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门外开拉手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1119阅读:1182来源:国知局
后门外开拉手总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配件,涉及一种结构合理紧凑,安装简便快捷,配合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后门外开拉手总成。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0100273.8,公开了一种后门拉手安装支架、后门拉手安装组合结构及汽车,后门拉手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以及沿支架本体延伸出的多个与汽车的车门内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支架本体上垂直设有一个与汽车的后门扶手总成相连的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与汽车的车门控制模块上的线束插接件相对应的开孔;支架本体设有与汽车的车门控制模块固定连接的固定孔。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612923.2,公开了汽车门外拉手,包括门外钣金、底座和手柄,门外钣金上设有钣金前孔和钣金后孔,钣金前孔外设有具有垫片孔的垫片,底座上设有底座前孔和底座后孔,手柄上设有拉钩和卡块,垫片孔外遮有护盖且护盖与垫片一体成型,护盖上设有具有第一连接孔的第一连接件,底座的内侧设有滑阀,底座上设有底座卡勾和具有第二连接孔的第二连接件,滑阀上设有第三连接孔和顶紧凸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连成一直线且三者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0267065.7,公开了一种车门外开拉手,包括拉手底座以及设置在拉手底座上的拉手主体,且拉手底座位于车门外板内侧,拉手主体位于车门外板外侧,车门外板与拉手底座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拉手底座上开设有槽孔,槽孔中镶嵌有连接螺母,所述的连接螺栓穿过车门外板的螺栓连接孔与槽孔中的连接螺母螺纹连接,并在连接螺栓上套设有垫环;所述的垫环包括用于将车门外板的螺栓连接孔的径向端面与连接螺栓隔离的轴环部,以及用于将车门外板的螺栓连接孔的轴向端面与连接螺栓隔离的端环部。

上述发明创造结构复杂,安装难度大,配合可靠性差,使用中易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紧凑,安装简便快捷,配合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后门外开拉手总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后门外开拉手总成,包括安装于车门上的拉手支架及与拉手支架连接的呈弧形的拉手手柄,拉手手柄具有连接端及活动端,所述拉手手柄的活动端铰接有限位底座,限位底座上设有配重块,限位底座从拉手手柄的活动端穿过拉手支架后延伸至拉手支架的底端,限位底座中开有活动通孔,活动通孔中连接有限位活动杆,限位活动杆从拉手支架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拉手支架中设有扭簧容置槽,扭簧容置槽内设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限位底座的底端抵接、另一端连接有一连接套,连接套由两个相互垂直且分别套接于限位活动杆上、活动通孔内的套管组成,拉手支架的右底端向下倾斜并延伸有呈凵字状的卡块,卡块的倾斜角度为48度,拉手支架的右顶端设置有限位罩体。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所述拉手手柄的活动端的底端向下延伸有呈倒“F”状的触发块,触发块穿过拉手支架延伸至拉手支架的下方并与拉手支架中设置的锁芯定位连接。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所述限位活动杆包括连接部与活动部,连接部伸入限位底座的活动通孔中的套管内,活动部延伸至拉手支架另一侧。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所述拉手支架上开设有若干多边形通孔,通孔的边缘设有连接孔槽。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所述拉手手柄与限位罩体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的长度为1mm。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所述拉手支架上开有手柄连接槽,拉手手柄的连接端与手柄连接槽配合。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所述拉手支架的手柄连接槽内通过设置一转轴将拉手手柄活动连接。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所述拉手手柄能以转轴为轴心转动0-1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通过拉手手柄延伸出的触发块插入拉手支架内,并定位连接在锁芯上,不仅简化了结构,而且提高了配合连接的可靠性,通过呈48度倾角的卡块将拉手支架与车门配合卡接,装配简单方便快捷,与车门卡接安装后不易脱落,结构合理,加工制造工艺性好,实际装配方便,报废率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后门外开拉手总成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门外开拉手总成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门外开拉手总成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后门外开拉手总成的左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后门外开拉手总成的右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后门外开拉手总成的仰视图;

图7是图6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后门外开拉手总成,包括安装于车门上的拉手支架1及与拉手支架1连接的呈弧形的拉手手柄2,拉手手柄2具有连接端21及活动端22,所述拉手手柄2的活动端22铰接有限位底座23,限位底座23能随拉手手柄2运动而作以以铰接轴9为轴心的运动,其旋转角度r1具体为:0°≤R1≤50°,限位底座23上设有配重块24,限位底座23从拉手手柄2的活动端22穿过拉手支架2后延伸至拉手支架1的底端,限位底座23中开有活动通孔20,活动通孔20中连接有限位活动杆25,限位活动杆25从拉手支架1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拉手支架1中设有扭簧容置槽10,扭簧容置槽10内设有扭簧11,扭簧11的一端与限位底座23的底端抵接、另一端连接有一连接套12,连接套12由两个相互垂直且分别套接于限位活动杆25上、活动通孔20内的限位杆套管13、通孔套管14组成,拉手支架1的右底端向下倾斜并延伸有呈凵字状的卡块3,卡块3的倾斜角度R2=48°,拉手支架1的右顶端设置有限位罩体4。

进一步的,所述拉手手柄2的活动端22的底端向下延伸有呈倒“F”状的触发块41,触发块41穿过拉手支架1延伸至拉手支架1的下方,拉手手柄2的运动带动触发块41的移动,触发拉手支架1中设置的锁芯(附图未示)定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活动杆25包括连接部26与活动部27,连接部26伸入并穿出限位底座23的通孔套管14内,活动部27延伸至拉手支架1的另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拉手支架1上开设有若干多边形支架通孔6,支架通孔6的边缘设有连接孔槽61,连接孔槽61用于螺栓将拉手支架11与车门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拉手手柄2与限位罩体4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的长度d=1mm。

进一步的,所述拉手支架1上开有手柄连接槽71,拉手手柄2的连接端21延伸至手柄连接槽71内并于手柄连接槽71配合。

具体的,所述拉手支架1的手柄连接槽71内通过设置一转轴70将拉手手柄2活动连接于手柄连接槽71中,拉手手柄2能以转轴70为轴心转动0-10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实施例。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能做出若干的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