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3465阅读:6631来源:国知局
大力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大力钳。



背景技术:

大力钳(英文名称locking pliers),主要用于夹持零件进行铆接、焊接、磨削等加工,其特点是钳口可以锁紧并产生很大的夹紧力,使被夹紧零件不会松脱,而且钳口有很多档调节位置,供夹紧不同厚度零件使用,另外也可作扳手使用。

现有常见的大力钳,为了调节钳口的大小以便用于夹紧不同规格的零件,往往在嵌柄的后端设置调节螺栓。授权公告号为CN203125351U的“一种大力钳”是在其固定手柄的后端装配调节螺丝,调整固定手柄后端的调节螺丝,可改变固定钳口和活动钳口开口量的大小。授权公告号为CN2414881Y的“一种大力钳”是在手柄尾端通过挡片装配调节螺栓,旋转调节螺栓可达到调节钳头的开口大小,夹持相应大小的夹持物件。然而,在调节钳口大小时,调节螺丝或调节螺栓会伸缩,从而造成手柄长度的变化,尤其是造成手柄长度增加时,可能会障碍使用。

此外,要松开夹紧的零件时,需要强行分开两个手柄,如果直接用手掰开两手柄,则需要较大的力。然而在某些场合,直接用手掰开两手柄时可能受限,由此造成不易松开夹紧的零件,因此,有的大力钳产品上增设了一个第三手柄,以便操作第三手柄来更容易的松开夹紧的零件。授权公告号为CN203125351U的“一种大力钳”是在活动手柄上通过铆钉连接掀片,推动掀片,锁紧机构打开,固定钳口和活动钳口张开,松开工件。授权公告号为CN2414881Y的“一种大力钳”是在将夹持手柄上设松动杆,手动松动杆使其外边沿的部分上端面撞击支杆的下边,使夹持手柄由连接在手柄和钳头之间的拉簧的拉力作用而弹开,松开夹持物件。然而,上述两种结构的大力钳在松开工件时操作掀片或者松动杆让存在不便,而且也不省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大力钳在调节钳口大小时,因调节螺丝或调节螺栓的伸缩而造成手柄长度的变化,会障碍使用的缺陷,提供一种调节钳口大小时不改变柄的长度的大力钳,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个第三柄以便松开夹紧的工件并实现省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大力钳,包括第一柄、第二柄、第一钳头、第二钳头、推杆,所述的第一钳头固定在第一柄上,所述的第二钳头通过第一销轴与所述的第一柄连接,所述的第二柄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的第二钳头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柄上设有一轴向定位并可绕自身的轴线转动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后端具有伸出所述第一柄后端的转动操作部,所述的螺杆上连接有随所述螺杆的转动而轴向移动的螺母,所述推杆后端通过第三销轴与所述的螺母连接,所述推杆的前端通过第四销轴与所述的第二柄连接,所述的第四销轴位于所述第二销轴与第三销轴之间,合拢所述第一柄、第二柄时促使所述第四销轴运动至第二销轴与第三销轴连线的靠近所述第一销轴的一侧,分开所述第一柄、第二柄时促使所述第四销轴运动至第二销轴与第三销轴连线的远离所述第一销轴的一侧。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第一柄上设有两个轴承部,所述的螺杆通过其上的颈部与所述的两个轴承部装配实现轴向定位并可绕自身的轴线转动。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第一柄具有两个侧壁,在所述两个侧壁之间形成槽。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两个轴承部位于所述的槽内并与所述的侧壁固定。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螺母位于所述的两侧壁之间,所述的两侧壁限制所述的螺母转动、对所述的螺母导向。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第一柄与所述的第二钳头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的弹簧对所述的第二钳头施加相对于所述第一钳头张开的弹力。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第二柄上通过第五销轴连接一第三柄,所述第三柄的后端延伸出所述第二柄的后端,所述第三柄的中部设有对应所述螺母的支撑部,合拢所述第一柄、第三柄时,所述的支撑部用作支点支撑在所述的螺母上令所述的第五销轴对所述的第二柄施力促使所述第二柄与第一柄分开。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第二柄与第三柄之间作用有弹簧,所述弹簧弹力促使所述的第三柄靠在所述的第二柄上。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弹簧为套在所述第五销轴上的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所述的第三柄、第二柄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一柄上设轴向定位并可绕自身的轴线转动的螺杆,螺杆上连接有随螺杆的转动而轴向移动的螺母,并在第二柄与螺母之间连接推杆,通过转动螺杆调节螺母的位置令推杆推动第二柄、第二钳头进行夹紧,在调节螺母的位置时,螺杆不会伸缩,从而不会增加第一柄的长度,避免使用中受到障碍。

进一步的,在第二柄设第三柄第三柄的中部设对应螺母的支撑部,通过合拢第一柄、第三柄,支撑部用作支点支撑在螺母上依据杠杆的力量对第二柄施力促使第二柄与第一柄分开,从而便于操作,并实现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力钳的侧面正投影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大力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大力钳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01-第一柄:11-第一销轴,12-轴承部,13-侧壁,14-槽;

02-第二柄:21-第四销轴,22-第五销轴;

03-第一钳头;

04-第二钳头:41-第二销轴,42-弹簧;

05-推杆;

06-螺杆:61-转动操作部,62-颈部;

07-螺母:71-第三销轴;

08-第三柄:81-支撑部,82-弹簧;

n-第二销轴与第三销轴连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大力钳,包括第一柄01、第二柄02、第一钳头03、第二钳头04、推杆05,第一钳头03固定在第一柄01上,第二钳头04通过第一销轴11与第一柄01连接,第一钳头03与第二钳头04之间形成钳口,第二钳头04绕第一销轴11转动可与第一钳头03配合夹紧工件或者松开工件,第二柄02通过第二销轴41与第二钳头04连接,第一柄01上设有轴向定位并可绕自身的轴线转动的螺杆06,螺杆06的后端具有伸出第一柄01的转动操作部61用于转动螺杆,螺杆06上连接有随螺杆的转动而轴向移动的螺母07,推杆05后端通过第三销轴71与螺母07连接,推杆05的前端通过第四销轴21与第二柄02连接,第四销轴21位于第二销轴41与第三销轴71之间,合拢第一柄01、第二柄02时促使第四销轴21运动至第二销轴41与第三销轴71连线n的靠近第一销轴11的一侧用以夹紧工件(图1-2所示即为夹紧状态),分开第一柄01、第二柄02时促使第四销轴21运动至第二销轴41与第三销轴71连线n的远离第一销轴的一侧以松开工件。依据工件需要调节钳口的大小时,通过转动操作部61转动螺杆06调节螺母07的位置来调节第二钳头04相对于第一钳头01的位置,如图1-2所示,当螺母07向上移动时,迫使第二钳头04绕第一销轴11顺时针方向转动靠近第一钳头03,从而缩小钳口;当螺母07向下移动时,令第二钳头04绕第一销轴11逆时针方向转动远离第一钳头03,从而增大钳口。在调节螺母位置的过程中,螺杆不会伸缩,从而令第一柄保持原有的长度。

为了便于装配,第一柄01上设有两个轴承部12,图示的轴承部是在金属板片上开设用于装配螺杆的缺口,螺杆06通过其上的颈部62与两个轴承部12的缺口装配实现轴向定位并可绕自身的轴线转动。具体实施时完全可以用标准的滚动轴承代替该金属板片。

尤其是,第一柄01通过金属板材弯折而成,从而具有两个侧壁13,在两个侧壁13之间形成槽14。两个轴承部12位于第一柄01的槽14内并与侧壁13固定。螺母07位于第一柄01的两侧壁13之间,两侧壁13限制螺母07转动、对螺母导向。

为了辅助松开被夹紧的工件,第一柄01与第二钳头04之间连接有弹簧42,弹簧42对第二钳头04施加相对于第一钳头03张开的弹力。如图1-2所示,弹簧4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柄01的槽内,弹簧42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钳头04上位于第一销轴11、第二销轴41之间的部位。当分开第一柄01、第二柄02时,弹簧42的弹力促使第二钳头04绕第一销轴11逆时针方向转动松开工件,尤其是在自然状态时,弹簧42的弹力可以促使第二钳头04相对于第一钳头03呈张开状态,以便夹住工件。

为了松开工件时便于操作,第二柄02上通过第五销轴22连接一第三柄08,第三柄08的后端延伸出第二柄02的后端以便同时握持第三柄08、第一柄01,第三柄08的中部设有对应螺母07的支撑部81,合拢第一柄01、第三柄08时,支撑部81用作支点支撑在螺母07上令第五销轴22对第二柄02施力促使第二柄02与第一柄01分开。在加紧工件时,若欲松开工件,则同时握持第三柄08、第一柄01令第三柄08、第一柄01合拢,则第三柄08的支撑部81用作支点支撑在螺母07上令第五销轴22对第二柄02施力,促使第二柄02与第一柄01分开。设计产品时,通过设计支撑部81在第三柄08上的位置来确定第三柄作为杠杆时的施力臂大于阻力臂,即可达到省力的作用。

为了便于第三柄复位,第二柄02与第三柄08之间作用有弹簧82,弹簧82弹力促使第三柄08靠在第二柄02上。弹簧82为套在第五销轴22上的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支撑在第三柄08、第二柄02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1年09月28日 12:17
    干的不错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