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式防盗叶片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4857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式防盗叶片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叶片锁,特别是一种电机式防盗叶片锁。



背景技术:

电子保险锁应用在许多领域,如保险箱、保险柜、金库门、枪柜及防盗门等,现有的电子保险多是采用电磁铁原理,通过通断电来控制磁力,简单方便,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很多问题,在无密码及无任何工具情况下震动或撞击的情况下容易使锁头来回抖动而使保险锁打开,安全性能低,而且电磁铁的通电电流要求高,多是采用360MA的电流,耗电量大,电池的更换频率高。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电磁叶片锁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能耗低,且安全性能高的电机式防盗叶片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能耗低,且安全性能高的电机式防盗叶片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机式防盗叶片锁,包括:

壳体;

锁合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内;

滑板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壳体之间可相对滑动;

驱动组件,与所述滑板组件相连,通过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滑板组件水平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式防盗叶片锁中,所述电机式防盗叶片锁还包括一限位组件,一端与所述锁合组件相连,另一端为阻挡所述滑板组件滑出所述壳体的自由端。

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式防盗叶片锁中,所述电机式防盗叶片锁还包括一用以控制所述驱动组件运转的控制组件,且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上。

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式防盗叶片锁中,所述壳体设置有凹腔,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柱,设置于所述凹腔腔底的一侧;

至少一个定位凸点,设置于所述凹腔腔底的另一侧;

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凸点同一侧,且位于所述定位凸点的下方;

至少一个通孔,设置与所述壳体一侧的侧壁上。

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式防盗叶片锁中,所述锁合组件包括:

外壳,其内设置由若干片叶片相互叠加而成的锁芯,其中,所述外壳的两侧至少各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柱相配合;

第一凸块,设置于所述外壳上,且所述第一凸块的一侧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孔。

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式防盗叶片锁中,所述滑板组件包括:

移动部,一端与所述定位柱相滑接,另一端与所述通孔相嵌套。

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式防盗叶片锁中,所述移动部包括:

移动板,一侧设置有一第一长圆孔,与所述定位柱相配合,另一侧至少设置有一移动柱,与所述通孔相配合;设置有所述第一长圆孔一端的所述移动板向外延伸一个第二凸块,且所述第二凸块上设置有第二长圆孔。

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式防盗叶片锁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电机,一端设置有所述电机的输出轴;

凸轮,一端与所述输出轴相连,另一端通过连接件嵌装于所述第二长圆孔中。

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式防盗叶片锁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控制开关,安装于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移动板的下方,其中,所述控制开关的两侧设置有两个触片。

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式防盗叶片锁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连;

限位板,两端分别滑接于所述定位凸点上,其中,远离所述电机一端的所述限位板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电机式防盗叶片锁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线路板,且沿所述线路板的各个部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连接孔,其中,所述线路板与所述壳体外部的叶片锁解码功能区相对应;

电箱,嵌装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移动板相配合,分居于所述控制开关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式防盗叶片锁,通过电机驱动凸轮旋转,从而带动移动板的水平移动,实现叶片锁的开锁与锁合,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锁合组件中的锁芯由多层叶片相互叠加,并按一定的组合排列,提高了叶片锁的安全性与防盗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式防盗叶片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式防盗叶片锁的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叶片锁另一视角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壳体;110、凹腔;120、第一连接柱;130、定位凸点;140、定位柱;150、通孔;160、第二连接柱;200、锁合组件;210、外壳;211、第一连接孔;220、第一凸块;221、第二连接孔;300、滑板组件;310、移动部;311、移动板;311a、第一长圆孔;312、移动柱;313、第二凸块;313a、第二长圆孔;400、驱动组件;410、电机;411、输出轴;420、凸轮;430、控制开关;431、触片;500、限位组件;510、连接杆;520、限位板;530、卡件;600、控制组件;610、线路板;611、第三连接孔;620、电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机式防盗叶片锁,包括:壳体100;锁合组件200,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100内,作为开锁或者闭锁时的机动部件;滑板组件300,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100上,且与壳体100之间可相对滑动;驱动组件400,与滑板组件300相连,通过驱动组件400带动滑板组件300水平移动,从而实现叶片锁的开启与关闭。

当插入钥匙或者输入密码时,驱动组件400正转/反转,带动滑板组件300回缩,从而开启叶片锁,当合上装有叶片锁的箱柜柜门时,驱动组件400继续正转/反转,带动滑板组件300,从而闭合叶片锁,进而锁上箱柜柜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式防盗叶片锁,采用驱动组件400来带动滑板组件300水平移动,实现叶片锁的开启与关闭,而且针对是滑板组件300的伸出或者回缩,驱动组件400的运转方向可以为持续的正转/反转,或者正反转交替,均可以实现,增加了叶片锁开启或者闭合的实现方式,体现了叶片锁设计的灵活性与应用的普遍性。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电机式防盗叶片锁还包括一限位组件500,一端与锁合组件200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阻挡滑板组件300滑出壳体100,影响叶片锁的可靠性。

当叶片锁开锁时,滑板组件300回缩,直至滑板组件300与限位组件500相碰触,停止滑板组件300的移动,同时,驱动组件400停止运转,从而实现滑板组件300、限位组件500以及驱动组件400三者在动作上的同步与联动。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电机式防盗叶片锁还包括一控制组件600,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100上,用以控制驱动组件400的运转。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00呈长方体设置,其上设置有凹腔110,其中,凹腔110的一侧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柱120,作为锁合组件200的安装位置,优选地,第一连接柱120的数量为4个,呈方形设置,使得锁合组件200的安装变得稳定、可靠;凹腔110的另一侧至少设置有一个定位凸点130,作为限位组件500的安装位置,同时作为限位组件500的导向部位;优选地,定位凸点130的数量为2个,呈上下错位设置,且两个定位凸点130所在水平线相互平行,保证限位组件500始终保持水平状态,提高叶片锁的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与定位凸点130同一侧,且位于定位凸点130的下方设置有一定位柱140,作为滑板组件300一侧的导向部位;壳体100的一侧侧壁上至少开设有一个通孔150,作为滑板组件300另一侧的导向部位;优选地,通孔150的数量为2个,且两个通孔150的圆心连线与滑板组件300的移动方向相互垂直。

通过定位柱140和通孔150分别作为滑板组件300的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使得滑板组件300的移动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从而也使得滑板组件300与限位组件500之间的碰触为面接触,提高了叶片锁的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锁合组件200包括:外壳210,其内设置有若干片相互叠加的叶片,作为锁合组件200的锁芯,其中,外壳210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组第一连接孔211,优选地,每组第一连接孔211的数量为2个,且第一连接孔211与第一连接柱120相配合,将锁合组件200固定于壳体100内;靠近第一连接孔211一端的外壳210上向外延伸一第一凸块220,且第一凸块220的一侧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孔221,作为锁合组件200与限位组件500之间的连接部,优选地,第二连接孔221的数量为2个,呈上下阵列设置。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滑板组件300包括:移动部310,一端与定位柱140相滑接,另一端与通孔150相嵌套,作为叶片锁开锁或锁合的锁销部件。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移动部310包括:移动板311,呈T形设置,其中,移动板311的一侧设置有一第一长圆孔311a,与定位柱140相配合,作为移动板311水平导向的移动空间;移动板311的另一侧至少设置有一移动柱312,与通孔150相配合,作为叶片锁开启或者锁合的插销;优选地,移动柱312的数量为2个,且移动柱312的数量与通孔150的数量相配合,且每一个通孔150的圆心分别位于与之相对应的移动柱312的轴线上,保证了移动板311在壳体100上的顺畅度,提高了叶片锁的可靠性;设置有第一长圆孔311a一端的移动板311向外延伸一个第二凸块313,且第二凸块313上设置有第二长圆孔313a,作为驱动组件400的安装位置。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长圆孔311a的长度方向与第二长圆孔313a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防止移动板311在移动过程中,对于驱动组件400的安装发生干涉现象,提高了叶片锁的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驱动组件400包括:电机410,一端设置有电机410的输出轴411;凸轮420,一端与电机410输出轴411相连,另一端通过一连接件嵌装于第二长圆孔313a中。

通过电机410转动,带动凸轮420旋转,从而拖动移动板311水平移动,进而实现叶片锁的开启与关闭。

通过凸轮420的边线分布,能够精确控制移动板311的移动距离,并且与电机410旋转的方向与速度相配合,实现叶片锁的开锁与锁合。采用这样结构的叶片锁,提高了叶片锁的安全性与防盗性。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组件400还包括:控制开关430,安装于壳体100上,并位于移动板311的正下方,其中,控制开关430的两侧设置有两个触片431,当控制开关430上的两个触片431同时被按下时,电机410停止转动,使得移动板311刚好推至与相碰触,完成解锁操作。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限位组件500包括:连接杆510,一端与第一凸块220上的第二连接孔221相连;限位板520,两端分别滑接于两个定位凸点130上,其中,远离电机410一端的限位板520与连接杆510的另一端相连。

调节通过连接杆510在第一凸块220上的连接位置,从而调整限位板520在壳体100内沿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变化,进而改变限位板520与移动板311之间的碰触位置,提高限位组件500的限位功能,展现叶片锁的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限位组件500还包括:卡件530,用以锁定连接杆510与外壳210之间的连接。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控制组件600包括:线路板610,呈板状设置,沿线路板610的各个部角上设置有一第三连接孔611,且第三连接孔611与壳体100上的第二连接柱160相配套,作为线路板610的安装位置,其中,线路板610与壳体100外部的叶片锁解码功能区相对应;电箱620,嵌装于壳体100上,并与移动板311相配合,分居于控制开关430的两侧,用以给叶片锁提供电能,同时与移动板311相配合,分别为按下控制开关430两侧的触片431提供压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式防盗叶片锁的工作原理:首先在壳体100外部的解码功能区中输入密码,其次通过线路板610控制电机410转动,然后电机410带动凸轮420旋转,使得移动板311回缩,当移动板311碰触控制开关430一侧的触片431,并按下,同时控制开关430另一触片431由电箱620按下,电机410停止转动,从而凸轮420停止转动,使得移动板311停止移动,并与限位板520相碰触,完成叶片锁的解锁;当需要锁合叶片锁时,线路板610控制电机410继续转动,接着带动凸轮420旋转,从而带动移动板311脱离控制开关430的触片431,向前移动,使得移动柱312伸出通孔150外,当控制开关430两侧的触片431完全分离移动板311和电箱620时,电机410停止,从而凸轮420停止转动,使得移动板311上的移动柱312插入箱柜的箱门中,完成叶片锁的锁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式防盗叶片锁,通过电机410驱动凸轮420旋转,从而带动移动板311的水平移动,实现叶片锁的开锁与锁合,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锁合组件200中的锁芯由多层叶片相互叠加,并按一定的组合排列,提高了叶片锁的安全性与防盗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