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工具车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55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工具车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工具车的改进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由至少四片板体所套设组合而成具有快速组装优点的组合式工具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许多行业中不论是制造业或者是维修业再进行相关的工作时,经常会使用到各种不同种类及大小的手工具或是电动、气动工具。而为了便于移动维修位置,因此经常需要利用一可容纳该些工具的组合式工具车,用来承载该些常用的工具。而目前习用的组合式工具车A(如图1所示),其主要的车体结构部分,是由多数个长形支柱B所组成,因此,组装的过程必须完全依靠组装人员一一将长形支柱B先行组成一个框体,而在组装的过程中,光是组成一个四边形的面;不可避免的就会遇到水平与垂直不易控制的问题(例如会出现平行四边形)。因此必须依赖各种调整或测量工具予以调整后才能一一将其锁紧固定,且在整个组装的过程中会不断重复遇见相同的问题而必须一一克服,因此,对于使用者来说,习用的组合式工具车A虽然具有组装前体积小不占空间的优点但是却有组装繁琐不易的缺陷。另一方面习用的组合式工具车如果需要摆放些常用的瓶瓶罐罐之类的产品,则其必须在组合式工具车的一侧,设置一置物盒体C,不仅麻烦且相对的会增加其体积及所占用的空间,上述技术俨然为应努力去克服研发且深思熟虑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组合式工具车的改进结构,其具有组装前体积小不占空间以及容易组装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所提供的组合式工具车的改进结构,其在组装后可以自然产生一个可供摆放瓶瓶罐罐的空间,而不须另行设置,不仅方便且不会有突兀的感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组合式工具车的改进结构,其主要是由一顶板、一底板及左、右二侧板及多数个活动轮所组成,其特征在于顶板及底板的一面沿着其外缘设有一凸缘,该多数个活动轮则是设置于底板的底面,而侧板的断面是呈ㄇ形,该左、右二侧板上与顶版及底板上的相对位置分别设有可供固定的固定孔,组合时该左右二侧板的开口是朝向外侧,以与底板形成独立的置放空间。
为了能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组合式工具车的改进结构,以下将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虽然,在以下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中,是以组合式工具车为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可适用范围。然而,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工具车的改进结构亦可应用于其它需提供放置工具的组合柜上(例如工具柜)。只是为使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易于阅读,以下将仅提出本实用新型技术应用于组合式工具车的实施状态,而此应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图1为习用组合式工具车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放置工具的实施例外观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孔另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A-组合式工具车;B-长形支柱;C-置物盒体;1-顶板;11-凸缘;12-固定孔;13-上盘;14-贯穿孔;15-把手;2-底板;21-凸缘;22-固定孔;3-侧板;3 1-固定孔;32-方形贯穿孔;4-活动轮;5-螺栓;51-螺丝;52-螺帽;61-T型工具;62-螺丝起子;7-活动挂勾;8-固定板;81-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工具车的改进结构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与组合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工具车的改进结构,其主要是由一顶板1、一底板2及左、右二侧板3及多数个活动轮4所组成,其特征在于顶板1及底板2的一面沿着其外缘分别设有一凸缘11、21,该多数个活动轮4则是设置于底板2的底面,而侧板3的断面是呈ㄇ形,该左、右二侧板3上与顶板1及底板2上的相对位置分别设有可供固定的固定孔12、22、31,组合时该左右二侧板3的开口是朝向外侧,以与底板2形成独立的置放空间。
根据由上面所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组合时不论组装人员是否拥有经验,都可以直接先将四个主要的组件;顶板1、底板2及左、右二侧板3予以排列组合,并利用一由螺丝51与螺帽52所组成的螺栓5穿过相邻二组件上所对应的固定孔12、22、31,以达到初步固定的效果,等所有的组件都装上之后,再一一将每个螺栓5锁紧,即可达到紧密固定的效果,做后再将活动轮4装上即告完成。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顶板1与底板2上所设的凸缘11、21提供一个侧板3可以抵顶并轻易维持垂直的功效,配合断面呈ㄇ型侧板3的设计,令本实用新型组合时的定位变的非常简单且不会产生偏移或是歪斜,也不须依赖任何调整或测量工具的协助,即可将本实用新型快速组装完成,可以节省大量的组装时间。
又,本实用新型的顶板1可以进一步设有一上盘13及多数个贯穿孔14,其中上盘13可供放置小工具或是零件,而贯穿孔14则可供放置T型工具61或是螺丝起子62等常用工具(如图4所示)以方便使用者随时取用或放置该型工具。
又,本实用新型的侧板3进一步设有多数个呈数组排列的方形贯穿孔32,该方形贯穿孔32可供一活动挂勾7卡合固定于其上,提供一必要的悬挂功能。
又,本实用新型在顶板1的一侧进一步设有至少一把手15,以方便使用者可以握住该把手15进行推动或拉动组合式工具车的目的。
又,为了组装方便,本实用新型在顶板1、底板2及侧板3等主要组件的相邻二组件间为了固定所设置的固定孔12、22、31的其中之一,是为设置一螺孔,或是在任一固定孔12、22、31的一侧设置具有一螺孔81的固定板8(如图5所示),令组装人员在组装本实用新型时,只需利用一种工具将螺丝51与前述的螺孔81锁合固定,即可达到螺合锁固的目的,令其整体的组装更为快速便利。
又本实用新型在前述的结构除了可以应用于具有活动轮的组合式工具车外,其亦可以应用于各种组合式工具柜体,只要将活动轮4改成固定脚座即可,其同样具有相同的组装便利的功效。
又本实用新型在前述的结构中,进一步在顶板1与底板2间设有至少一个分隔层板9,以提供更多的置放空间,该分隔层板9是可以利用目前各种常用的技术手段固定于侧板3上(如图4所示)。
以上所述是利用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熟知此类技艺人士皆能明了,适当而作些微的改变及调整,例如固定结构的改变,仍将不失本实用新型的要义所在,亦不脱离本实用新型1精神和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由侧板的形状及开口向外设置的设计,不仅可以方便组装人员快速且方便的进行组装,且自动在组合式工具车的二侧形成二个独立的空间,可供放置瓶瓶罐罐,则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具体性。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工具车的改进结构,其主要是由一顶板、一底板及左、右二侧板及多数个活动轮所组成,其特征在于顶板及底板的一面沿着其外缘设有一凸缘,该多数个活动轮则是设置于底板的底面,而侧板的断面是呈ㄇ形,该左、右二侧板上与顶版及底板上的相对位置分别设有可供固定的贯穿孔,组合时该左右二侧板的开口是朝向外侧,以形成独立的置放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工具车的改进结构,其中特征在于侧板上设有多数个方形贯穿孔可供活动挂勾卡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工具车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多数个方形贯穿孔在侧板上是呈矩阵方式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工具车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顶板上设有多数个可供插入放置T型工具的贯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工具车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顶板上进一步设有一可供放置小工具或零件的上盘。
6.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组合式工具车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顶板、底板与侧板间的固定是利用螺栓穿过固定孔予以螺合锁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工具车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二个需要固定组件所设的任一固定孔为一螺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工具车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二个需要固定组件所设的任一固定孔的一侧设有一具有螺孔的固定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工具车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板下方所设置活动轮为一固定脚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工具车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顶板的一侧进一步设有至少一把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工具车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顶板与底板间设有至少一个分隔层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工具车的改进结构,其主要是由一顶板、一底板及左、右二侧板及多数个活动轮所组成,其特征在于顶板及底板的一面沿着其外缘设有一凸缘,该多数个活动轮则是设置于底板的底面,而侧板的断面是呈ㄇ形,该左、右二侧板上与顶板及底板上的相对位置分别设有可供固定的固定孔,组合时该左右二侧板的开口是朝向外侧,以与底板形成独立的置放空间。
文档编号B25H5/00GK2928406SQ200620121150
公开日2007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9日
发明者温正看 申请人:温正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