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自动对位的放松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4974阅读:8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实现自动对位的放松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松机构,特别是一种可实现自动对位的放松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放松机构大多只能进行扭矩输出,不能进行自动对位,这使得不同使用场合受到极大的限制。特别是针对预制轨道板的预应力钢筋放张过程,混凝土凝结后需对预应力钢筋进行放松,传统的放松机构只能人工对位,使放松套筒与张拉杆对接好后进行放松,传统放松机构需要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低,不能够实现自动对位。因此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对位且反转时自动对位、正转时输出扭矩的放松机构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实现自动对位的放松机构,其特征在于:放松套筒(1)通过限位螺钉(2)与方轴(3)配合连接,弹簧Ⅰ(4)套装在方轴(3)上,分别与内棘轮安装套(6)的端面和放松套筒(1)的内端面接触;内棘轮(8)安装在内棘轮安装套(6)内,并由定位销(7)进行轴向定位,隔离环(5)介于内棘轮(8)与内棘轮安装套(6)之间;弹簧Ⅱ(9)套装在内棘轮(8)的后端部,并安装在主轴(12)的前端内孔中;外棘轮(10)与主轴(12)配合连接,并由弹簧Ⅲ(11)连接在支座(13)上。

本实用新型的放松套筒(1)头部为3至6个插头,其插头结构能够与被放松部件的结构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方轴(3)前端开有槽口,限位螺钉(2)可以限制放松套筒(1)与方轴(3)只能相对轴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轴(12)反转时可以带动套筒与被放松部件配合连接,放松套筒(1)可通过限位螺钉(2)在放轴(3)的滑槽沿轴向滑动,使弹簧Ⅰ(4)压缩,棘轮(8)可通过压缩弹簧Ⅱ(9),外棘轮(10)压缩弹簧Ⅲ(11),使得内棘轮(8)和外棘轮(10)的棘轮盘和棘轮齿分离而不能进行扭矩输出,最终在对位连接完成后弹簧Ⅰ(4)使放松套筒(1)复位、弹簧Ⅱ(9)使内棘轮(8)后端复位、弹簧Ⅲ(11)使外棘轮(10)后端复位,最后主轴(12)正转,通过内棘轮(8)、外棘轮(10)输出扭矩,达到放松的目的。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双棘轮机构,能够实现反转自动对位,正转输出扭矩的功能,同时双棘轮机构有效地提高了机构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自动对位的放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自动对位的放松机构的放松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松套筒,1-1插头,1-2限位螺钉安装孔,1-3棘齿,2限位螺钉,3方轴,4弹簧Ⅰ,5隔离环,6内棘轮安装套,7定位销,8内棘轮,9弹簧Ⅱ,10外棘轮,11弹簧Ⅲ,12主轴,13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自动对位的放松机构,如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放松套筒(1)通过限位螺钉(2)与方轴(3)配合连接,弹簧Ⅰ(4)套装在方轴(3)上,分别与内棘轮安装套(6)的端面和放松套筒(1)的内端面接触;内棘轮(8)安装在内棘轮安装套(6)内,并由定位销(7)进行轴向定位,隔离环(5)介于内棘轮(8)与内棘轮安装套(6)之间;弹簧Ⅱ(9)套装在内棘轮(8)的后端部,并安装在主轴(12)的前端内孔中;外棘轮(10)与主轴(12)配合连接,并由弹簧Ⅲ(11)连接在支座(13)上;方轴(3)前端开有槽口,限位螺钉(2)可以限制放松套筒(1)与方轴(3)只能相对于轴向运动。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所述的放松套筒(1)包括插头(1-1)、限位螺钉安装孔(1-2)和棘齿(1-3),本实施方案所述的插头(1-1)数量为4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轴(12)反转时可以带动套筒与被放松部件配合连接,放松套筒(1)可通过限位螺钉(2)在放轴(3)的滑槽沿轴向滑动,使弹簧Ⅰ(4)压缩,棘轮(8)可通过压缩弹簧Ⅱ(9),外棘轮(10)压缩弹簧Ⅲ(11),使得内棘轮(8)和外棘轮(10)的棘轮盘和棘轮齿分离而不能进行扭矩输出,最终在对位连接完成后弹簧Ⅰ(4)使放松套筒(1)复位、弹簧Ⅱ(9)使内棘轮(8)后端复位、弹簧Ⅲ(11)使外棘轮(10)后端复位,最后主轴(12)正转,通过内棘轮(8)、外棘轮(10)输出扭矩,达到放松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