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折的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3633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可收折的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与用以支撑切削加工机具的支撑架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收折的支撑架。



背景技术:

对于一般小型加工机具来说,为了方便能够在不同工作场所之间搬移及使用,在用来支撑加工机具的支撑架方面通常具备有可以展开及收折的两用式设计。

就与支撑架相关的先前技术来说,如中国台湾发明专利案号1289101是利用踏板带动四根连杆,接着由四根连杆分别带动一个轮座将整个基座撑离地面,然而轮座需要具备有足够的结构强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在美国专利案号US6,607,015中,虽然能够将支脚加以收折,但是因为支脚的底端缺少滚轮的配置,以至于在完成收折之后无法连同机具一起搬运,在使用上仍有不方便的地方。再如美国专利案号US6,942,229在完成支脚的收合之后利用滚轮的滚动来达到搬运机具的效果,不过在操作时需要将整台机具翻转至与地面垂直之后才能对支脚进行收合,由于机具的重量远大于脚架,所以在翻转机具的过程中很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收折的支撑架,其结构简单且操作省力,并具有良好的使用安全性及结构稳定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支撑架包含有一支撑单元、一定位单元,以及一控制单元。该支撑单元具有一第一支脚及一第二支脚,该第一、第二支脚之间以相互交叉的方式枢接在一起,使得该第一、第二支脚之间能在一展开位置与一收折位置之间作动;该定位单元具有一第一连杆、一第二连杆、一定位板、一定位栓,以及一弹性件,其中: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该第二连杆的一端相互枢接在一起,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枢接该第一、第二支脚,而且,该第二连杆具有一导槽;该定位板设于该第一连杆内且具有一定位孔;该定位栓通过一导引栓连接于该第二连杆,该导引栓可移动地穿设于该第二连杆的导槽内,而且,该定位栓具有一定位端,当该第一、第二支脚位于该展开位置时,该定位栓的定位端脱离该定位板的定位孔,当该第一、第二支脚位于该收折位置时,该定位栓插设于该定位板的定位孔内;该弹性件设于该定位栓,用以在该第一、第二支脚位于该收折位置时将该定位栓的定位端保持在该定位板的定位孔内;该控制单元具有一第一踏板与一第二踏板,该第一踏板连接于该第二连杆远离该第一连杆的一端,用以带动该第二连杆朝该第一连杆枢转,该第二踏板的一端枢设于该第二连杆,该第二踏板的另一端具有一弧形槽,该弧形槽被该导引栓所穿设,使得该第二踏板能通过该弧形槽拉动该导引栓而连动该定位栓脱离该定位板的定位孔。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定位板具有一横伸壁、一直立壁,以及一斜伸壁,该横伸壁连接于该第一连杆,该直立壁自该横伸壁的一端朝往下延伸且具有该定位孔,该斜伸壁自该直立壁的底端往下倾斜延伸。由此,当该第一、第二支脚自该展开位置朝该收折位置枢转时,该定位板的斜伸壁会逐渐推挤该定位栓的定位端,一旦该定位板的斜伸壁通过该定位栓的定位端之后,该定位栓会受到该弹性件的弹力作用而通过该定位端插设于该定位板的定位孔内,用以将该第一、第二支脚定位在该收折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于展开位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控制单元的局部剖视图,主要显示第一、第二连杆相对展开的状态。

图4类同于图3,主要显示第一、第二连杆相对收合的状态。

图5类同于图4,主要显示第一、第二连杆在相对收合且完成定位之后的状态。

图6为本发明于收折位置的立体图。

图7类同于图5,主要显示第一、第二连杆相对展开的状态。

【符号说明】

10支撑架 20支撑单元

21第一支脚 22第二支脚

23第一横杆 24第二横杆

P1展开位置 P2收折位置

25承载平台 26支撑垫

27滚轮 30定位单元

31第一连杆 32第二连杆

33定位板 332横伸壁

334直立壁 336斜伸壁

338定位孔 34定位栓座

342顶壁 344、346端壁

348穿孔 35定位栓

352定位端 354连接端

356扣槽 36弹性件

37导引栓 38扣环

40控制单元 41第一踏板

42第二踏板 422弧形槽

50第一枢轴 51第二枢轴

52第三枢轴 53第四枢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的支撑架10包含有一支撑单元20、一定位单元30,以及一控制单元40。

支撑单元20具有一第一支脚21及一第二支脚22,第一、第二支脚22之间以相互交叉的方式枢接在一起,使得第一、第二支脚21、22能在一展开位置P1与一收折位置P2之间枢转。此外,第一支脚21的底端具有一第一横杆23,第二支脚22的底端具有一第二横杆24,而且,支撑单元20还具有一承载平台25、二支撑垫26,以及二滚轮27,承载平台25接设于第一、第二支脚21、22的顶端,用以承接一加工机具(图中未示),该二支撑垫26设于第一支脚21的底端,用以跟地面作接触,该二滚轮27设于第二支脚22的底端,用以对支撑单元20提供运行效果。

如图2及图3所示,定位单元30具有一第一连杆31、一第二连杆32、一定位板33、一定位栓座34、一定位栓35,以及一弹性件36,其中:

第一连杆31的一端通过一第一枢轴50枢接于第一支脚21的第一横杆23,第二连杆32的一端通过一第二枢轴51枢接于第二支脚22的第二横杆24,而且,第一连杆3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之间通过一第三枢轴52枢接在一起,此外,第二连杆32的中央具有一导槽322,导槽32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二连杆32的长度方向。

定位板33位于第一连杆31内且具有一横伸壁332、一直立壁334,以及一斜伸壁336,横伸壁332连接于第一连杆31的内侧面,直立壁334自横伸壁332的一端朝往下延伸且具有一定位孔338,斜伸壁336自直立壁334的底端往下倾斜延伸。

定位栓座34位于第二连杆32内且具有一顶壁342及二端壁344、346,顶壁342连接于第二连杆32的内侧面,该二端壁344、346垂直地连接于顶壁342的两端且分别具有一穿孔348。

定位栓35穿设于定位栓座34的该二穿孔348内且具有一定位端352与一连接端354,定位端352及连接端354分别突出于定位栓座34的该二端壁344、346,而且,连接端354通过一导引栓37连接于第二连杆32,导引栓37穿设于第二连杆32的导槽322内,使得定位栓35能相对第二连杆32移动,此外,定位栓35的中央具有一扣槽356,扣槽356内设置有一扣环38。

弹性件36套设于定位栓35且顶抵于定位栓座34的其中一端壁346与扣环38之间,用以将定位栓35朝定位板33的方向推动。

控制单元40具有一第一踏板41与一第二踏板42。第一踏板41连接于第二连杆32远离第一连杆31的一端面;第二踏板42罩设于第二连杆的顶面,而且,第二踏板42的一端通过一第四枢轴53枢设于第二连杆32,第二踏板42的另一端具有一被导引栓37所穿设的弧形槽422。

由上述结构可知,当要收折第一、第二支脚21、22时,首先以单脚踩踏第一踏板41,同时往上推动第一支脚21,使第一、第二连杆31、32通过第一、第二支脚21、22的相对枢转而朝彼此靠近。在第一、第二连杆31、32朝彼此靠近的过程中,如图4所示,定位板33的斜伸壁336会碰触到定位栓35的定位端352且持续推挤定位栓35的定位端352,使定位栓35通过导引栓37与导槽322之间的关系而朝第一踏板41的方向移动,此时的弹性件36会被设置在定位栓35的扣环38所压缩以蓄积回复力,一旦第一、第二连杆31、32之间靠近到让定位板33的斜伸壁336通过定位栓35的定位端352时,弹性件36会对定位栓35施以推力,使定位栓35的定位端352插设于定位板33的定位孔338内,如图5所示,如此一来,第一、第二支脚21、22即可通过第一、第二连杆31、32之间的卡接而定位在如图6所示的收折位置P2,这时候就可以透过滚轮27将整个支撑架10连通机具搬移到适当的位置。。

当要展开第一、第二支脚21、22时换成踩踏第二踏板42,使第二踏板42朝第二连杆32的方向枢转,在第二踏板42枢转的过程中会通过弧形槽422拉动导引栓37沿着第二连杆32的导槽322朝远离定位板33的方向,在导引栓37移动的过程中会同步拉动定位栓35,使定位栓35的定位端352脱离定位板33的定位孔338而解除第一、第二连杆31、32之间的卡接关系,如图7所示,这时候即可对第一、第二支脚21、22进行展开,直到第一、第二连杆31、32之间呈现如图3所示的水平状态时,第一、第二支脚21、22即完成在展开位置P1(如图1所示)的定位。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支撑架10通过第一、第二踏板41、42来分别控制第一、第二连杆31、32的收合与展开,另外再通过定位栓35与定位板33之间的配合来完成第一、第二连杆31、32的定位与分离,与习用专利案相比之下,本发明能够有效地简化结构,在操作时不需要耗费太多力气就能完成第一、第二支脚21、22的展开与收折,同时也可以避免对机具进行翻转动作,以达到增加使用安全性及结构稳定性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