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502阅读:1331来源:国知局
管钳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管钳结构,其包括:两个本体,该每一本体呈片体状;一柄部组,该柄部组容设于两个本体间且结合于两个本体上,柄部组包括:柄体及齿套;一旋动组,该旋动组容设于两个本体间,该旋动组包括;第一颚夹及第二颚夹;该第一颚夹设有第一套合部;该第二颚夹设有第二套合部,该第二套合部与第一套合部相对正,该第一颚夹直线移位,以调整第一套合部与第二套合部间的间距。
【专利说明】管钳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钳结构,尤指一种管钳结设有两个本体且该每一本体呈片体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管钳结构,如美国专利号第2825254号,其包括:一本体6,一颚夹8及一旋钮21 ;
[0003]该本体6铸造工法一体成型,该本体6设有一套槽15 ;
[0004]该颚夹8套设于本体6的套槽15处,该颚夹8设有第一齿部18 ;
[0005]该旋钮21枢设于本体6上,该旋钮21内周缘设有第二齿部,第二齿部与颚夹8的第一齿部18相啮合,该旋钮21可三百六十度旋转,使该颚夹8是在套槽15处直线移位而调整第一套合部7及第二套合部9相对距离;
[0006]但此专利案结构的缺失在于:
[0007]请参阅公报的图1所示,该本体6是设有一套槽15且该套槽15是非圆状,该本体6即无法于成型后再使用钻设加工套槽15,本体6基本上只能使用铸造、粉末压出或粉末射出工法一体成型,铸造、粉末压出或粉末射出工法均要使用上模具,该模具需闭模后再开模而成型本体6,且开模后再闭模制程一定时间内本体6的制造数量相当有限,受限于制程工法本体6即会有较大的成本。
[0008]另美国专利564513的本体I及1727623的本体I均是一体成型结构均与上述美国专利具相同缺失。

【发明内容】

[0009]新型所欲解决的问题:现有本体成本相当高,本实用新型的管钳结构设有两个本体且该该每一本体呈片体状,而具有组设简单、本体加工制程具有扩充性且成本较低的优点。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1]一种管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2]两个本体,该本体呈片体状;
[0013]一柄部组,该柄部组容设于两个本体间且结合于两个本体上,柄部组包括:柄体及齿套;
[0014]—旋动组,该旋动组容设于两个本体间,该旋动组包括:第一颚夹及第二颚夹;该第一颚夹设有第一套合部;该第二颚夹设有第二套合部,该第二套合部与第一套合部相对正,该第一颚夹直线移位,以调整第一套合部与第二套合部间的间距。
[0015]其中,每一该本体是冲压一体成型。
[0016]其中,每一该本体是以铸造或粉末射出制程一体成型。
[0017]其中,该两个本体呈相对状。[0018]其中,每一该本体设有第一环齿部及穿槽,该第一环齿部内周缘设有复数环状排列齿。
[0019]其中,每一该本体靠近第一环齿部处设有两个螺孔,每一该本体靠近穿槽处设有数个固设孔。
[0020]其中,该柄体作用端设有第二环齿部,该第二环齿部内周缘设有复数环状排列齿;该齿套外周缘设有第三环齿部,该第三环齿部与第二环齿部相啮合,齿套内周缘设有第四环齿部,第四环齿部对正于两个第一环齿部且位于两个第一环齿部间。
[0021]其中,设有一控制组,该控制组包括:至少一控制件及弹性元件;该控制件容设于本体上,该控制件一端外周缘设有第五环齿部;该弹性元件弹顶控制件上,该弹性元件的弹力,使该第五环齿部与第一环齿部及第四环齿部相啮合,按压控制件,使该两个控制件移位,弹性元件即受压缩,该第五环齿部即不与第一环齿部相啮合,而仅与第四环齿部相啮
口 ο
[0022]其中,设有至少一个支撑环,该支撑环设于两个本体间,该支撑环对正固设孔。
[0023]其中,设有至少一个固设件,该固设件结合于两个本体的固设孔及支撑环间。
[0024]其中,该控制件是两个,该每一控制件容设于本体上,该两个控制件呈相对称状,该每一控制件一端外周缘设有第五环齿部,该每一第五环齿部同时与第环齿部及套的第四环齿部相啮合;该弹性元件容设于两个控制件间,该弹性元件的弹力,使该每一第五环齿部与第一环齿部及第四环齿部相啮合,按压两个控制件,使该两个控制件移位,弹性元件即受压缩,该每一第五环齿部不与第一环齿部相啮合,而仅与第四环齿部相啮合。
[0025]其中,该控制组设有两个封设件;每一该封设件封设控制件及弹性元件,该每一封设件设有第一圆孔,该第一圆孔供控制件部分凸露以供手部按压。
[0026]其中,该控制组设有四个螺合件;该每一封设件设有第二圆孔,该第二圆孔与本体的螺孔相对正;该每一螺合件穿伸于每一封设件的第二圆孔而螺合于每一本体的螺孔处,使该每一封设件结合于本体上。
[0027]其中,该每一控制件设有容弹槽,该弹性元件容设于两个控制件的容弹槽间。
[0028]其中,该旋动件呈环圈状,该旋动件容设于两个本体的两个穿槽处,该旋动件部分外周缘凸露于两个本体外侧以供手转动,该旋动件内周缘设有第一螺纹部;该第一颚夹呈L形状,该第一颚夹一端设有第二螺纹部,该第二螺纹部与第二套合部以及第一套合部相对正,转动旋动件,使该第一颚夹直线移位,以调整第一套合部与第二套合部间的间距。
[0029]其中,该固设孔有四个,该第二颚夹设有穿孔,该穿孔对正且位于两个本体的其一固设孔间,该支撑环有三个,该三个支撑环设于两个本体间,每一支撑环对正每一固设孔,该固设件有四个,其中一个该固设件结合于两个本体的固设孔及第二颚夹的穿孔间,另外三个该固设件结合于两个本体的三个固设孔及三个支撑环间。
[0030]其中,设有一滚轮,该滚轮是软质体,该滚轮枢设于其一支撑环外周缘且能够在支撑环上自由转动,该滚轮外周缘接触且支撑于第一颚夹的第二螺纹部一侧处。
[0031]其中,设有一挡块,该挡块套设于两个支撑环上,该挡块设有挡面,挡面接触且支撑于第二螺纹部另一侧处,还设有一弹性体,该弹性设于挡块及柄体间,该弹性体的弹力,使该挡面弹力顶抵于第二螺纹部另一侧处。
[0032]其中,该两个本体是一体状,一体状的本体呈U形状,U形状的本体两个平行侧边处设有该第一环齿部及该固设孔。
[0033]对照【背景技术】的功效:该每一本体呈片体状,该每一本体是冲压一体成型,如此每一本体可于冲压模具上冲压制造,该第一环齿部、穿槽及复数固设孔均可于机器复数次冲压成型,冲压后再于每一本体加工螺孔,冲压成型中连续模的冲压速相当快,一定时间内,本体可冲压相当多的数量,而可大幅降低本体的制造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本实用新型管钳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0035]图2是本实用新型管钳结构半组合图;
[0036]图3是本实用新型管钳结构半组合前视图;
[0037]图4是本实用新型管钳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0038]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39]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半组合图;
[0040]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41]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半组合图;
[0042]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0043]附图标记说明:10本体;11第一环齿部;12穿槽;13螺孔;14固设孔;20柄部组;21柄体;211第二环齿部;212贯孔;22齿套;221第三环齿部;222第四环齿部;30旋动组;31旋动件;311第一螺纹部;32第一颚夹;321第二螺纹部;322第一套合部;33第二颚夹;331第二套合部;332穿孔;40控制组;41控制件;411第五环齿部;412容弹槽;42弹性元件;43封设件;431第一圆孔;432第二圆孔;44螺合件;50支撑环;60滚轮;61挡块;611挡面;62弹性体;70固设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4]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图2是半组合图,图3是半组合前视图,图4是立体组合图,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管钳结构,其包括;
[0045]两个本体10,该每一本体10呈片体状,该每一本体10是冲压一体成型,或该每一本体10是以铸造、粉末压出粉末射出制程一体成型,该两个本体10呈相对状,该每一本体10设有第一环齿部11及穿槽12,该第一环齿部11内周缘设有复数环状排列齿,近第一环齿部11处设有两个螺孔13,近穿槽112处设有复数个固设孔14,固设孔14是四个;
[0046]一柄部组20,该柄部组20容设于两个本体10间且结合于两个本体10上,柄部组20包括:柄体21及齿套22 ;
[0047]该柄体21作用端设有第二环齿部211,该第二环齿部211的内周缘设有数数环状排列的齿;
[0048]该齿套22外周缘设有第三环齿部221,该第三环齿部221与柄体21的第二环齿部211,相啮合,该齿套22内周缘设有第四环齿部222,该第四环齿部222对正且位于两个本体10的第一环齿部11间;
[0049]一旋动组30,该旋动组30容设于两个本体10间,该旋动组30包括:旋动件31、第一颚夹32及第二颚夹33 ;[0050]该旋动件31呈环圈状,该旋动件31容设于两个本体10的两个穿槽12处,该旋动件31部分外周缘凸露于两个本体10外侧以供手转动,该旋动件31内周缘设有第一螺纹部311 ;
[0051]该第一颚夹32呈L形状,该第一颚夹32 —端设有适当长度的第二螺纹部321,该第二螺纹部321与第一螺纹部31相螺合,该第一颚夹32另一端设有第一套合部322 ;
[0052]该第二颚夹33设有第二套合部331,该第二套合部331与第一套合部322相对正,转动旋动件31,使该第一颚夹32直线移位,以调整第一套合部322与第二套合部331间的间距,该第二颚夹33设有穿孔332,穿孔332对正且位于两个本体10的其一固设孔14 ;
[0053]一控制组40,该控制组40包括:至少一控制件41、弹性元件42、两个设件43及四个螺合件44 ;
[0054]该控制件41是两个,该每一控制件41容设于每一本体10上,两个控制件41呈相对称状,每一控制件41 一端外周缘设有第五环齿部411,每一第五环齿部411同时与第一环齿部11及齿套22的第四环齿部222相啮合,每一控件41设有容弹槽412 ;
[0055]该弹性元件42容设于两个控制件41的容弹槽412间,该弹性元件42的弹力,使该每一第五环齿部411与第一环齿部11及第四环齿部222相啮合,按压两个控制件41,使该两个控制件41直线移位,弹性元件42即受移位而压缩,每一第五环齿部411即不与第一环齿部11相啮合,而仅与第四环齿部222相啮合;
[0056]该每一封设件43封设控制件41及弹性元件42,该每一封设件43设有第一圆孔431,该第一圆孔431供控制件41部分凸露,该每一寺设件43设有二圆孔432,该第二圆孔432与螺孔13相对正;
[0057]该每一螺合件44穿伸于每一第二圆孔432而螺合于每一螺孔13处,使每一封设件43结合于本体10上;
[0058]三个支撑环40,该三个支撑环50设于两个本体10间每一支撑环40对正每一固设孔14 ;
[0059]一滚轮40,该滚轮O是软质体,该滚轮60枢设于其一支撑环50外周缘且可支撑环50上自由转动,滚轮60外周缘接触且支撑于第二螺纹部431 —侧处;
[0060]一挡块61,该挡块61套设于两个支撑环50上,该挡块61设有挡面611,挡面611接触且支撑于第二螺纹部321另一侧处;
[0061]一弹性体62,该弹性体62设于挡块61及柄体21间,该弹性体62的弹力,使该挡面611弹力顶抵于第二螺纹部321另一侧处;
[0062]四个固设件70,该其中一个固设件70结合于两个本体10的固设孔14及第二颚夹33的穿孔332间,该其中三个固设件70结合于两个本体10的的三个固设孔14及三个支撑环50间,每一固设件70可为铆钉或各螺纹件。
[0063]当组合时,该其一本体10、柄部组20、旋动组30、两个控制件41、弹性元件42、其一封设件43、三个支撑环50、滚轮60、挡块61及弹性体62组设后即如图2及图3所示。
[0064]该另一本体10与其一本体10相对组设,四个螺合件44穿伸两个封设件43而与孔13相螺合,两个封设件43即结合于本体10上,四个固设件70分别结合于两个本体10的固设孔14与穿孔332间及另三个固设孔14及三个支撑环50间,如图4所示而完成其组

口 ο[0065]请继续参阅图5至图6所示,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半组合图,该实施例中,该控制组40仅设有螺合件44,其一本体10的螺孔13呈穿孔状,该柄体21设有贯孔212,该贯穿孔212与螺孔13相对正,该螺合件44穿伸于本体10的螺孔
13、贯穿孔212而螺合于另一体10的螺孔13上,使该柄部组20结合于两个本体10间。
[0066]参阅图7至图8所示,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半组合图,该实施例中,该控制组40仅设有螺合件44,其一本体10的螺孔13呈穿孔状,该柄体21设有贯孔212,该贯穿孔212与螺孔13相对正,该螺合件44穿伸于本体10的螺孔13、贯穿孔212而螺合于另一本体10的螺孔13上,使该柄部组20结合于两个本体10间,该管钳结构也不设有支撑环50、挡块61及弹性体62。
[0067]参阅图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该两个本体10是一体状,一体状的本体10呈U形状,U形状的本体10 二平行侧边处设有第一环齿部11、穿槽12、螺孔13及固设孔14,如此也具有相同功效。
[0068]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该旋动组30是现有结构现有的旋动组30有多种结构以调整第一套合部322及第二套合部331的间距,本实用新型并非在讨论旋动组30的调整结构,任何旋动组30结构,均应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69]本实用新型主要优点在于:
[0070]1.该一本体10呈片体状,若该每一本体10是冲压一体成型,如此每一本体10可于冲压模具上激冲压制造,该第一环齿部11、穿槽12及复数固设孔14均可于机器复数次冲压成型,冲压后再于每一本体10加工螺孔13,激冲压成型中连续模的冲压速度相当快,一定时间内,本体10可冲压相当多的数量,而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0071]2.该钳体至少有数种以上规格大小,也即该柄部组20的柄部21及旋动组30的第一颚夹32有不同厚度及长度,较大规格的柄部21及第一颚夹32当然具有较大厚度及较长的长度,该两个本体10可具有间距以配合柄部21及第一颚夹32的厚度,数种规格中,甘二种或三种规格可使用相同的本体10,在很多种规格中,本体10的数量可大幅减少,如此更节省本体10的成本。
[0072]3.该每一本体10呈片体状,如此每一本体10可是冲压一体成型,或该每一本体10是以铸造、粉末压出或粉末射出制程一体成型,该本10的制程可具有较大的扩充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管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本体,该本体呈片体状; 一柄部组,该柄部组容设于两个本体间且结合于两个本体上,柄部组包括:柄体及齿套; 一旋动组,该旋动组容设于两个本体间,该旋动组包括:第一颚夹及第二颚夹;该第一颚夹设有第一套合部;该第二颚夹设有第二套合部,该第二套合部与第一套合部相对正,该第一颚夹直线移位,以调整第一套合部与第二套合部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钳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本体是冲压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钳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本体是以铸造或粉末射出制程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两个本体呈相对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钳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本体设有第一环齿部及穿槽,该第一环齿部内周缘设有复数环状排列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钳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本体靠近第一环齿部处设有两个螺孔,每一该本体靠近穿槽处设有数个固设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柄体作用端设有第二环齿部,该第二环齿部内周缘设有复数环状排列齿;该齿套外周缘设有第三环齿部,该第三环齿部与第二环齿部相啮合,齿套内周缘设有第四环齿部,第四环齿部对正于两个第一环齿部且位于两个第一环齿部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一控制组,该控制组包括:至少一控制件及弹性元件;该控制件容设于本体上,该控制件一端外周缘设有第五环齿部;该弹性元件弹顶控制件上,该弹性元件的弹力,使该第五环齿部与第一环齿部及第四环齿部相啮合,按压控制件,使该两个控制件移位,弹性元件即受压缩,该第五环齿部即不与第一环齿部相啮合,而仅与第四环齿部相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个支撑环,该支撑环设于两个本体间,该支撑环对正固设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个固设件,该固设件结合于两个本体的固设孔及支撑环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件是两个,该每一控制件容设于本体上,该两个控制件呈相对称状,该每一控制件一端外周缘设有第五环齿部,该每一第五环齿部同时与第环齿部及套的第四环齿部相啮合;该弹性元件容设于两个控制件间,该弹性元件的弹力,使该每一第五环齿部与第一环齿部及第四环齿部相啮合,按压两个控制件,使该两个控制件移位,弹性元件即受压缩,该每一第五环齿部不与第一环齿部相啮合,而仅与第四环齿部相啮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组设有两个封设件;每一该封设件封设控制件及弹性元件,该每一封设件设有第一圆孔,该第一圆孔供控制件部分凸露以供手部按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组设有四个螺合件;该每一封设件设有第二圆孔,该第二圆孔与本体的螺孔相对正;该每一螺合件穿伸于每一封设件的第二圆孔而螺合于每一本体的螺孔处,使该每一封设件结合于本体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每一控制件设有容弹槽,该弹性元件容设于两个控制件的容弹槽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旋动件呈环圈状,该旋动件容设于两个本体的两个穿槽处,该旋动件部分外周缘凸露于两个本体外侧以供手转动,该旋动件内周缘设有第一螺纹部;该第一颚夹呈L形状,该第一颚夹一端设有第二螺纹部,该第二螺纹部与第二套合部以及第一套合部相对正,转动旋动件,使该第一颚夹直线移位,以调整第一套合部与第二套合部间的间距。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设孔有四个,该第二颚夹设有穿孔,该穿孔对正且位于两个本体的其一固设孔间,该支撑环有三个,该三个支撑环设于两个本体间,每一支撑环对正每一固设孔,该固设件有四个,其中一个该固设件结合于两个本体的固设孔及第二颚夹的穿孔间,另外三个该固设件结合于两个本体的三个固设孔及三个支撑环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一滚轮,该滚轮是软质体,该滚轮枢设于其一支撑环外周缘且能够在支撑环上自由转动,该滚轮外周缘接触且支撑于第一颚夹的第二螺纹部一侧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管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一挡块,该挡块套设于两个支撑环上,该挡块设有挡面,挡面接触且支撑于第二螺纹部另一侧处,还设有一弹性体,该弹性设于挡块及柄体间,该弹性体的弹力,使该挡面弹力顶抵于第二螺纹部另一侧处。
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两个本体是一体状,一体状的本体呈U形状,U形状的本体两 个平行侧边处设有该第一环齿部及该固设孔。
【文档编号】B25B13/50GK203471665SQ201320372755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6日
【发明者】黄育祥 申请人:黄育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