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充式锁具置放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7561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扩充式锁具置放座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置放座领域,尤指一种扩充式锁具置放座。



背景技术:

为进一步增进各式交通工具的防盗性,许多人会搭配各种辅助性锁具,例如折叠锁、弧节状锁具(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229678号的「具弧形杆之可变形节状锁具」)等。相关案例如有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509758号的「锁具置放座」。主要揭露该锁具置放座除了供锁具置放外,并可借由一结合件(如束带、夹具、锁结)结合于车体上。

但上述锁具置放座揭露的结合件为单一型态,仅适用于车体特定部位或规格,产品适用性有限,组装弹性较为不足。此对消费者而言,便须花费时间寻找具特定规格结合件的置放座,选购上多有不便;而对制造商而言,便可能需要对不同规格设计不同模具,制造费用较为昂贵,而难以提供更为实惠的产品价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进产品的适用性及组装弹性化的扩充式锁具置放座。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扩充式锁具置放座,用于供一锁具置放并结合于一车体,其包含:一结合座,包含一第一结合部及一第二结合部,前述第一结合部为一管束部,套固于该车体;一置放座,包含一锁具置放部及一连接部,该锁具置放部包含一支撑部及多个围设该支撑部的侧部,在该支撑部及前述侧部之间形成一置放空间,该锁具置放于该置放空间,该连接部及该结合座的第二结合部为彼此对应套合的一滑块及一滑套,使该置放座通过该连接部可拆地结合前述结合座;及一固定件,可拆地连接该置放座及前述结合座。

进一步,该第二结合部为前述滑块,该连接部为前述滑套。

进一步,该结合座有一第一结合孔,该置放座上有一第二结合孔对应该第一结合孔,该固定件穿设该第一结合孔及该第二结合孔。

进一步,该锁具置放部的其中一侧部的长度尺寸大于相对的另一侧部,于该另一侧部上设有一开口,沿着该其中一侧部与该开口的延伸方向为一取出方向;还包括一挡件,该挡件活动地连接该置放座,并对应该开口。

进一步,该挡件的一端枢接于该置放座,该挡件的另一端可拆地连接该置放座。

一种扩充式锁具置放座,用于供一锁具置放并结合于一车体,其包含:一组装座,包含一第三结合部及一第四结合部,前述第三结合部上有多个结合孔,前述结合孔分别供一结合件锁设于该车体;一置放座,包含一锁具置放部及一连接部,该锁具置放部包含一支撑部及多个围设该支撑部的侧部,在该支撑部及前述侧部之间形成一置放空间,该锁具置放于该置放空间,该连接部及该组装座的第四结合部为彼此对应套合的一滑块及一滑套,使该置放座通过该连接部可拆地结合前述组装座;及一固定件,可拆地连接该置放座及前述组装座。

较佳的,该第四结合部为前述滑块,该连接部为前述滑套。

较佳的,该组装座有一第一结合孔,该置放座上有一第二结合孔对应该第一结合孔,该固定件穿设该第一结合孔及该第二结合孔。

较佳的,该锁具置放部的其中一侧部的长度尺寸大于相对的另一侧部,并于该另一侧部上设有一开口,沿着该其中一侧部与该开口的延伸方向为一取出方向;还包括一挡件,该挡件活动地连接该置放座,并对应该开口。

较佳的,该挡件的一端枢接于该置放座,该挡件的另一端可拆地连接该置放座。

本实用新型扩充式锁具置放座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可达成以下功效:

1、方便使用者将置放座依不同需求组装于该结合座或该组装座,增进产品的适用性及组装弹性化。并借由滑槽及滑块配合的方式以达到快速、简易拆装的目的。

2、置放座可拆地组装于该结合座或该组装座后,可再利用固定件穿设,以形成有效地定位,避免该置放座松脱。

3、可提供挡件挡止锁具,以避免锁具脱离该置放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置放座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结合座安装于车体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结合座安装于车体的俯视剖视分解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结合座安装于车体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结合座安装于车体的侧视剖视分解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结合座安装于车体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组装座安装于车体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组装座安装于车体的俯视剖视分解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组装座安装于车体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组装座安装于车体的侧视剖视分解示意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组装座安装于车体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结合座 11 第一结合部

12 第二结合部 13、23 组接部

131、231 第二结合孔 2 组装座

21 第三结合部 211 结合孔

212 结合件 22 第四结合部

3 置放座 31 锁具置放部

311 支撑部 312a、312b 侧部

313 置放空间 314 开口

32 连接部 320 滑套

321 侧墙 3210 第一结合孔

322 连接墙 323 滑槽

324 卡合部 33 扣部

4 固定件 5 挡件

51 扣孔 A 锁具

B 车体 B1、B2 杆体。

具体实施方式

综合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扩充式锁具置放座的主要功效将可于下述实施例清楚呈现。

请先参阅图1,揭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扩充式锁具置放座,用于供一锁具A置放并结合于一车体B,该扩充式锁具置放座包含:一结合座1、一组装座2、一置放座3及一固定件4,其中:

该结合座1包含一第一结合部11及一第二结合部12,前述第一结合部11为一管束部,用于套固于该车体B。该组装座2包含一第三结合部21及一第四结合部22,前述第三结合部21上有多个结合孔211,前述结合孔211分别供一结合件212锁设于该车体。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结合部12及该第四结合部22皆为一滑块,但并不以此为限,亦可为一滑套。但要补充说明的是,该结合座1与该组装座2结合于该车体B的结合构造并不以上述结合构造为限,主要目的是由该结合座1提供一第一结合构造、该组装座2提供一第二结合构造,且该第一结合构造及该第二结合构造互不相同即可,例如亦可利用磁吸、嵌合等可拆式的结合构造。

再请参阅图1,该置放座3包含一锁具置放部31及一连接部32,该锁具置放部31包含一支撑部311及多个侧部312a、312b围设该支撑部311,以在该支撑部311及前述侧部312a、312b之间形成一置放空间313,而供该锁具A置放。详细而言,该锁具置放部31其中一侧部312a的长度尺寸大于相对的另一侧部312b,并于该另一侧部312b上设有一开口314,沿着该其中一前述侧部312a与该开口314的延伸方向为一取出方向。最好是,还包括一挡件5,该挡件5活动地连接该置放座3,并对应该开口314。具体而言,该挡件5的一端枢接于该置放座3,该挡件5的另一端可拆地连接该置放座3。举例来说,该挡件5的另一端上有一扣孔51,该置放座3上有一扣部33,该扣孔51用以扣于该扣部33。

续请参阅图1及图1A,该连接部32于本实施例包含一滑套320。但并不以此为限,亦可改为滑块,而前述第二结合部12及前述第四结合部22则改为对应的滑套即可。详细而言,该滑套320包含一对侧墙321及一连接墙322连接前述侧墙321,以在前述侧墙321及该连接墙322之间形成一滑槽323。前述侧墙321可还延伸一卡合部324相对该连接墙322。最好是,前述侧墙321上有一第一结合孔3210,该结合座1及该组装座2皆还包含一组接部13、23及一第二结合孔131、231,前述组接部13、23对应前述侧墙321,前述第二结合孔131、231分别位于对应的该组接部13、23上,以供前述固定件4穿设该第一结合孔3210及该第二结合孔131、231。但要补充说明的是,该第一结合孔3210可直接位于该滑套320,而该第二结合孔131、231则直接位于前述第二结合部12及前述第四结合部22上,借此,同样可达到该置放座3与对应固定前述结合座1或前述组装座2的目的。

使用上,如图2所示,使用者可将该置放座3安装于前述车体B呈圆管状的一杆体B1。续请参阅图3A及图3B,其安装过程可先将该结合座1的第一结合部11套固于该车体B的杆体B1。接着将该置放座3的滑套320以该滑槽323滑设于该结合座1的第二结合部12。如图4A及图4B所示,该第二结合部12(即本实施例的滑块)的二侧边121分别对应该滑套320的侧墙321,并使该连接部32的卡合部324可挡止前述第二结合部12,且使该置放座3的第一结合孔3210对准该结合座1的第二结合孔131,以供前述固定件4(例如一螺锁件或一插销)穿设该第一结合孔3210及该第二结合孔131、231,据此,即可达到该置放座3与该结合座1彼此确实组装固定的目的。

又使用上,亦可如图5所示,使用者可将该置放座3安装于前述车体B呈非圆管状的另一杆体B2。再请参阅图1,组装时,可先将该组装座2的第三结合部21配合多个结合件212(如锁接件)安装于该杆体B2上。续请参阅图6A及图6B,接着将该置放座3的滑套320以该滑槽323滑套于该组装座2的第四结合部22(即本实施例的滑块)。如图7A及图7B所示,该第二结合部12的二侧边121可分别对应该滑套320的侧墙321,并使该连接部32的卡合部324可挡止前述第二结合部12,且使该置放座3的第一结合孔3210对准该组装座2的第二结合孔231,以供前述固定件4(例如一螺锁件或一插销)穿设该第一结合孔3210及该第二结合孔231,据此,即可达到该置放座3与该组装座2彼此确实组装固定的目的。

综合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当可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操作、使用及本实用新型产生的功效,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