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棘轮型工具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9161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棘轮型工具扳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扳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棘轮型工具扳手。



背景技术:

棘轮工具扳手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现有技术的棘轮工具扳手一般是将棘轮扳手和一组工具放在一个盒子内,使用时将棘轮扳手取出套上工具头,携带和使用不方便。另外,传统的工具在装卸螺丝时,需要的旋转空间较大,无法平贴于被扳动件平面,对于位置较深的螺丝使用上有限制,给操作工人带来诸多不便,增加劳动强度的同时,也影响着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更加简洁合理、使用更加方便、应用范围更广的棘轮型工具扳手。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棘轮型工具扳手,包括:

工具架组件,所述工具架组件形成所述棘轮型工具扳手的握持部,所述工具架组件包括弧形轮廓,及所述弧形轮廓围合成的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上设有一第一安装孔和复数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环绕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且所述第二安装孔沿所述弧形轮廓分布;

棘轮组件,所述棘轮组件可转动的设置于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棘轮组件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平面垂直;

复数个工具,所述复数个工具分别收纳在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优选的,所述工具架组件包括:

工具架,所述第一平面设置在所述工具架上;

工具架盖,所述工具架盖设置于所述工具架背向所述第一平面的面上,所述工具架盖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复数个第二安装孔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平面上还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收纳有加长杆。

优选的,组件具有预设厚度,使所述弧形轮廓形成侧壁,所述侧壁上设有齿状摩擦部。

优选的,所述棘轮组件包括:

棘轮座;

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连接在所述棘轮座上;

棘轮环,所述棘轮环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棘轮环的外周上设有棘齿;

所述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连接在所述棘轮环上。

优选的,所述棘轮组件与所述工具架组件之间通过所述棘轮座与所述工具架之间的啮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将棘轮组件和不同规格的工具内置于工具架内,组合了工具和棘轮的构造,结构更加简洁合理、使用更加方便,能够适用于多种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棘轮型工具扳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工作状态一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工作状态一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工作状态二的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工作状态二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技术方案,技术特征之间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棘轮型工具扳手,包括:

工具架组件,上述所述工具架组件形成棘轮型工具扳手的握持部,上述工具架组件包括弧形轮廓,及上述弧形轮廓围合成的第一平面,上述第一平面上设有一第一安装孔5和复数个第二安装孔6,上述第一安装孔5位于上述工具架组件的中部,上述第二安装孔6环绕上述第一安装孔5设置,且上述第二安装孔6沿上述弧形轮廓分布;

棘轮组件,上述棘轮组件可转动设置于上述第一安装孔5内,上述棘轮组件包括输出轴,上述输出轴与上述第一平面垂直;

复数工具3,上述复数个工具3分别收纳在对用的上述第二安装孔6内;

上述工具3与上述棘轮组件连接,用以在上述棘轮组件的作用下旋转以输出扭矩。

在本实施例中,整个工具架组件为掌型,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外周面,其外周面(与第一平面垂直)包括上述弧形轮廓,棘轮组件位于工具架组件的中部,多个工具3环绕棘轮组件设置。上述工具3 包括套筒。

使用时,握持工具架组件的外周面旋转,工具架组件和棘轮组件啮合,工具架组件转动带动棘轮组件转动,使棘轮组件的输出轴输出扭矩,将工具3的一端套设在输出轴上,另一端套设在螺栓等工件上。

进一步的,上述工具架组件包括:

工具架1,上述第一平面设置于上述工具架1上;

工具架盖2,上述工具架盖2设置于上述工具架1背向上述第一平面的面上,上述工具架盖2上设置有对应上述复数个第二安装孔6 的凹槽。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平面上还设有安装槽,上述安装槽内收纳有加长杆4,上述加长杆4用于连接上述工具3与上述棘轮组件。

进一步的,上述工具架组件具有预设厚度,使所述弧形轮廓形成侧壁,上述侧壁上设有齿状摩擦部,使用者在使用时握持工具架,由于设有齿状摩擦部,能避免打滑,使用上更加省力方便。

进一步的,上述棘轮组件包括:

棘轮座7;

固定轴,上述固定轴连接在上述棘轮座7上;

棘轮环10,上述棘轮环10套设在上述固定轴上,上述棘轮环10 的外周上设有棘齿;

所述输出轴11,所述输出轴11连接在所述棘轮环10上;

双向式棘爪9,上述双向式棘爪9位于上述棘轮环10与上述棘轮座7之间,上述双向式棘爪9的底部为弧形且对称设有两个齿槽区,每个上述齿槽区分别用于与上述棘轮环10上的上述棘齿啮合;

棘轮盖8,上述棘轮盖8与上述棘轮座7连接构成一第一容置空间,上述固定轴、上述棘轮环10、上述双向式棘爪9分别位于上述第一容置空间内;

上述棘轮座7的外周上设有第一定位孔,上述转向开关穿设于上述第一定位孔;

上述棘轮盖8上设有第二定位孔,上述输出轴11穿设于上述第二定位孔;

上述双向式棘爪9包括:

啮合部,上述啮合部位于所述双向式棘爪9的底部,上述啮合部上设有上述齿槽区;

转向部,上述转向部位于所述双向式棘爪的顶部,用于使每个上述齿槽区分别与上述棘齿啮合以实现上述棘轮组件的换向。

进一步的,上述棘轮组件还包括:

限位轴12,上述限位轴12与上述棘轮座7连接,上述限位轴12 位于上述棘轮环10与上述双向式棘爪9之间,且上述两个齿槽区位于上述限位轴12的两侧。

进一步的,上述换向开关22两侧分别设有凸起。

进一步的,上述棘轮组件还包括:

棘轮弹片14,上述棘轮弹片14设置在上述转向开关与上述棘轮座7之间,用于在上述转向开关换向后抵靠在上述换向开关22的上述凸起部位与上述棘轮座7之间。

进一步的,上述棘轮组件还包括:

至少一个棘轮压片13,每个上述棘轮压片13分别位于上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且分别套设在上述棘轮环10上,每个上述棘轮压片13 上分别设有容置槽,上述棘轮压片13与上述棘轮座7之间构成一第二容置空间,上述限位轴12、上述双向式棘爪9以及上述换向开关 22分别位于上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上述第一定位孔与上述第二容置空间连通。

进一步的,上述棘轮组件与上述工具架组件之间通过上述棘轮座 7与上述工具架1之间的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棘轮座7与上述工具架1之间设有第一定位弹簧 15和第一定位钢珠16。

进一步的,棘轮环10与上述棘轮压片13之间设有第二定位弹簧 17和第二定位钢珠18。

进一步的,工具架盖2通过若干十字槽自攻螺丝19连接在工具架 1上,棘轮压片13通过若干十字槽沉头螺丝20连接在棘轮座7上。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提供一工具架组件和一棘轮组件,工具架组件用于内置棘轮组件和若干与棘轮组件配合的不同型号的工具3。工具架组件和棘轮组件通过啮合的方式连接。

该工具架组件包括工具架1和工具架盖2,工具架盖2连接在工具架1上,工具架1和工具架盖2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5,第一安装孔5用于内置上述棘轮组件;工具架1和工具架盖2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6,第二安装孔6用于内置上述工具3。

该棘轮组件包括棘轮座7和棘轮盖8,棘轮盖8连接在棘轮座7 上构成第一容置空间,棘轮座7(第一容置空间)内设置固定轴,固定轴上套设棘轮环10,棘轮环10外周设置棘齿,棘轮环10上设置输出轴11,棘轮环10上套设四个棘轮压片13,棘轮压片13上设有容置槽,棘轮压片13、容置槽、棘轮座7构成第二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设置限位轴12、双向式棘爪9、与双向式棘爪9连接的换向开关22。其中,棘轮座7外周上对应第二容置空间的位置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换向开关22(位于第一容置空间的外部)穿设于该第一定位孔以便使用者拨动;棘轮盖8上设置第二定位孔,输出轴11(位于第一容置空间的外部)穿设于该第二定位孔以便和工具3连接。

使用时,将工具3从工具架1中取出安装在输出轴11上,工具3 另一端可连接螺钉等工件,转动工具架1(工具架1上均匀设有方便握持的齿状摩擦部)进而带动棘轮组件转动,输出轴11带动工具3 转动从而使力作用在工件上,以放松或拧紧工件。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提供一工具架组件和一棘轮组件,工具架组件用于内置棘轮组件和若干与棘轮组件配合的不同型号的工具3。工具架组件和棘轮组件通过啮合的方式连接。

该工具架组件包括工具架1和工具架盖2,工具架盖2连接在工具架1上,工具架1和工具架盖2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5,第一安装孔5用于内置上述棘轮组件;工具架1和工具架盖2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6,第二安装孔6用于内置上述工具3。工具架1 上还是设有安装槽用于安装加长杆4,可在安装槽底部设置磁铁21 以使加长杆4的安装更加牢固。

该棘轮组件包括棘轮座7和棘轮盖8,棘轮盖8连接在棘轮座7 上构成第一容置空间,棘轮座7(第一容置空间)内设置固定轴,固定轴上套设棘轮环10,棘轮环10外周设置棘齿,棘轮环10上设置输出轴11,棘轮环10上套设四个棘轮压片13,棘轮压片13上设有容置槽,棘轮压片13、容置槽、棘轮座7构成第二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设置限位轴12、双向式棘爪9、与双向式棘爪9连接的换向开关22。其中,棘轮座7外周上对应第二容置空间的位置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换向开关22(位于第一容置空间的外部)穿设于该第一定位孔以便使用者拨动;棘轮盖8上设置第二定位孔,输出轴11(位于第一容置空间的外部)穿设于该第二定位孔以便和工具3连接。

使用时,将加长杆4从工具架1中取出安装在输出轴11上,将工具3安装在加长杆4上,工具3另一端可连接螺钉等工件,可以在工件位置较深的情况下使用。转动工具架1(工具架1上均匀设有方便握持的齿状摩擦部)进而带动棘轮组件转动,输出轴11带动工具3 转动从而使力作用在工件上,以放松或拧紧工件。

实施例一

如图4所示,提供一棘轮组件、若干工具3、若干加长杆4。

该棘轮组件包括棘轮座7和棘轮盖8,棘轮盖8连接在棘轮座7 上构成第一容置空间,棘轮座7(第一容置空间)内设置固定轴,固定轴上套设棘轮环10,棘轮环10外周设置棘齿,棘轮环10上设置输出轴11,棘轮环10上套设四个棘轮压片13,棘轮压片13上设有容置槽,棘轮压片13、容置槽、棘轮座7构成第二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设置限位轴12、双向式棘爪9、与双向式棘爪9连接的换向开关22。其中,棘轮座7外周上对应第二容置空间的位置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换向开关22(位于第一容置空间的外部)穿设于该第一定位孔以便使用者拨动;棘轮盖8上设置第二定位孔,输出轴11(位于第一容置空间的外部)穿设于该第二定位孔以便和工具3连接。

使用时,将加长杆4安装在输出轴11上,将工具3安装在加长杆4上,工具3另一端可连接螺钉等工件,可以在工件位置较深的情况下使用;或者将将工具3从工具架1安装在输出轴11上,工具3另一端可连接螺钉等工件。转动工具架1(工具架1上均匀设有方便握持的齿状摩擦部)进而带动棘轮组件转动,输出轴11带动工具3转动从而使力作用在工件上,以放松或拧紧工件。单独使用棘轮组件,即使工件位置狭窄也能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的棘轮组件均有两种工作状态。

工作状态一

如图5-6所示,逆时针拨动转向开关使双向式棘爪9的右侧的齿槽区与棘轮环10的棘齿啮合,此时,另一侧的齿槽区域棘轮环10的棘齿分离,限位轴12位于棘齿和双向式棘爪9之间,棘轮弹片14一端抵住转向开关上方右侧的凸起部位以避免双向式棘爪9和转向开关沿顺时针恢复。

对棘轮组件施加逆时针方向的力时,棘轮环10在双向式棘爪9的作用下沿逆时针转动并将力通过工具3施加在工件上,即实现单向加载力。

对棘轮组件施加顺时针方向的力时,根据棘轮的工作原理,棘齿和双向式棘爪9分离,棘轮环10不施加力于工具3上,从而使工具 3在此状态下处于放松状态,即实现棘轮的快速后退。

工作状态二

如图7-8所示,顺时针拨动转向开关使双向式棘爪9的左侧的齿槽区与棘轮环10的棘齿啮合,此时,另一侧的齿槽区域棘轮环10的棘齿分离,限位轴12位于棘齿和双向式棘爪9之间,棘轮弹片14一端抵住转向开关上方左侧的凸起部位以避免双向式棘爪9和转向开关沿逆时针恢复。

对棘轮组件施加顺时针方向的力时,棘轮环10在双向式棘爪9的作用下沿顺时针转动并将力通过工具3施加在工件上,即实现单向加载力。

对棘轮组件施加逆时针方向的力时,根据棘轮的工作原理,棘齿和双向式棘爪9分离,棘轮环10不施加力于工具3上,从而使工具 3在此状态下处于放松状态,即实现棘轮的快速后退。

通过上述工作状态一和上述工作状态二,实现两档位可调,从而实现扳手的双向工作模式。

通过说明和附图,给出了具体实施方式的特定结构的典型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精神,还可作其他的转换。尽管上述实用新型提出了现有的较佳实施例,然而,这些内容并不作为局限。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阅读上述说明后,各种变化和修正无疑将显而易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应看作是涵盖本实用新型的真实意图和范围的全部变化和修正。在权利要求书范围内任何和所有等价的范围与内容,都应认为仍属本实用新型的意图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