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寿命长的安全窗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8235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使用寿命长的安全窗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户,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安全的窗户。



背景技术:

窗户主要由滑轨、拉杆、窗框及窗扇构成。例如公告号为CN2748609Y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的铰链,托悬臂与滑块相应铰接后装入滑轨;托悬臂之间、托悬臂与滑轨也相应铰接,组成运动机构。滑轨的一端装有导向顶角,对铰链的开启与关闭起导向作用。滑块上装有调节螺钉,起调节摩擦力的作用。其中在顶部托悬臂及滑轨的相应位置有用于安装的螺丝孔,安装时,将一对滑撑铰链的滑轨分别用螺钉安装固定在窗框上、下端的相应位置上,且滑轨容纳于窗框的二相对设置的固定臂所形成的固定空间内,而滑撑铰链的顶部托悬臂则被分别安装固定在窗扇上、下端的相应位置上。在使用过程中,滑轨容易从固定空间内脱出,从而导致窗户无法开合,从而降低了窗户的使用寿命,且安全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的窗体固定铰链。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述窗户包括滑轨、拉杆、窗框及窗扇,所述滑轨与所述窗框相连接,所述拉杆固定在所述窗扇的底部,以使所述拉杆与所述窗扇连接,所述滑轨沿径向形成有滑槽,所述滑槽贯穿所述滑轨的两端,且所述滑槽的二相对设置的槽壁沿靠近彼此的方向延伸,从而形成二相对设置的悬臂,所述窗框包括二相对设置的固定臂,所述二固定臂通过所述滑槽的开口端并容纳于所述滑槽中,且所述滑槽的悬臂卡持所述固定臂,使得所述窗框通过所述悬臂和所述固定臂牢固容纳于所述滑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窗户进一步包括滑动部,所述拉杆通过所述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部的两端卡合于所述悬臂与所述滑槽的底壁所形成的卡合空间,以使所述滑动部可滑动的卡合于所述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部的两端的厚度小于所述悬臂到所述滑槽的底壁的长 度,以使所述滑动部可滑动的容纳于所述滑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固定点采用可旋转的连接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于滑动部上,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可旋转的连接方式设置于滑槽的底壁上。

进一步的,每一悬臂的宽度均小于所述滑槽的宽度的一半,或所述二悬臂的宽度和小于所述滑槽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窗框的固定臂通过所述滑槽的开口端进入所述滑槽中,并容纳于所述滑槽中。同时,所述滑槽的悬臂卡持所述固定臂,使得所述窗框通过所述悬臂和所述固定臂牢固容纳于所述滑槽中,使得所述窗户即使经过较多次的开合动作后,所述窗框仍然与所述滑轨牢固地连接,从而提高了窗户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窗户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窗户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窗户;10、滑轨;30、拉杆;40、滑动部;50、窗框;70、窗扇;11、滑槽;13、悬臂;31、第一连接杆;33、第二连接杆;311、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安全窗户100。

请参阅图1-2,所述安全窗户100包括滑轨10、设置于所述滑轨10上的拉杆 30、窗框50及窗扇70。

所述滑轨10沿径向形成有一滑槽11。所述滑槽11贯穿所述滑轨10的两端,且所述滑槽11的二相对设置的槽壁沿靠近彼此的方向延伸,从而形成二相对设置的悬臂13。每一悬臂13的宽度均小于所述滑槽11的宽度的一半。也就是说,所述二悬臂13的宽度和小于所述滑槽11的宽度。

所述拉杆30固定在窗户100的窗扇70的底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杆30通过螺丝固定于窗扇70的底部。所述拉杆30通过滑动部31可滑动到地设置于所述滑轨10上。

所述拉杆30通过所述滑动部40于所述滑槽11内滑动时,还相对于所述滑轨10做角运动,所述角运动是指两条边的夹角的改变的运动,其中夹角的改变可以包括具有固定顶点的旋转,也可以使没有一个固定顶点而进行的角度的改变。在本实施方式中,角运动对改变拉杆30与滑轨10的角度能够使窗扇70相对于窗框50打开或者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30包括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3,所述第一连接杆3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33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杆3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33之间的固定点采用可旋转的连接方式,如通过较松弛的铆钉铆合。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杆31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杆3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滑动部40上,所述第二连接杆33通过可旋转的连接方式设置于滑槽11的底壁上。

所述滑动部40的两端卡合于所述悬臂13与所述滑槽11的底壁所形成的卡合空间,以使所述滑动部40可滑动的卡合于所述滑槽11内。可以理解的,所述滑动部40的两端的厚度略小于所述悬臂13到所述滑槽11的底壁的长度,以使所述滑动部40可滑动的容纳于所述滑槽11中。

所述窗框50包括二相对设置的固定臂51,所述二固定臂51可通过所述滑槽11的开口端,并容纳于所述滑槽11中,且所述滑槽11的悬臂13卡持所述固定臂51,使得所述窗框50可通过所述悬臂13和所述固定臂51牢固容纳于所述滑槽11中,使得所述窗户100即使经过较多次的开合动作后,所述窗框50仍然与所述滑轨10牢固地连接,从而提高了窗户100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能。

可以理解的,所述滑槽11的开口端形成于所述滑槽11的二相对设置的末端。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臂51可通过任一开口端进入所述滑槽11,从而容纳于所述滑槽11中。

所述窗扇70与所述拉杆30相连接。可以理解的,所述拉杆30通过螺丝固定于窗扇70的底部。

当使用者需要打开窗户的时候,推动所述窗扇70,所述滑动部40在滑轨10内滑动;当使用者关闭窗户时,向回拉动所述窗扇70,所述滑动部40在滑轨10内滑动回原来的位置。

安装时,将所述滑动部40可滑动地容纳于滑槽11中,将所述第一连接杆31、所述第二连接杆33连接后,再将所述第一连接杆3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滑动部40上,再将所述第二连接杆33通过可旋转的连接方式设置于所述滑槽11的底壁上。然后通过螺丝固定的方式将拉杆30设置于窗扇70的底部,再将窗框50的固定臂51通过所述滑槽11的开口端容纳于滑槽11中,且悬臂13牢固地将固定臂51卡合于滑槽11内。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