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4963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扳手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维修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扳手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扳手由于采用杠杆原理,通过增加力臂来增加旋拧螺栓时的力量,所以在需要较大力量旋拧螺栓时要增加较长的力臂,使扳手所需的工作空间增大;随着国家机械制造水平的提高,各类减速机箱体尺寸越来越精密,装配越来越专业,减速机箱体逐渐向精细化发展,尤其是高速轧机的减速箱(锥箱),其尺寸紧凑,箱体多为整体的小箱子,有部分螺栓拆卸空间狭小,采用传统扳手不易操作,很容易在维修后留下设备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扳手转向装置,用于在狭小空间内也能作用较大的力量来旋拧螺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扳手转向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相互配合的蜗轮和蜗杆、以及壳体外垂直于涡轮安装在蜗轮轴上的套筒,所述套筒按照大小不同设有多个,所述蜗杆的一端伸出壳体外侧,并且蜗杆伸出壳体外侧一端的端部设有与气动扳手相配合的孔Ⅱ。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孔Ⅱ为方孔,并且在孔Ⅱ的外部设有方台。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蜗轮的涡轮轴中间设有与套筒相配合的孔Ⅰ。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孔Ⅰ为方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壳体为椭圆柱形结构,并且所述孔Ⅰ为通孔,所述蜗杆与壳体连接的轴承为止推轴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涡轮按照其外侧齿的大小不同设有多个,并且均可与所述蜗杆和套筒相配合。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变扳手旋拧螺栓的转向,将本需要在狭小空间操作的旋拧工作转移到较大的外部空间操作,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采用套筒对螺栓直接接触,由于套筒的头部尺寸可以变化,使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各种型号的螺栓。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接气动扳手,将所在位置本不能采用气动扳手的螺栓实现能够采用气动扳手作业,增加工作效率,同时与传统采用气动扳手的受力不同,旋拧扳手时的反作用力与气动扳手的轴线平行,使气动扳手更容易把握;椭圆柱形的壳体伸入螺栓所在的狭小空间位置,在旋拧螺栓时壳体在狭小空间内不会卡住,方便旋拧工作结束后取出;涡轮采用可更换形式,能够改变转向装置的速比,调整输入和输出的力量比例,能够适应需要旋拧不同力量螺栓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蜗轮,2-1、孔Ⅰ,3、蜗杆,3-1、方台,3-2、孔Ⅱ,4、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扳手转向装置包括壳体1、蜗轮2、蜗杆3和套筒4;蜗轮2和蜗杆3相互配合传动,并且蜗轮2和蜗杆3设置在壳体1内,套筒4垂直于涡轮2安装在蜗轮轴上随涡轮3转动,并且套筒4设置在壳体1外用于旋拧螺栓;所述套筒4按照大小不同设有多个,能够用于满足旋拧不同规格的螺栓;所述蜗杆3的一端伸出壳体1外侧,并且蜗杆3伸出壳体1外侧一端的端部设有与气动扳手相配合的孔Ⅱ3-2。

如图1、图2所示,孔Ⅱ3-2为方孔也可以为多边形孔,用于套进气动扳手的扳手头,并且在孔Ⅱ3-2的外部设有方台3-1,用于方便手动扳手进行旋拧。

如图1、图2所示,蜗轮2的涡轮轴中间设有与套筒4相配合的孔Ⅰ2-1,孔Ⅰ2-1为方孔也可以为多边形孔,用于套进连接套筒4的连杆。

如图1、图2所示,壳体1为椭圆柱形结构,用于防止在旋拧螺栓是壳体1转动卡在螺栓头所在的空间内;所述孔Ⅰ2-1为通孔,用于方便扳手转向装置在正反两个方向都能套进所旋拧的螺栓,使扳手转向装置能够实现拧紧和拧松螺栓的操作;所述蜗杆3与壳体1连接的轴承为止推轴承,用于承受旋拧螺栓时气动扳手所做的推力。

如图1、图2所示,涡轮2按照其外侧齿的大小不同设有多个,多个涡轮2可相互更换,并且均可与蜗杆3和套筒4相配合,不同的涡轮2能够改变本实用新型的速比,调整输入和输出的力量比例,能够适应需要旋拧不同力量螺栓的要求。

工作原理或者使用方法:

在用于拧松螺栓时,选择合适的涡轮2和套筒4进行组装,然后将本装置正面套在螺栓头上,在蜗杆3上连接气动扳手,打开气动扳手后对螺栓进行旋拧松动作业。

在用于拧紧螺栓时,选择合适的涡轮2和套筒4进行组装,然后将本装置反面套在螺栓头上,在蜗杆3上连接气动扳手,打开气动扳手后对螺栓进行旋拧紧固作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