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0898阅读:762来源:国知局
密码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锁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密码锁。



背景技术:

自行车与机车为现今社会中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机车或自行车的骑士常使用防盗锁具来防止爱车遭窃。许多骑士会选择无须钥匙便可进行解锁的密码锁来避免因为防盗锁具的钥匙遗失而无法解锁的意外发生。密码锁具有一锁杆及一壳体部,该锁杆的一端枢接于该壳体部,另一端为卡扣于该壳体部的卡扣件。

然而,现有的密码锁的锁杆为单边卡扣于卡扣件(亦即,类似挂锁的结构),使得密码锁在遭受撞击或是受到拉扯的时候,锁杆的卡扣于卡扣件的一端容易自卡扣件滑脱使得密码锁不当解锁,而使得机车或自行车成为窃犯下手的目标。再者,在单边卡扣的情况下,骑士将会密码锁穿设于机车或自行车的车轮时,受限于锁杆连接壳体部的枢转角度,而有所不便。因此,现有的密码锁防盗功能不佳而有改善的必要性。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提升锁杆与壳体部锁合的稳定性的密码锁,用以避免密码锁遭不当解锁。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提供一种密码锁,包含:壳体部,具有二个插入孔、二个卡扣件及一连动件,该二个插入孔分别自该壳体部的上表面朝下表面凹入,该二个卡扣件分别伸入于该二个插入孔,该连动件连接于该二个卡扣件之间,以使该二个卡扣件为朝同一方向移动;锁杆,该锁杆的两端分别对应于该二个插入孔,于该锁杆的两端分别对应于该二个卡扣件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凹部,该锁杆的两端可拔除地插入于该二个插入孔;推动部,设置于该壳体部,且顶抵于至少一个该卡扣件;以及密码部,设置于该壳体部,且与该连动件相连接,该密码部经设置而在锁固状态及开锁状态之间切换,其中,于锁固状态,该连动件受该密码部锁固而阻隔该二个卡扣件的移动,以使该二个卡扣件分别维持卡扣于该二个插入孔以卡扣该二个凹部,无法解除卡扣,于开锁状态,该密码部将该连动件予以解锁而解除使该连动件得以移动,以在该推动部受推动时,顶抵使该卡扣件移动,并经由该连动件带动另一个该卡扣件移动,而使该二个卡扣件退出该二个插入孔而解除卡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密码锁,该密码部位于该二个插入孔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密码锁,该推动部形成于该壳体部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密码锁,该锁杆呈U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密码锁,该锁杆呈左右对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密码锁,该连动件包括连动杆及复位件,该连动杆位于该二个卡扣件之间,该复位件直接或间接顶抵于该连动杆,以施力使该二个卡扣件分别伸入于该二个插入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密码锁,至少一个该卡扣件自该连动件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而形成弧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密码锁,该密码部套接于该连动件且以该连动件的旋转轴线而旋转。

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密码锁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密码锁于锁固状态时,设置于壳体部的二个卡扣件稳定地与设置于锁杆的两端且与二个凹部相卡扣,而能提升锁杆与壳体部锁合的稳定性,以避免密码锁在遭受外力撞击时产生不当解锁,藉以维持密码锁的防窃功能。再者,通过分别在锁杆上分别设置两个凹部,使得锁杆可分离于壳体部以及无方向的插入壳体部,从而增加了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密码锁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密码锁于锁固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密码锁于开锁状态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 密码锁

1 壳体部

11 插入孔

12 卡扣件

13 连动件

131 连动杆

132 复位件

2 锁杆

21 凹部

3 推动部

4 密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至图3,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该说明并非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

如图1所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密码锁100,包含壳体部1、锁杆2、推动部3及密码部4。

如图2所示,该壳体部1具有二个插入孔11、二个卡扣件12及一连动件13。该二个插入孔11分别自该壳体部1的上表面朝下表面凹入。该二个卡扣件12分别伸入于该二个插入孔11。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该卡扣件12自该连动件13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而形成一弧状部(图未示)。

该连动件13包括连动杆131及复位件132。该连动杆131连接于该二个卡扣件12之间,以使该二个卡扣件12为朝同一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该复位件132直接顶抵于该连动杆131,以施力使该二个卡扣件12分别伸入于该二个插入孔11。当然,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该复位件132亦可间接顶抵于该连动杆131。具体而言,该复位件132为一弹簧,而有弹性地顶抵于该连动杆131。

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锁杆2呈U型且左右对称。该锁杆2的两端分别对应于该二个插入孔11,且该锁杆2的两端可拔除地插入于该二个插入孔11。详细而言,该锁杆2的两端各别对应于该二个卡扣件12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凹部21,以供该二个卡扣件12卡扣。在本实施例中,二个该凹部21分别为环状凹部,而可替换地卡扣于该二个卡扣件12。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该锁杆2的两端可分别设置有二个凹部21,每个该锁杆2的一端的该二个凹部21分别位于该锁杆2的径向侧,而使该锁杆2的该两端可替换地卡扣于该二个卡扣件12。

如图1及图2所示,该推动部3形成于该壳体部1的一端,且顶抵于至少一个该卡扣件12。在本实施例中,该推动部3顶抵于邻近的该卡扣件12。

如图2及图3所示,该密码部4套接于该连动件13且以该连动件的一旋转轴线(图未示)而旋转。该密码部4经设置而在一锁固状态(图2))及一开锁状态(图3)之间切换。

如图2所示,于锁固状态,该连动件13受该密码部4锁固而阻隔该二个卡扣件12的移动,以使该二个卡扣件12分别维持伸入于该二个插入孔11以卡扣该二个凹部21,无法解除卡扣。

如图3所示,于开锁状态,该密码部4将该连动件13予以解锁而解除使该连动件13得以移动,以在该推动部3受推动时,顶抵使该卡扣件12移动,并经由该连动件13带动另一个该卡扣件12移动,而使该二个卡扣件12同时向右位移而退出该二个插入孔11而解除卡扣。

以上的叙述以及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说明,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可依据以上所界定权利要求以及上述的说明而作其他的修改,惟此些修改仍应是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精神而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