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635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打入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打入机,尤其涉及具备平衡块的打入机。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所周知具备打击固定工具的柱塞7、形成射出被柱塞7打击的固定工具的射出口的机头部3、对柱塞7向打击方向加力的弹簧、用于在弹簧中积蓄弹性能量的电机的打入机(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打入机中通过电机的驱动在弹簧中积蓄弹性能量,通过释放该弹性能量而使柱塞7向打击方向加速,将固定工具打入木材、石膏板等的被打入板材中。另外,打入作业能够在将射出口抵接于被打入板材上的状态下进行。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5661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需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在上述打入机中,在柱塞7向打击方向加速时,由于通过相对于柱塞7的加速的反作用在打入机主体上产生反作用,因此射出口从被打入板材脱离,保持打入机主体的姿势且相对于被打入板材垂直地打出固定工具困难,或成为相对于操作者的负担。另外,由于为了抑制该反作用,用户超过需要向被打入板材按压射出口,会产生被打入板材损伤程度恶化这样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产生于打入机主体的反作用,操作性优越且使精加工程度良好的打入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入机,其特征为:是包含设置于外壳2,在长度方向上延伸且能发射固定工具的机头部3、向与上述长度方向平行的打击方向移动且通过上述机头部3打击固定工具的柱塞7、平衡块8、通过电机在长度方向上被压缩并通过压缩的释放使上述柱塞7向上述打击方向移动,并且使平衡块8向从上述柱塞7离开的反打击方向移动的弹性部件的打入机,上述弹性部件设置于上述柱塞7与上述平衡块8之间,上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中、一端部对上述柱塞7加力,并且,另一端部对上述平衡块8加力。

根据上述结构,在使用打入机1打入固定工具时,通过电机弹性部件在长度方向上被压缩,其次若释放该压缩,则通过弹性部件所积蓄的弹性能量,柱塞7向打击方向移动且打击固定工具并将固定工具打入板材中打入,并且,平衡块8向反打击方向移动。因此,由于通过柱塞7以及平衡块8的移动所产生的力分别抵消,在外壳2上不会直接作用反力,因此能够防止外壳2从被打入板材上脱离。因此,能够维持将机头部3朝向被打入板材的状态而完成打入作业,能够改善打入机的操作性。

另外,由于在固定工具打入时外壳2不会从被打入板材上脱离,因此使用者不会过度地向被打入板材上推压机头部3就能够进行打入作业,能够降低对打入板材的推压痕迹的产生、使向被打入板材打入固定工具之后的完成情况良好。

而且,由于使弹性部件设置于柱塞7与平衡块8之间,因此结构简单,能够便宜地制造打入机。

另外,由于弹性部件仅用长度方向中的一端部对柱塞7加力、用另一端部对平衡块8加力,因此抑制打入作业时的外壳2从被打入板材的脱离、且适当地设定柱塞7以及平衡块8各自的重量,从而能够确保柱塞7的行程。

优选上述弹性部件由单一的螺旋弹簧构成。由于通过单一的螺旋弹簧能进行柱塞7以及平衡块8的各种移动,所以能够减少部件的总数、便宜地制造打入机。

优选具备通过上述电机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压缩上述弹性部件的驱动机构,上述驱动机构以释放上述弹性部件的压缩、同时开始上述柱塞7向上述打击方向的移动、上述平衡块8向上述反打击方向的移动的方式构成。

通过该结构,由柱塞7向打击方向的移动而产生的力、平衡块8向反打击方向的移动而产生的力相抵,由于在外壳2上反力不会直接作用,因此使用者不会为了防止外壳2的浮动而过度地向被打入板材推压机头部3地进行打入作业,能够降低对打入板材的推压痕迹的产生,从而使将固定工具打入被打入板材之后的完成程度保持良好。

优选具备通过上述电机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压缩上述弹性部件的驱动机构,上述驱动机构以在释放上述弹性部件的从上述另一端部侧的压缩并开始上述平衡块8向上述反打击方向的移动之后,释放上述弹性部件的从上述一端部侧的压缩并开始上述柱塞7的向上述打击方向移动的方式构成。

通过该结构,由于最初平衡块8开始向反打击方向的移动,外壳2通过其反力机头部3向打击方向朝向被打入板材推压。因此,能够防止机头部3从固定工具的打入目标位置脱离。并且,开始柱塞7向打击方向的移动,由于由平衡块8向反打击方向的移动而产生的力与由柱塞7向打击方向的移动而产生的力相抵,外壳2向被打入板材的推入停止。因此,尤其在向被打入板材的侧面、上面打入固定工具时,不会过度地推压机头部3而防止机头部3从被打入板材的打入目标位置的脱离就能够进行打入作业。因此,能够降低对打入板材的推压痕迹的产生,从而使将固定工具打入被打入板材之后的完成程度保持良好。

优选还具备设置于上述外壳并限制上述平衡块8向上述反打击方向的进一步移动的平衡块限制部件,在利用上述柱塞7的上述固定工具打入后,上述平衡块8与上述平衡块限制部件抵接。

通过该结构,由于在固定工具打入后平衡块8抵接于限制部件,因此由固定工具打入后平衡块8向反打击方向的移动而产生的力与反力一起作用于外壳2。通过该反力,由于在固定工具的打入完成之后外壳2从被打入板材上脱离,因此能够使被打入板材的表面的精加工良好。

优选还具备设置于上述外壳2并限制上述柱塞7向上述打击方向移动的柱塞限制部件,以上述柱塞7到上述柱塞限制部件的移动距离比上述平衡块8到上述平衡块限制部件的移动距离长的方式,上述柱塞以及上述平衡块设置于上述外壳内。

通过该结构既能确保固定工具的打入所需要的行程还能使平衡块8的移动距离变短,能够使打入机的外壳2小型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打入机,由于通过由平衡块8向反打击方向的移动而产生力抵消由柱塞7向打击方向的移动而产生的力,因此能起到抑制向外壳2的反力作用的优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打入机的柱塞7位于下死点时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打入机的柱塞7位于上死点时的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打入机的柱塞7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打入机的平衡块8的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打入机的立体图。

图6(a)~(h)是按时间顺序说明图1所示的打入机的驱动机构、柱塞7以及平衡块8的动作的图,尤其(g)是解除螺旋弹簧9的压缩,柱塞7以及平衡块8通过螺旋弹簧9被加力而开始移动时的图。

图7(a)~(d)是按时间顺序说明图1所示的打入机的柱塞7以及平衡块8的状态的图,尤其(a)是柱塞7以及平衡块8通过螺旋弹簧9的加力而开始移动时的图,(d)是由柱塞7完成打击动作且平衡块8抵接于平衡器而缓和反力时的图。

图8(a)~(i)是按时间顺序说明图1所示的打入机的驱动机构、柱塞7以及平衡块8的动作的图,尤其(g)是解除螺旋弹簧9的压缩,平衡块8通过螺旋弹簧9被加力而首先开始移动时的图,(h)是(g)之后解除螺旋弹簧9的压缩并通过螺旋弹簧9的作用力,柱塞7开始移动的图。

图9(a)~(d)是按时间顺序说明图1所示的打入机的驱动机构、柱塞7以及平衡块8的动作的图,尤其(b)是平衡块8通过螺旋弹簧9的加力开始移动时的图,(c)是柱塞7通过螺旋弹簧8的加力开始移动时的图。

图10(e)~(g)是按时间顺序说明继图9所示的打入机的驱动机构、柱塞7以及平衡块8的动作之后的动作的图,(e)是柱塞7到达下死点时的图,(f)是平衡块8到达最上位点时的图,(g)是表示因打击的反力外壳2从被打入板材脱离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适用了本发明的打入机的电动式打入机1进行说明。打入机1是用于将作为固定工具的钉打入至木材、石膏板等的被打入板材W的电动工具。

打入机1主要具备收纳电机的外壳2、设置于外壳2上并发射钉的机头部3、向机头部3供给钉的料仓4。并且,在图1中将相对于机头部3设置料仓4的方向定义为后方向,将与后方向相反的方向作为前方向。另外,将相对于外壳2,机头部3与被打入板材W对置的方向作为下方向、将其相反方向作为上方向。而且,将从后方观察打入机1的情况下的左侧定义为左方向、将右侧定义为右方向。

如图1所示,外壳2收纳电机5、驱动机构6、柱塞7、平衡块8、螺旋弹簧9。外壳2由尼龙或聚碳酸酯等的树脂构成,具备设置于外壳2的前侧且向上下方向延伸的主体部21、从主体部21的后侧下方向后方延伸的电机收纳部22、从主体部21的后侧上方向后方延伸的手柄部23。

电机收纳部22在内部收纳电机5、减速机构50。电机5具备向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5A,配置于电机收纳部22内部的后方。

减速机构50在电机5的前方连接于旋转轴5A。另外,减速机构50具备由行星齿轮机构构成且配置于旋转轴5A周围的两个行星齿轮50A、与旋转轴5A同轴配置的内齿轮50B、具有与旋转轴5A同轴旋转的行星齿轮50D的行星齿轮架50C。行星齿轮50A可旋转地被支撑于行星齿轮架50C,在旋转轴5A周围进行公转。通过行星齿轮50A进行公转,旋转轴5A的旋转进行减速的同时通过行星齿轮架50C向行星齿轮50D传递旋转。

手柄部23是用户使用打入机1时把持的部分,在手柄部23的下侧前方上安装向电机5开始供电的触发器23A。另外,在手柄部23的后端部上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向电机5供给电力的电池23B。

主体部21在内部以其较长方向为上下方向的方式安装导向轴10。在导向轴10上从主体部21的下方向上方依次滑动自如地插入柱塞7、螺旋弹簧9、平衡块8。而且,主体部21具备驱动机构6。

驱动机构6设置于主体部21的电机5与导向轴10之间,由驱动齿轮61、齿轮支架62、第一齿轮63、第二齿轮64构成。齿轮支架62被固定于主体部21,具备支撑轴62A以及62B。支撑轴62A在齿轮支架62的下部以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支撑轴62B在支撑轴62A的上方以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置。

第一齿轮63在支撑轴62A上可旋转地被支撑,通过减速机构50与驱动齿轮61连结。第一齿轮63通过驱动齿轮61旋转,从前方观察向逆时针方向被旋转驱动。另外,第一齿轮63具备在将轴心作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隔着预定间隔分别向前方突出的第一滚子凸轮63A、第二滚子凸轮63B、第三滚子凸轮63C。第一滚子凸轮63A、第二滚子凸轮63B、第三滚子凸轮63C的轴向突出量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形成。

第二齿轮64可旋转地被支撑于支撑轴62B,与第一齿轮63啮合。第二齿轮64通过第一齿轮63旋转,从前方观察向顺时针方向被旋转驱动。另外,第二齿轮64具备在将轴心作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隔着间隔分别向前方突出的第一滚子凸轮64A、第二滚子凸轮64B。第一滚子凸轮64A、第二滚子凸轮64B的轴向突出量以相互不同的方式形成。

导向轴10长度方向的一端部被固定于主体部21的上端部的内侧,另一端部被固定于主体部21的下端部的内侧。另外,在导向轴10的一端部上作为平衡块限制部件安装平衡块8抵接的平衡块缓冲器11。平衡块缓冲器11吸收平衡块8与外壳2碰撞时的冲击。另外,在导向轴10的另一端上作为柱塞限制部件而安装柱塞7抵接的柱塞缓冲器12。柱塞缓冲器12吸收柱塞7打击固定工具时的冲击。

柱塞7是将与导向轴10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作为打击方向而打击固定工具的部件,可自由滑动地插入导向轴10。柱塞7如图3所示具备可自由滑动地插入导向轴10的筒部7A、与柱塞缓冲器12抵接的底部7B、从底部7B的周缘部以与筒部7A对置的方式延伸的推杆安装部7C、从底部7B的周缘部以与筒部7A对置的方式延伸且可与第一齿轮63配合的配合部7D。在底部7B上设置螺旋弹簧9的一端部抵接的抵接部7E,螺旋弹簧9的一端(端部)用支撑部7F支撑。抵接部7E与筒部7A同轴中心地形成。在配合部7D的外周侧上沿柱塞7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第一抵接部71A、第二抵接部71B、第三抵接部71C。

第一抵接部71A以从配合部7D的外周面向后方突出的方式设置。另外,第一抵接部71A的下面可与第一齿轮63的第一滚子凸轮63A抵接地构成。第二抵接部71B也同样呈平板形状,以从配合部7D的外周面向后方突出的方式设置。另外,第二抵接部71B位于比第一抵接部71A靠下方,可与第一齿轮63的第二滚子凸轮63B抵接地构成。第三抵接部71C同样也呈平板形状,在配合部7D的外周面上以相比于第二抵接部71B从下方向后方突出的方式设置。另外,第二抵接部71B可与第一齿轮63的第三滚子凸轮63C抵接地构成。

直接打击钉的推杆13由金属形成,安装于推杆安装部7C上,在机头部3内部可滑动地构成。

平衡块8是在打入时承受柱塞7的反力的、起到作为所谓的反作用力平衡块作用的部件,由金属材料形成。平衡块8可向从柱塞7远离的反打击方向移动地插入导向轴10。平衡块8如图1以及图4所示,将上下方向作为轴向的内筒部8A与外筒部8B同轴中心地连接,在内筒部8A上可自由滑动地插入导向轴10。在内筒部8A与外筒部8B之间插入螺旋弹簧9。另外,在外筒部8B的外周面的下端部附近,在上下方向上形成第二齿轮64的滚子凸轮64A、64B抵接的第一抵接部81A以及第二抵接部81B。

第一抵接部81A以从平衡块8的外周面向后方突出的方式设置。另外,第一抵接部81A的上面可与第二齿轮64的第一滚子凸轮64A抵接地构成。第二抵接部81B也同样呈平板形状,以从平衡块8的外周面向后方突出的方式设置。另外,第二抵接部81B位于比第一抵接部81A靠上方,可与第二齿轮64的第二滚子凸轮64B抵接地构成。

螺旋弹簧9若被压缩则蓄积弹性能量,在压缩解除时释放已积蓄的弹性能量,由单一的螺旋弹簧构成,插入导向轴10并位于平衡块8与柱塞7之间。螺旋弹簧9的另一端部侧嵌入平衡块8的内筒部8A外周面上,在反打击方向上对平衡块8加力。另一方面,螺旋弹簧9的一端部抵接于柱塞7的抵接部7E上且在打击方向上对柱塞7加力。螺旋弹簧9在被压缩的状态下向下方对柱塞7加力且向上方对平衡块8加力,若解除该压缩则释放已积蓄的弹性能量,从而沿导向轴10使柱塞7向下方移动,并且,使平衡块8向上方移动。螺旋弹簧9相当于弹性部件。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机头部3设置于主体部21的下方,在其内部形成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射出孔3a。另外,在射出孔3a的下端开有打出钉的射出孔3b。

料仓4以从机头部3的后部向后方延伸的方式设置,内置多个钉。钉为从料仓4向机头部3的射出孔3a供给的结构。

其次,关于打入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动作开始前、即在打入机1的初期状态中,柱塞7如图7所示位于下死点L1且与柱塞缓冲器12抵接,平衡块8位于最上位点L4且抵接于平衡块缓冲器11。

在该初期状态中,如图5所示,用户把持手柄部23以相对于被打入板材W的上面大致正交的方式按压机头部3并保持,若拉动触发器23A则开始电机5的旋转。若电机5旋转,则旋转轴5A旋转,通过减速机构50动力向驱动机构6传递。在此状态下,如图6(a)所示,在柱塞7的第一抵接部71A,第一齿轮63的第一滚子凸轮63A从下方抵接,另一方面,在平衡块8的第一抵接部81A上,第二齿轮64的第一滚子凸轮64A从上方抵接。驱动机构6使柱塞7从下死点L1向上死点L2向上方移动,并且使平衡块8从最上位点L4向最下位点L3向下方移动。通过该柱塞7以及平衡块8的移动,螺旋弹簧9被压缩。若螺旋弹簧9被压缩并积蓄弹性能量,则向下方对柱塞7加力,向上方对平衡块8加力。驱动机构6克服螺旋弹簧9的作用力并使柱塞7与平衡块8相互接近。

参照图6以及图7说明此时的驱动机构6、柱塞7、平衡块8以及螺旋弹簧9各部件的动作。作为第一实施方式,关于同时解除利用柱塞7以及平衡块8各自的螺旋弹簧9的压缩、钉打入后同时停止柱塞7以及平衡块8的移动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图6(a)~(h)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从动作开始至完成发射而终止动作的一个循环中的各部件的状态的图。在各图上部表示第一齿轮63或第二齿轮64的旋转角度。将动作开始的时间点(图6(a))中的旋转角度作为零,在括号内表示从左侧邻图的角度增量。并且,图6(b)~(g)的符号省略。图7(a)~(d)是按时间顺序说明分别将柱塞移动至上死点L2、将平衡块8移动至最下位点L3之后,直到将螺旋弹簧9的压缩解除之后完成钉的打入的外壳2内的柱塞7以及平衡块8的状态的图。

若打入机1开始动作,则从电机5向驱动机构6传递动力,第一齿轮63向逆时针方向开始旋转,同时第二齿轮64向顺时针方向开始旋转。旋转角度零度时,如图6(a)所示,第一齿轮63的第一滚子凸轮63A从下方抵接于柱塞7的第一抵接部71A,开始柱塞7的向上方的推起,并且,第二齿轮64的第一滚子凸轮64A从上方抵接于平衡块8的第一抵接部81A,开始平衡块8的向下方的按下。由此,开始螺旋弹簧9的压缩。

其次,如图6(b)所示,随着第一齿轮63旋转,柱塞7通过第一滚子凸轮63A与第一抵接部71A的抵接而被推起,平衡块8通过第一滚子凸轮64A与第一抵接部81A的抵接而被按下。

若旋转角度为85度,则如图6(c)所示,柱塞7向上方的推起过渡为第一齿轮63的第二滚子凸轮63B与第二抵接部71B的抵接而继续。而且,若第一齿轮63旋转并如图6(d)所示旋转角度为130度,则平衡块8的按下过渡为第二齿轮64的第二滚子凸轮64B与第二抵接部81B的抵接而继续。

并且,若旋转角度为220度,则如图6(e)所示,柱塞7的推起过渡为第一齿轮63的第三滚子凸轮63C与第三抵接部71C的抵接而继续。如此,通过图6(a)至图6(e)所示的柱塞7的推起以及平衡块8的按下,柱塞7以及平衡块8慢慢地相互接近,因此,螺旋弹簧9沿导向轴10从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被压缩而积蓄弹性能量。

在图6(f)所示的状态中,由于第一齿轮63的第三滚子凸轮63C推起第三抵接部71C,柱塞7位于上死点L2附近。另一方面,由于第二齿轮64的第二滚子凸轮64B按下第二抵接部81B,平衡块8位于最下位点L3附近(参照图7(a))。若从该状态第一齿轮63以及第二齿轮64分别继续进行旋转,则如图6(g)所示,旋转角度275度时,相对于柱塞7解除第三滚子凸轮63C与第三抵接部71C的抵接,并且,相对于平衡块8能够解除第二滚子凸轮64B与第二抵接部81B的抵接(参照图7(b))。从图6(a)所示的螺旋弹簧9的压缩开始至图6(g)所示的压缩解除的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50ms。

即,如图6(g)所示,由于解除相对于螺旋弹簧9的压缩,因此螺旋弹簧9通过积蓄的弹性能量,如图6(h)所示,柱塞7开始向下方移动(参照图7(b)),并且平衡块8向上方移动(参照图7(c))。伴随柱塞7向下方的移动,推杆13打击钉,从机头部3发射钉。此时,与柱塞7到达下死点大致同时,平衡块8到达上限位置(图7(d)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螺旋弹簧9的压缩解除至钉的打入完成所需要的时间为120ms。

然后,直到旋转角度为360度,第一齿轮63以及第二齿轮64继续旋转,一个循环的打入动作完成。

根据上述结构的打入机1,在将钉打入被打入板材W时,利用螺旋弹簧9积蓄的弹性能量而加速的柱塞7直接打击钉而打入被打入板材W。打入后,由于由钉的打入未消耗的剩余能量通过柱塞7、柱塞缓冲器12向外壳2传递,外壳2向被打入板材W方向移动。相对于此,由于同时通过平衡块8碰撞平衡块缓冲器11,外壳2向上方(与被打入板材W相反方向)移动,能够防止由工具主体(打入机1)打入后的冲击引起的动作。

另外,螺旋弹簧9在柱塞7与平衡块8之间插入导向轴10,由于不需要相对于外壳2直接固定,因此能够使打入机1的结构变得简单。

而且,通过适当地变更构成驱动机构6的第一齿轮63以及第二齿轮64的结构、形成于各齿轮的滚子凸轮63A~C、64A、B的配置、第一齿轮63的滚子凸轮63A、63B、63C与第二齿轮64的滚子凸轮64A、64B的位置关系、柱塞7以及平衡块8的形状、重量,能够变更柱塞7的行程、所谓的下死点L1与上死点L2之间的距离。另外,能够分别将柱塞7以及平衡块8的移动速度设定为其他速度。同样,能够变更平衡块8的行程、所谓的最上位点L4与最下位点L3之间的距离。因此,既能确保钉打入所需要的柱塞7的行程、还能使平衡块8的行程变短,能够使打入机1的外壳2的上下方向变短而实现小型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平衡块8比柱塞7重,打入动作时的移动距离以相比于平衡块8,柱塞7长的方式设定。可是,由于平衡块8与柱塞7的重量关系,平衡块8与柱塞7几乎同时碰到平衡块缓冲器11与柱塞缓冲器12。

其次,作为第二实施方式,关于首先解除利用平衡块8的螺旋弹簧9的压缩、其次解除利用柱塞7的螺旋弹簧9的压缩,在利用柱塞7的钉打入后使柱塞7碰撞于柱塞缓冲器12之后使平衡块8碰撞于平衡块缓冲器而使其移动停止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此,由于平衡块8是从外壳2浮出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螺旋弹簧9伸出时的载荷不传递至外壳2,能够防止工具主体(打入机1)的脱离。

图8(a)~(i)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从动作开始至完成发射而结束动作的一个循环中的各部件的状态的图。在各图的上部表示第一齿轮63或第二齿轮64的旋转角度。将动作开始时间点(图8(a))的旋转角度作为零,在括号内表示从左侧邻图的角度增量。并且,图8(b)~(h)的符号省略。图9以及图10是说明分别将柱塞7移动至上死点(L2)、将平衡块8移动至最下位点L3并将螺旋弹簧9的压缩解除后至完成钉的打入的、外壳2内的柱塞7以及平衡块8的状态的图。并且,关于图8(a)~(f)所表示的螺旋弹簧9的压缩,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详细的说明省略。

在图8(f)所表示的状态中,由于第一齿轮63的第三滚子凸轮63C推起第三抵接部71C,因此柱塞7位于上死点(L2)的附近。另一方面,第二齿轮64的第二滚子凸轮64B按下第二抵接部81B,因此平衡块8位于最下位点L3附近(参照图9(a))。若从该状态继续进行第一齿轮63以及第二齿轮64各自的旋转,则如图8(g)所示,在旋转角度275度时由于相对于平衡块8能够解除第二滚子凸轮64B与第二抵接部81B的抵接,因此通过螺旋弹簧9的弹性能量,平衡块8开始向上方的移动,但由于相对于柱塞7,第三滚子凸轮63C抵接于第三抵接部71C,因此不论螺旋弹簧9的作用力如何均继续向上方的移动(参照图9(b))。

其次,若旋转角度为277度,则如图8(h)所示,由于第一齿轮63的第三滚子凸轮63C从与第三抵接部71C的抵接脱离,因此能解除螺旋弹簧9的从柱塞7侧的压缩,通过螺栓弹簧9的弹性能量,柱塞7开始向下方的移动(参照图9(c)、(d))。

如图8(i)所示,伴随柱塞7的向下移动,推杆13打击钉,从机头部3发射钉,柱塞7到达下死点(参照图10(e))。通过该柱塞7的动作,向外壳2作用向被打入板材W的力。钉的打入过程中,由于柱塞7的反力全部作用于平衡块8,因此在外壳2上不会作用除了外力或重力以外的力。

然后,直到旋转角度为360度,第一齿轮63以及第二齿轮64继续旋转,完成一个循环的打入动作。

根据打入机1的上述动作,在为了打入发射柱塞7而发射之前,由于解除螺旋弹簧9从平衡块8侧的压缩而开始平衡块8的移动,因此在外壳2上作用向被打入板材的力。因此,即使相对于被打入板材W不会超过需要地按压打入机1,也能够将钉正确地打入所期望的位置。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平衡块8比柱塞7重,打入动作时的移动距离,柱塞7比平衡块8长,而且,平衡块8比柱塞7先行动作。可是,由于平衡块8与柱塞7的重量关系,平衡块8与柱塞7几乎同时碰撞于平衡块缓冲器11、柱塞缓冲器12。

另外,由于以在柱塞7碰撞柱塞缓冲器12之后,平衡块8碰撞平衡块缓冲器11的方式调整定时,因此通过平衡块8向平衡块缓冲器11的碰撞,在外壳2上向从被打入板材W脱离的方向作用力。因此,能够防止由打入时的反力而引起的被打入板材W表面的皲裂。

平衡块8以及柱塞7的发射时间、至与平衡块碰撞的时间通过适当地变更构成驱动机构6的第一齿轮63以及第二齿轮64的结构、形成于各齿轮的滚子凸轮63A~C、64A、B的配置、第一齿轮63的滚子凸轮63A、63B、63C与第二齿轮64的滚子凸轮64A、64B的位置关系、柱塞7以及平衡块8的形状、重量而能够变更。

另外,柱塞7的上死点以及下死点之间的距离根据固定工具的长度而能够适当地设定。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柱塞7与平衡块8的重量,柱塞7为约50g,平衡块8为175g左右,作为重量比可以为约1比4左右。更优选设定为1比4以上。

并且,本发明沿导向轴在柱塞7与平衡块8之间设置螺旋弹簧9,通过该螺旋弹簧9可对柱塞7与平衡块8加力,而且能够适用于利用通过被柱塞7与平衡块8压缩螺旋弹簧9而积蓄于该弹簧中的弹性能量而进行作业的适当的电动工具。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弹性部件使用螺旋弹簧9,但可以代替,只要可在打击方向对柱塞7加力且在反打击方向对平衡块8加力,便能够作为弹性部件而适当地使用。

符号说明

1—打入机,2—外壳,3—机头部,7—柱塞,8—平衡块,9—螺旋弹簧,11—平衡块缓冲器,12—柱塞缓冲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