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门窗致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829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电动门窗致动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门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门窗致动机构。



背景技术:

电动门窗或自动门已经广泛地存在于现有技术中了。具体到电动平开门,在现有技术中也已经具有了多种结构形式。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225052Y公开的一种电动门窗机,它包括机体、外壳和摆叉连杆,机体内有支架,安装有齿轮转轴、齿条体、丝杆、丝套、平衡弹簧、齿轮、圆柱齿轮、电机;摆叉连杆的一端与齿轮转轴配合,另一端固定在门或门框上,齿轮转轴上的齿轮与齿条体齿合,齿条体穿过支架并可来回移动;齿条体上固定有丝套,丝杆旋转穿过丝套,在丝杆的两端套装有平衡弹簧,平衡弹簧端头套装有弹簧座和轴承,丝杆的一端有齿轮,齿轮与圆柱齿轮齿合装配并可在圆柱齿轮上滑动;圆柱齿轮的一端与电机通过变速的输出齿轮齿合安装。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2667108Y公开的一种平开式电动门窗的驱转装置,包括电机、齿轮传动和转臂,其中电机带动齿轮转动,而齿轮传动的输出轴与转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该输出轴与门窗扇与门框的铰接轴不同轴,转臂的另一端滑动地设置在门框上的一个导向槽中。由此在电机的带动下,随着转臂的转动,实现门窗扇的开启或关闭。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结构更复杂的这类机构。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由于作为驱动门窗扇转动的主要部件的连杆存在显得结构杂乱不美观。而为了在门窗扇关闭的时候将这些杆件隐藏在门窗扇和门框之间,还需要在门窗扇相应的边缘位置成型凹槽,这使得门窗扇的加工变得复杂;而且由于凹槽是沿门窗扇的边缘成型,占用了很大一部分的边缘,这又使得这部分的密封变差;由此铰接件、滚动件等的润滑液极容易产生油泥,显得肮脏又影响润滑效果。还有一点,上述现有技术的杆件驱动机构都不能实现门窗扇开启180度。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电动门窗的杆件驱动机构存在外露于门窗扇,需在门窗扇的边缘成型关门时容置连杆等主要部件,从而导致门窗扇密封性差,门窗扇的加工复杂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大部分结构隐藏于门窗扇内,密封性好,仅需在普通门窗扇上稍作改进的电动门窗致动机构。

进一步提供一种能实现门窗扇180度开启和关闭的电动门窗致动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门窗致动机构,包括

第一铰接副,具有连接在门窗扇上的第一铰接部,及可相对所述第一铰接部旋转的第二铰接部,及所述第一铰接部与所述第二铰接部之间相对围绕旋转的第一铰接轴线,所述第一铰接轴线平行于扇框铰接轴,且适于在所述门窗扇内沿垂直于所述扇框铰接轴的方向往复移动;

致动连杆,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副的第二铰接部固定连接,第二端与门框铰接连接,所述致动连杆与所述门框之间铰接连接的第二铰接轴 线平行于所述扇框铰接轴;

动力装置,在所述第一铰接副的所述第一铰接部与所述第二铰接部之间提供使两者产生相对转动的动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门窗致动机构中,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第一铰接部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铰接部相对所述第一铰接部转动;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第一铰接部一起沿垂直于所述扇框铰接轴的方向上滑动连接在所述门窗扇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门窗致动机构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及其带动的变速器,所述变速器的输出轴构成所述第二铰接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门窗致动机构中,所述动力装置通过设置在所述门窗扇内的滑道与所述门窗扇可滑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门窗致动机构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门窗扇内的动力部分,由所述动力部分驱动作直线往返运动的条状传动部件,所述第二铰接部为固定在所述致动连杆的所述第一端的带齿的轮状结构,所述带齿的轮状结构与所述条状传动部件直接或间接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门窗致动机构中,所述条状传动部件为通过一系列支撑轮安装在所述门窗扇内的环形链条,所述带齿的轮状结构为链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门窗致动机构中,所述条状传动部件为滑动地安装在所述门窗扇内的齿条,所述带齿的轮状结构为齿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门窗致动机构中,所述致动连杆为两端弯向开门方向的弯杆,且在垂直于所述门窗扇面板的方向所述致动连杆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门窗扇内部相应部位的空间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门窗致动机构中,所述致动连杆为二次曲线的弧形弯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门窗致动机构中,所述第二铰接轴线由设置在所述致动连杆及固定在所述门框上的铰接座上的轴销及轴孔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门窗致动机构中,所述铰接座凸出于所述门框,且适于在关门时隐没在所述门窗扇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电动门窗致动机构中驱动装置、致动连杆等大部分结构隐藏在门窗扇内,门窗扇的外观与普通门窗扇基本相同,因此,可以在普通门窗扇上稍微加工改造即可,无需使用特制结构的门窗扇,实用性好。

2.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电动门窗致动机构中相对移动的部件,如致动连杆等都是通过门窗扇的与门框铰接的侧边进出,从而使得门窗扇的边缘保持完整,由此也保持了门窗扇与门框之间的完整密封,同时也减少了润滑液油泥的产生,保持了门的整洁及机件的润滑效果。

3.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电动门窗致动机构是通过变速器输出轴的转矩驱动致动连杆,进而由致动连杆推动门窗扇绕铰链轴旋转进行开启或关闭的,因此,对门窗扇采用的是转矩驱动的方式,因此,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门窗主动机构在开闭过程中没有驱动死点。

4.在本实用新型中,致动连杆采用弯杆形状,在配合可180度开度的门窗扇铰链时,可以实现门窗扇的180度开启和关闭。

5.在本实用新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门窗致动机构中的驱动装置是 可滑动地设置在门窗扇内,能够从门窗扇的与门框铰接的侧边滑动进出门窗扇内,因此,在门窗扇内的安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门窗致动机构的电动门窗处于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处的放大图;

图3是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门窗致动机构的电动门窗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门框;2-门窗扇;3-铰链轴;4-铰接座;5-第二铰接轴线;6-致动连杆;7-输出轴;8-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4所示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门窗致动机构,包括电动门窗致动机构包括第一铰接副,连接在所述第一铰接副与门框铰之间的致动连杆6,以及在所述第一铰接副与所述致动连杆6之间提供使两者产生相对转动动力的动力装置,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电机8及其带动的变速器作 为所述动力装置。

所述第一铰接副具有连接在门窗扇2上的第一铰接部,可相对所述第一铰接部旋转的第二铰接部,及所述第一铰接部与所述第二铰接部之间相对围绕旋转的第一铰接轴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除所述变速器的输出轴7以外的部分构成所述第一铰接部,所述变速器的输出轴7构成所述第二铰接部。所述变速器的输出轴7的转动轴线即为所述第一铰接轴线平行于扇框铰接轴3。所述电机8及其带动的变速器通过沿垂直于所述扇框铰接轴3的方向设置在所述门窗扇2内的滑道与所述门窗扇2可滑动连接。所述变速器的输出轴7随着所述电机8及其带动的变速器在所述门窗扇2内的滑道上滑动,而在所述门窗扇2内沿垂直于所述扇框铰接轴3的方向往复移动。所述致动连杆6其第一端与所述变速器的输出轴7固定连接,并通过平行于所述扇框铰接轴3的第二铰接轴线5与所述门框之间铰接连接。所述致动连杆6为两端弯向开门方向的二次曲线的弧形弯杆,且在垂直于所述门窗扇2面板的方向所述致动连杆6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门窗扇2内部相应部位的空间尺寸。所述第二铰接轴线5由设置在所述致动连杆6及固定在所述门框上的铰链座4上的轴销及轴孔构成。所述铰链座4凸出于所述门框,且适于在关门时隐没在所述门窗扇2内。

由于电动门窗致动机构是通过动力装置输出转矩驱动致动连杆,进而由致动连杆推动门窗扇绕铰链轴旋转进行开启或关闭的,因此,对门窗扇采用的是转矩驱动的方式,因此,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门窗主动机构在开闭过程中没有驱动死点。

在具体设置时,优选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第一铰接部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铰接部相对所述第一铰接部转动;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第一铰接部一起沿垂直于所述门窗扇2铰链轴3的方向上滑动连接在所述门窗扇2内。这样电动门窗致动机构中驱动装置、第一铰接部、致动连杆6等大部分结构隐藏在门窗扇内,门窗扇的外观与普通门窗扇基本相同,因此,可以在 普通门窗扇上稍微加工改造即可,无需使用特制结构的门窗扇,实用性好。此外,由于电动门窗致动机构中相对移动的部件,如致动连杆等都是通过门窗扇的与门框铰接的侧边进出,从而使得门窗扇的边缘保持完整,由此也保持了门窗扇与门框之间的完整密封,同时也减少了润滑液油泥的产生,保持了门的整洁及机件的润滑效果。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的结构采用了包括电机8及其带动的变速器,所述变速器的输出轴7构成所述第二铰接部。但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显然知道能够为第二铰接部提供转动动力的方式有多种。

为了配合门窗扇2的铰链轴3,实现门窗扇180度大角度开启和关闭,所述致动连杆6为两端弯向开门方向的弯杆,且在垂直于所述门窗扇2面板的方向所述致动连杆6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门窗扇2内部相应部位的空间尺寸。

所述致动连杆6为二次曲线的弧形弯杆,弧形弯杆结构简单,易于成型,门窗扇转动起来比较平稳顺利。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门窗致动机构的工作过程:

开门时,电机8驱动变速器的输出轴7朝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输出轴7的转矩作用在致动连杆6的第一端上,使致动连杆6绕第二铰链轴,5顺时针旋转,转动的致动连杆6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铰接部推动门窗扇2绕铰链轴3顺时针方向转动开启,同时,在门窗扇2转动地过程中,致动连杆6拖动电机8和第一铰接部朝靠近门窗扇的与门框铰接的侧边方向滑移。

关门时,电机8驱动变速器的输出轴7朝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输出轴7的转矩作用在致动连杆6的第一端上,使致动连杆6绕第二铰链轴线5逆时针方向转动关闭,转动的致动连杆6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铰接部推动门窗扇2朝铰链轴3逆时针方向转动开启,同时,在门窗扇2转动地 过程中,致动连杆6推动电机和第一铰接部朝远离门窗扇的与门框铰接的侧边方向滑移。

以上图1-4所示实施例的结构还可以替换成一下技术方案。其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门窗扇2内的动力部分,由所述动力部分驱动作直线往返运动的条状传动部件,所述第二铰接部为固定在所述致动连杆6的所述第一端的带齿的轮状结构,所述带齿的轮状结构与所述条状传动部件直接或间接啮合。

条状传动部件的结构可以有多种,既可以为通过一系列支撑轮安装在所述门窗扇2内的环形链条,此时,带齿的轮状结构为链轮。还可以为滑动地安装在所述门窗扇2内的齿条,此时,带齿的轮状结构为齿轮。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