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音筒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7010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音筒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消音筒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音筒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消声器是汽车减少噪音的一个重要措施,一般分为三类,阻性(形)、抗性(形)、复合性,不同材料的消音器的消音效果也不同。其中,抗性消音器包括消音筒与消音件,消音筒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其组装,将消音件放置在消音筒内部。现有的消音筒组装装置只能对同一型号同一尺寸的消音筒进行组装,适用性极差,换一尺寸的消音筒就只能更换设备,加工成本极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消音筒组装装置,该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消音筒的组装,适用性广,且该装置可大大提高消音筒在组装消音件时的稳定性,提高了消音筒的组装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音筒组装装置,包括消音筒夹持机构和消音件放置机构,所述消音筒夹持机构与所述消音件放置机构配合将所述消音件放置机构上的消音件安装到所述消音筒夹持机构夹持的消音筒内部;所述消音件放置机构包括工作台面,板面垂直于所述工作台面的消音件支撑板,与所述消音件支撑板连接的伸缩杆,驱动所述伸缩杆前后移动的驱动气缸,以及连接所述消音件支撑板与所述工作台面的支撑导向件;所述消音件支撑板上对称设有两个通孔,每一所述通孔中设有一支撑圈,所述支撑圈通过弹簧与所述消音件支撑板的通孔壁连接;所述支撑圈面向所述伸缩杆侧连接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可通过固定部件与所述消音件支撑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允许所述固定杆穿过且与所述消音件支撑板固定连接的固定壳,设置在所述固定壳内的半月形薄片,与所述半月形薄片一端连接的转轴,与所述半月形薄片另一端连接的扭簧,一端与所述扭簧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壳的拉杆;所述固定杆间隔设有多道与所述半月形薄片卡接的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拉杆自由端设有一弯钩,所述消音件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弯钩勾住以使所述半月形薄片与所述卡槽分开的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包括与所述消音件支撑板连接的吸盘,设于所述吸盘上的真空发生器,用于启动所述真空发生器的拨动杆,用于勾住所述弯钩的圈体,以及连接所述真空发生器和所述圈体并能使所述圈体转动的转动座。

作为优选,所述消音筒夹持机构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以及至少四块弧形夹持块,所有所述夹持块可组成一椭圆形环体,所述椭圆形环体的入口处面向所述消音件支撑板,组成所述椭圆形环体上部的每一夹持块通过一水平垂直调节杆与所述上固定板连接,组成所述椭圆形环体下部的每一夹持块通过一水平垂直调节杆与所述下固定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块与消音筒接触侧设有弹性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块与消音筒接触侧开有多个槽口,每一所述槽口内设有一压紧块,所述压紧块与消音筒接触面的形状与所述夹持块与消音筒接触面的形状重合,所述压紧块背向所述消音件放置机构侧开有用于连接驱动杆的连接孔,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连接孔连接的相对端与椭圆形盘体连接,所述椭圆形盘体上设有供所述驱动杆沿径向移动的驱动槽。

作为优选,所述槽口两侧面轴向分别设有一排导向开口,所述导向开口中设有导向滚珠。

作为优选,所述槽口两侧面径向分别设有导向凸起,所述压紧块两侧面分别设有与所述导向凸起配合使用的导向槽。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块内部设有铁芯,所述铁芯上设有线圈,所述线圈在通电状态下使所述压紧块与消音筒外壁接触面产生磁性。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导向件包括设置所述工作台面位于所述消音件支撑板两侧的滑动导轨,一端与所述消音件支撑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导轨连接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滑动导轨接触面均设有滚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消音筒的组装,适用性广,且该装置可大大提高消音筒在组装消音件时的稳定性,提高了消音筒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消音筒组装装置中消音件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消音筒组装装置中消音筒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消音筒组装装置中复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夹持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消音件支撑板,11、支撑圈,12、固定杆,13、固定部件,2、伸缩杆,3、支撑导向件,41、上固定板,42、下固定板,43、夹持块,44、水平垂直调节杆,51、圈体,52、转动座,53、真空发生器,54、拨动杆,55、吸盘,61、压紧块,62、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消音筒组装装置,包括消音筒夹持机构和消音件放置机构,所述消音筒夹持机构与所述消音件放置机构配合将所述消音件放置机构上的消音件安装到所述消音筒夹持机构夹持的消音筒内部。所述消音件放置机构包括工作台面,板面垂直于所述工作台面的消音件支撑板1,与所述消音件支撑板1连接的伸缩杆2,驱动所述伸缩杆2前后移动的驱动气缸,以及连接所述消音件支撑板1与所述工作台面的支撑导向件3。所述消音件支撑板1上对称设有两个通孔,每一所述通孔中设有一支撑圈11,所述支撑圈11通过弹簧与所述消音件支撑板1的通孔壁连接。所述支撑圈11面向所述伸缩杆2侧连接一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可通过固定部件13与所述消音件支撑板1连接。

消音件具有两个错开设置的消音管,以及径向设置在两个消音管上的隔板,消音件放置时,需将两个消音管分别插入两个支撑圈11中,由于支撑圈11与通孔之间具有弹簧,所述两个支撑圈11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可放置不同尺寸的消音件。消音件放置好之后,可通过固定杆12将支撑圈11固定,以使消音件稳定。

所述固定部件13包括允许所述固定杆12穿过且与所述消音件支撑板1固定连接的固定壳,设置在所述固定壳内的半月形薄片,与所述半月形薄片一端连接的转轴,与所述半月形薄片另一端连接的扭簧,一端与所述扭簧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壳的拉杆,所述固定杆12间隔设有多道与所述半月形薄片卡接的卡槽。

半月形薄片一端可围绕转轴旋转,另一端由扭簧固定,由于扭簧的弹力,半月形薄片会自动卡接在固定杆12的卡槽中,当通过拉杆拉开扭簧时,半月形薄片也会随着扭簧离开卡槽以使固定杆12自由,因此,当固定杆12的位置确认之后,就放开拉杆,使半月形薄片进入卡槽以将固定杆12固定。

所述拉杆自由端设有一弯钩,所述消音件支撑板1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弯钩勾住以使所述半月形薄片与所述卡槽分开的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包括与所述消音件支撑板1连接的吸盘55,设于所述吸盘55上的真空发生器53,用于启动所述真空发生器53的拨动杆54,用于勾住所述弯钩的圈体51,以及连接所述真空发生器53和所述圈体51并能使所述圈体51转动的转动座52。

先将复位件置于拉杆附近的消音件支撑板1上,然后带动拨动杆54通过真空发生器53将吸盘55中的空气抽走,使复位件与消音件支撑板1牢牢固定,然后将拉杆的弯钩勾在圈体51上,以使得半月形薄片与卡槽处于分离状态,以便于调节支撑圈11的位置,最后可调节转动座52使得限位圈51的圈口将弯钩固定。复位件可置于消音件支撑板1的任意位置,与消音件支撑板1拆卸安装方便,避免在调节支撑圈11时需要手动拉着拉杆。

所述消音筒夹持机构包括上固定板41,下固定板42,以及至少四块弧形夹持块43,所有所述夹持块43可组成一椭圆形环体,所述椭圆形环体的入口处面向所述消音件支撑板1,组成所述椭圆形环体上部的每一夹持块43通过一水平垂直调节杆44与所述上固定板41连接,组成所述椭圆形环体下部的每一夹持块43通过一水平垂直调节杆44与所述下固定板42连接。夹持消音筒时,先将消音筒放置在四个夹持块43中,然后分别调节四个水平垂直调节杆44以将消音筒固定住,消音筒固定后其两端的开口面向消音件。

所述夹持块43与消音筒接触侧设有弹性凸起45,当消音筒的尺寸与椭圆形环体的尺寸不同时,可通过弹性凸起45进一步将消音筒固定住,以提高消音筒放置消音件的稳定性。

所述夹持块43与消音筒接触侧开有多个槽口,每一所述槽口内设有一压紧块61,所述压紧块61与消音筒接触面的形状与所述夹持块43与消音筒接触面的形状重合,所述压紧块61背向所述消音件放置机构侧开有用于连接驱动杆的连接孔62,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连接孔62连接的相对端与椭圆形盘体连接,所述椭圆形盘体上设有供所述驱动杆沿径向移动的驱动槽。

当消音筒的尺寸与椭圆形环体的尺寸不同时,可先通过夹持块43将消音筒初步固定,然后将驱动杆伸长至连接孔62中,然后移动驱动杆同时带动压紧块61将消音筒进一步固定,可大大提高消音筒放置消音件的稳定性,避免消音筒在放置消音件时移位或错位,从而提高了组装效率。

所述槽口两侧面轴向分别设有一排导向开口,所述导向开口中设有导向滚珠。通过导向滚珠可以减少接触摩擦,有利于压紧块61与夹持块43相对移动。所述槽口两侧面径向分别设有导向凸起,所述压紧块61两侧面分别设有与所述导向凸起配合使用的导向槽。通过导向槽与导向凸起可以起到定向作用,有利于压紧块1与夹持块43相对移动。

所述压紧块61内部设有铁芯,所述铁芯上设有线圈,所述线圈在通电状态下使所述压紧块61与消音筒外壁接触面产生磁性,使消音筒外壁与压紧块61牢牢固定,进一步提高了消音筒的稳定性。

所述支撑导向件3包括设置所述工作台面位于所述消音件支撑板1两侧的滑动导轨,一端与所述消音件支撑板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导轨连接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滑动导轨接触面均设有滚珠,支撑导向件3具有导向作用,且通过滚珠可减少滑动导轨与导向杆的滑动摩擦,有利于消音件支撑板1的移动,并提高了支撑导向件3的使用寿命。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