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带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4070阅读:927来源:国知局
可携带刀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携带刀具。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户外活动、外出旅行是人们工作之余常取的放松方式,而上述活动中必然少不了携带袋装零食、水果等食物,因此随身携带一套刀具很有必要。现有技术中,大部分可携带式刀具为组合式套具,根据用途不同选取套具内合适尺寸或性能的刀具,虽然选择性大,但是外壳一般为不锈钢,较重、尺寸较大、使用不方便,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携带刀具,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刀具较重、使用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携带刀具,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刀槽,所述刀槽通过下凹的折叠轨道连接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上固定有与所述刀槽对应的刀具,所述固定板的两侧通过下凹的折叠轨道连接有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所述第一折叠板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锁孔,所述第一折叠板的背面设置有与所述衔接块形状一致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折叠板的正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孔相对应的向上凸起的第一锁柱,所述刀槽的一侧还设置有锁扣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锁柱突起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刀槽上设置有第二锁柱,所述刀具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锁柱相对应的第二锁孔。

作为优选,所述锁扣装置的结构为旋转式或卡扣式。

作为优选,所述架体的材质为皮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架体上设计折叠轨道实现可折叠操作,同时在折叠板上对应设计第一锁孔和第一锁住,可以固定刀具,加设衔接块装置并将刀具固定于衔接块处,使用时,衔接块填入第三凹槽中被两块折叠板扣牢,一方面在使用时起到刀柄的作用,提高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折叠固定并结合锁扣装置收纳,使架体整体小巧、轻便,便于安全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刀具收纳后的后视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携带刀具,包括架体,架体上设置有固定板1,固定板1上设置有刀槽2,刀槽2通过下凹的折叠轨道4连接有衔接块13,衔接块13上固定有与刀槽2对应的刀具7,固定板1的两侧通过下凹的折叠轨道4连接有第一折叠板6和第二折叠板8,第一折叠板6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凹槽15,第一凹槽15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锁孔5,第一折叠板6的背面设置有与衔接块13形状一致的第三凹槽14,第二折叠板5的正面设置有第二凹槽9,第二凹槽9上设置有与第一锁孔5相对应的向上凸起的第一锁柱10,刀槽2的一侧还设置有锁扣装置3,第一锁柱10突起的高度与第一凹槽15和第二凹槽9的深度一致。使用时,打开锁扣装置3,通过折叠轨道4使刀具7折叠处于使用状态,再将两块折叠板先后折叠,使衔接块13填入第三凹槽14中,最后扣合第一锁孔5和第一锁柱10对衔接块13进行固定,一方面在使用时起到刀柄的作用,提高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折叠固定并结合锁扣装置3收纳,使架体整体小巧、轻便,便于安全携带。

在刀槽2上加设第二锁柱11,刀具7上设置与第二锁柱11相对应的第二锁孔12,收纳架体时,可以提高刀具7在刀槽2内的稳定性,便于安全携带。

锁扣装置3的结构选择旋转式或卡扣式,根据不同的刀具形状可灵活选择,提高锁扣牢度的稳定性,便于安全携带;架体的材质选择皮革,因皮革较软耐折叠,从而提高使用有效率,重量较轻便于携带。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