转轮组的一侧转盘外侧面处设有一弹性件及定位钢珠,钳嘴部对应的枢耳内面的枢孔周缘形成有数个等距的对应定位槽,供定位钢珠相对定位槽而产生卡掣限位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柱转轮组的冲铆柱端面周缘形成有一道凹陷状的弧形导槽,刀模转轮组的各刀模座端面也形成有一道凹陷状的弧形导槽,供铆扣的第一弧形凸缘抵靠,柄压掣铆扣另端形成第二弧形凸缘,而产主铆合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孔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柱转轮组和刀模转轮组与钳嘴部间设有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是在刀柱转轮组和刀模转轮组一侧转盘外侧处设有一弹性件及定位钢珠,钳嘴部对应的枢耳内面在枢孔周缘形成有数个等距的对应定位槽,供定位钢珠相对定位槽产生卡掣限位作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孔钳,由两钳柄交错枢接而成,其枢接点一端形成相对应压合的钳嘴部;两相对应的钳嘴部上分别枢设有一刀柱转轮组与一刀模转轮组,刀柱转轮组上设有数个尺寸不一的刀头柱及至少一个拉铆或在薄金属板穿孔用的冲铆柱,刀模转轮组上设有数个刀模座及至少一个砧板块,刀模座分别形成有对应刀柱转轮组的不同刀头柱与冲铆柱的刀柱孔;使用者可依需要的孔径或物件材质转动刀柱转轮组,选择合适的刀头柱或冲铆柱,并另行转动刀模转轮组,选择具有对应刀柱孔的刀模座或砧板块,以进行不同需求的打孔动作,具有通用性佳,使用方便的功效。
文档编号B26F1/36GK2778500SQ20052000125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1日
发明者余秋霞 申请人:余秋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