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工具组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575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工具组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手工具有关,详而言的系指一种自行车工具组成。
背景技术
习知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可如中国台湾第85210975号「多功能工具组(二)」新型 专利、或第91213315号「自行车工具组」新型专利所示。为使自行车工具组成能提供各种不 同尺寸及型式的工具,自行车工具组成发展出二个工具组,每个工具组并枢设有若干工具, 可产生枢转。其第一工具组的工具可沿着一平面转动;而第二工具组的工具亦可沿着一平 面转动。该二工具组可结合在一起,亦可分离。由于自行车工具讲求轻巧易携带,习知的自行车工具组成为达成体积精简的要 求,使该二工具组以“背靠背”的方式结合。结合后的工具组成,其第一工具组的工具与第 二工具组的工具在同一平面或平行的平面上转动,如上述第852190975号新型专利前案的 图5、图6所示,及第91213315号专利前案的图3所示。上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在工具组结合后,所有工具只能在同一方向上转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工具组成,使工具组成保有轻巧的体积, 且其工具组结合时,不同工具组的工具具有不同的转动方向。本发明所提供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具有至少二工具组,可结合在一起或分离,各工 具组并枢设有若干工具。其第一工具组的工具沿着一第一平面转动;而第二工具组的工具 沿着一第二平面转动。当该二工具组结合时,该第一平面及第二平面为不相平行的平面。上述的第二工具组可由二个对称的小工具组所组成。上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可更包含有一第三工具组,该工具组成组合时,该三工具 组成呈三明治结构的方式结合并可分离;该第一工具组位于第二及第三工具组之间。该第三工具组可枢设有若干工具,可沿一第三平面转动。该第一平面与该第二平 面为不同平面;该第三平面与该第一平面亦为不相平行的平面。较佳地,该第二平面与该第三平面亦可为不相平行的平面。本发明使自行车工具组成的工具具有不同的转动方向,并仍保有轻巧的体积,方 便携带。为使贵审查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以及所达成的功效,以下兹举本 发明若干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


图1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大部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的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使用状态。图5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部份分解立体图。图7是图5的剖视图,显示第二工具组扣住第一工具组。图8是图5的端视图。图9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10是图9的组合剖视立体图。图11是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2是图11的大部分解立体图。图13是图11的端视图。图14是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底视立体图。图15是图14的大部分解的底视立体图。图16是图14的侧视图。图17是图14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18是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9是本发明第七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0是图19的大部分解立体图。图21是图19的端视图。图22是本发明第八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3是图22的端视图。图24是本发明第九较佳实施例的端视图。图25是本发明第十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6是图25的分解立体图。图27是图25的端视图。图28是图25的顶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所提供的自行车工具组成10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有
一第一工具组20及一第二工具组30。该第一工具组20呈扁平状,具有二侧板22以及若干枢设于该二侧板22间的第一 工具25,可以枢轴27、28为中心而转动。该二侧板可为个别独立的元件;亦可由一体成型 的方式制成,例如一呈H形或U形的物体,即可提供二侧板。该第一工具25的自由端为一操作端26,各为不同形式及尺寸的构造,例如六角 形、一字形或十字形。该二侧板22的周缘具有一凸垣23,各凸垣23并设一槽24。该第二工具组30具有一本体32,以及若干枢设于该本体32的第二工具35。该本体32的断面概呈I形,左、右二侧各设一容纳空间33。该第二工具35分别枢设于该二容纳 空间33中,可以枢轴37、38为中心而转动。该二容纳空间33的开口分别位于第二工具组 的二侧,使各第二工具35由第二工具组的侧边向外扳出使用。第二工具35呈扁杆状,其自 由端为一操作端36,各设有不同尺寸的套孔。该本体32的底壁二侧各具有一嵌缘34,并以该二嵌缘34嵌接于第一工具组20的槽24,如图1、图3。藉此,该二工具组20、30可以滑动 的方式结合或分离。请参阅图1,该二工具组20、30结合成该工具组成10时,第一工具25沿着一第一 平面F的方向转动;第二工具35则沿着一第二平面G的方向转动,该第二平面G与该第一 平面F不相平行,例如呈非90度的夹角或呈垂直,藉此,该工具组成的工具25、35具有不同 的转动方向。此外,该二工具组之间形成一结合平面C ;该第一平面F与该结合平面C呈非 平行状态,例如呈垂直或呈非90度的夹角。第二平面G与结合平面C可呈平行或非平行。请参阅图3,在组合状态下,工具组成10的高度H(沿着第一平面F的方向)小于 其宽度W(沿着第二平面G的方向),使其具有小巧的体积,便于携带。同时,由于其结合后 的高度H低,该工具组成10适合以图4的方式在某些狭隘空间中使用一第二工具35。另,本实施例及下述各实施例的第二工具组可仅具一容纳空间即可,不以设有二 个容纳空间为必要。图5、图6显示本发明的工具组成40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同样包含有一第一工具 组50与一第二工具组60。第一工具组50的结构大体上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工具组相同,具有二侧板52以 及枢设于该二侧板间的若干第一工具55。
第二工具组60同样具有若干第二工具65,分别枢接于本体62 二侧的容纳空间63 而可转动。请参阅图7,二弹性元件68,分别设于该二容纳空间63中,各弹性元件68 —端 抵于该本体62的中隔板621,而另一端抵于一第二工具65a的内侧,例如抵住位于最下方的 工具。常态时,该二第二工具65a受该二弹性元件68的顶持可弹性摆动而凸伸出本体62 的侧边之外。较佳地,该二可弹性摆动的工具65a的自由端66 (即操作端)凸伸出本体一 端,藉由按压工具的自由端66,可使该二工具移入本体62。结合时,先将该二可弹性摆动的工具65a往内按压,使其移入该二容纳空间63,不 再凸出本体62的侧边;复将第二工具组60移向第一工具组50,释放按压该二工具65a的 施力,使该二工具65a受弹性元件68的弹力而向外凸伸,并伸入及扣住第一工具组的二侧 板52的槽54,如图5、图7、图8,即可使该二工具组50、60结合。结合后,第一工具55的转 动平面F与第二工具65的转动平面G为不相平行的平面。欲使该二工具组分离时,将该二工具65a向内按压,使其脱离该二槽54,即可取下
第二工具组。本实施例的第二工具组的该二第二工具65a亦可以滑动的方式与第一工具组的 槽54结合。图9至图10系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相同元件并沿用第二实施例的标号。其 中各侧板52,的凸垣53各设一扣孔521。各该可弹性偏摆的第二工具65a’的侧边更设一凸部67,当该二工具组50’、60’结 合时,该二工具65a’的凸部67扣入该二侧板52’的扣孔521中。该二工具组结合时,不会 产生滑动。将该二工具65a’向内按压,使各凸部67离开各扣孔521,即可将该二工具组分罔。图11至图13系本发明的工具组成70的第四较佳实施例,具有一第一工具组80及一第二工具组90。第一工具组8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容不赘述。该第二工具组90实质上由二结构与大小相同的小工具组91所构成。各该小工具 组91具有一小本体92,其断面概呈C形,内部具有一容纳空间93。各小本体92底壁各凸 设一嵌缘94。若干第二工具95,分别以枢轴97、98枢设于该二容纳空间93。结合时,使该二小工具组91的立壁921相互贴靠的方式并列,使第二工具组的二 侧形成对称。再将该二小工具组91的嵌缘94嵌接于第一工具组80的侧板82的槽84,即 可使该二工具组80、90结合。藉此,该二工具组可以滑动的方式结合或分离。同样的,该第二工具95的转动平面G与第一工具85的转动平面F不相平行。可理解的是,该二小工具组91可采第二实施例的设计,在每一小工具组内装设一 弹性元件顶住一第二工具95,使该工具受弹力作用而凸出小本体92,如此,该二小工具组 即可以扣住的方式与第一工具组结合。图14至图17系本发明的工具组成100的第五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第一工具组 110与一第二工具组120,更包含有一第三工具组130。该第一工具组110的各侧板111的二相对侧各设一凸垣112、113,各凸垣并设一槽 114。第一与第二工具组110、120的结构及结合方式可如第一至第四实施例所示的任一种, 以滑动(如本实施例)或以扣住(如图18的实施例)的方式结合。第二工具组120可如 第四实施例所示,由二个结构相同的小工具组构成。该第三工具组130的一端设一拆链工具132,而另一端系一呈杆状的拆胎端134, 具有些微的可挠性。二嵌缘136,分别设于该第三工具组二侧。该第三工具组以该二嵌缘 136嵌接于第一工具组110另一侧的凸垣113的槽114,如图17,可以滑动的方式与第一工 具组110结合或分离。此外,第三工具组130的拆链端较宽,该端二侧并形成二卡止部137,可抵住该二 凸垣113 —端,如图14 ;该拆胎端134的端缘138呈弯弧状,可弹性卡扣于第一工具组一端。结合后,该三工具组呈三明治结构,第一工具组110位于第二及第三工具组120、 130之间。本实施例的第一工具115与第二工具125的转动平面不相平行。图18显示第二工具组120’藉由二可弹性旋摆的工具125a扣住第一工具组110。图19至图21系本发明的工具组成140的第七较佳实施例,包含有第一、第二及 第三工具组150、160、170,均枢设有若干工具。第一工具组150的二侧板151的二相对侧缘各设一凸垣152、153。第二工具组160 以滑动或扣住的方式连接于第一工具组150 —侧的二凸垣152。第三工具组170亦以滑动 或扣住的方式连接于第一工具组150另一侧的二凸垣153。同样的,第二工具组及/或第三 工具组亦可如第四实施例所示,由二个小工具组构成。结合后,第一工具组150位于第二及第三工具组160、170之间,形成三明治结构。第一工具组150的第一工具155沿着一第一平面F的方向转动;第二工具组的第二工具165 沿着一第二平面G的方向转动,该平面G与第一工具155的转动平面F为非平行的平面;第 三工具175沿着一第三平面P的方向转动,该转动平面P亦与第一平面F不相平行。该第 二平面G与第三平面P可呈平行或不相平行。图22、图23系本发明的工具组成200的第八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第一工具组 210及一第二工具组220,其结合方式可如第一至第三实施例所示。
第一工具组210的第一工具215可沿一第一平面F转动。第二工具组220的本体221 二侧的二容纳空间222、223内各枢设若干第二工具。 第一容纳空间222内的第二工具225可沿着一第二平面G转动;第二容纳空间223内的第 二工具225’则可沿着一第三平面P转动。该第二平面G及第三平面P并不平行,且该三平 面F、G、P为不相平行的平面。藉此,该工具210、225、225’在不同方向转动。此外,第二工具组260可如图24所示,由一第一小工具组261及一第二小工具组 262并列形成,该二小工具组所枢设的第二工具265、265’的转动平面G、P同样不平行,且 均与第一工具255的转动平面F不相平行。图25至图28系本发明第十较佳实施例所示的工具组成270。第二工具组290可为单一工具组,或由二小工具组292、293组成 。若干第二工具 295,枢设于第二工具组290中。其中,第二工具包括一拆链工具296,枢设于第二工具组的 一容纳空间294,可收纳于第二工具组内,或向外掀出使用。第二工具组290以滑动或扣住的方向与第一工具组280结合。本实施例的第二工 具组藉由嵌缘297与第一工具组的凸垣283的槽284连结。各嵌缘297 —端并凸设一凸部 298,藉由该凸部298抵触凸垣283 —端,如图28,使第二工具组定位。当该二工具组结合 后,第一工具285与第二工具295、296的转动方向不同。此外,第一工具组280的二侧板282各设有一扣槽286 ; —宽度较大的开口 287,连
接于该扣槽一端。二拆胎杆300,其内侧面各设一嵌块302,将拆胎杆的嵌块302移入该开口 287,接 着将嵌块移向该扣槽286,即可使嵌块与扣槽结合,将拆胎杆装设于第一工具组的侧板上。 欲使用拆胎杆时,则将拆胎杆自第一工具组取下。上揭实施例仅系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综上所述,本发明为同类物品首创的结构,并具进步性功效的增进。
权利要求
一种自行车工具组成,至少包含有一第一工具组,枢设有至少一第一工具,可于平行于一第一平面的方向转动;一第二工具组,枢设有至少一第二工具,可于平行于一第二平面的方向转动;该二工具组可结合或分离;其特征在于该工具组成于结合状态时,该第一平面及该第二平面为不相平行的平面,使该第一工具与该第二工具具有不同的转动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该第一平面与该第二平面实质上相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该第二工具组包括一本体,具有至少 一开口朝外的容纳空间;该至少一第二工具枢设于该空间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一弹性元件,设于该第二工具组;至少 一第二工具,受该弹性元件推顶而可弹性摆动;该第二工具组以该可弹性摆动的第二工具 扣接该第一工具组,使该第一及第二工具组结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该第二工具组包括一本体,其二侧各 设一开口朝外的容纳空间;至少二第二工具,分别枢设于该二容纳空间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该第一工具组具有二侧板;该二容纳空 间的开口分别位于该第二工具组二侧;各该容纳空间中设一弹性元件,弹性顶持一第二工 具,使各该工具可弹性摆动而凸伸出该第二工具组;该第二工具组以该二可弹性摆动的第 二工具扣接该第一工具组的二侧板,使该第一及第二工具组结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各该侧板设一扣孔;各该可弹性摆动的 第二工具的外侧边设一凸部,扣入该扣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该二可弹性摆动的第二工具的自由端 外露于该第二工具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该第二工具组由二小工具组构成,各该 小工具组枢设至少一第二工具;结合时,该二小工具组以并列的状态与该第一工具组结合; 该第二工具以平行于该第二平面的方向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各该小工具组包括一小本体,具有一 开口朝外的容纳空间;该第二工具分别枢设于该二小本体的容纳空间中。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该第一工具组具有二侧板;至少一 第一工具,枢设于该二侧板间;该二小工具组并列后,系以该二小本体以滑动的方式与该二 侧板结合。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该第二工具包括一拆链工具,枢设于该第二工具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该第二工具组由一第一小工具组及一 第二小工具组构成,各该小工具组枢设至少一第二工具;该第一小工具组的第二工具可沿 着一第二平面转动;该第二小工具组的第二工具可沿着一第三平面转动;结合时,该二小 工具组呈并列地与该第一工具组结合,该第二平面与该第三平面不相平行。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其中该第一、第二及第三平面互不平行。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该第一工具组具有二侧板;至少一第一工具,枢设于该二侧板间;该第二工具组具有一本体;至少一第二工具,枢设于该本 体;该第二工具组的本体二侧以滑动的方式与该二侧板结合。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该工具组成结合后,该二工具组之间 形成一结合平面;该第一平面与该结合平面不相平行。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该工具组成结合时,于该第一平面的 方向上,该工具组成具有一高度;于该第二平面的方向上,该工具组成具有一宽度,该宽度 大于该高度。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该第一工具组具有二侧板;该第一工 具枢设于该二侧板之间;该第二工具组具有一本体;该第二工具枢设于该本体中;该第二 工具组以该本体二侧与该第一工具组的二侧板结合。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该第一工具组具有二侧板;该至少一 第一工具枢设于该二侧板间;另包含有二拆胎杆,以可拆卸的方式分别连接于该二侧板 的外壁面。
20.一种自行车工具组成,包含有一第一工具组,枢设有至少一第一工具,其沿着一第一平面的方向转动;一第二工具组,枢设有至少一第二工具,其沿着一第二平面的方向转动;一第三工具组,具有至少一工具;该三工具组可结合或分离;该工具组成结合时,该三工具组呈三明治结构,该第一工具 组位于该第二及第三工具组之间;该第一平面及该第二平面不相平行,使该第一工具与该 第二工具具有不同的转动方向。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该第一平面与该第二平面实质上相 垂直。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该第二工具包括一拆链工具,枢设于该第二工具组。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该第三工具组具有一拆链工具。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一拆链工具,设于该第三工具组一 端;一杆状的拆胎端,设于该第三工具组另一端。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该第三工具组枢设有至少一第三工 具,可沿着一第三平面的方向转动;该工具组成于结合状态时,该第三平面与该第一平面不 相平行。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该第三平面与该第一平面实质上相 垂直;该第二平面与该第三平面实质上相平行。
27.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该第二工具组由二小工具组构成,各 该小工具组枢设至少一第二工具;结合时,该二小工具组以并列的状态与该第一工具组结 合;该第二工具的转动方向沿着该第二平面。
28.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自行车工具组成,其中该第二工具组由一第一小工具组及 一第二小工具组构成,各该小工具组枢设至少一第二工具;该第一小工具组的第二工具沿 着一第二平面转动;该第二小工具组的第二工具沿着一第三平面转动;结合时,该二小工 具组呈并列地与该第一工具组结合,该第二平面与该第三平面不相平行。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关于一种自行车工具组成,至少包含有一第一工具组与一第二工具组,该二工具组可结合或分离。该第一工具组枢设有若干第一工具,可沿着一第一平面转动;该第二工具组则枢设有若干第二工具,可沿着一第二平面转动;当该二工具组结合成该工具组成时,该第一平面及该第二平面不相平行;使第一工具与第二工具具有不同的转动方向。本发明可更包含有一第三工具组,与该第一及第二工具组呈三明治结构的方式结合;该第一工具组位于该第二及第三工具组之间。该第三工具组更可枢设有若干第三工具,沿着一第三平面转动,该第三平面与该第一平面亦不相平行。据此,本发明使自行车工具组成的工具具有不同的转动方向,并仍保有轻巧的体积,方便携带。
文档编号B25F1/00GK101829980SQ20091011920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9日
发明者吴树德 申请人:亚瑞得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吴树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