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火闭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7901阅读:1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火闭窗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闭窗器,尤其涉及一种防火闭窗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闭窗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电动闭窗器,另一种是采用机械原理控制的活动式闭窗器。其主要用于各类活动式防火窗,主要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其能够有限地将火窗撑开并定位,提高通风和采光效果;另一方面,当发生火灾是,其能够自动闭合窗户,防止空气的流通,从而控制火势的蔓延。

然而市场上采用的闭窗器具有以下通性:1、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从而容易出现意外情况;2、制作成本高,没有市场竞争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防火闭窗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反应灵敏、且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火闭窗器,其设置在窗架框和窗户侧边框之间,其中所述的窗户自顶部绕着水平轴心线方向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窗框架上,所述的闭窗器包括安装在所述窗框架上的器本体、安装在所述窗户侧边框上的定位座、两端分别与所述器本体和定位座相枢轴连接的摇臂,所述器本体包括固定于所述窗框架上的滑轨、设于所述滑轨内的用于将所述摇臂与器本体相对锁定以使得所述窗户定位在打开状态的锁定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摇臂相对所述器本体滑动地将所述窗户闭合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的定位架、能够与所述定位架活动连接且沿着所述滑轨长度方向延伸的解锁架、弹性件和温感玻璃球,其中所述的定位架上设有定位部和限位部,所述的弹性件位于所述定位部与所述解锁架之间并保持着推动所述解锁架解锁运动趋势,所述的温感玻璃球两端部抵触在所述限位部和所述解锁架之间,当发生火灾时,所述温感玻璃球随着室内的温度上升而爆碎,所述的弹性件恢复变形将所述解锁架向所述锁定机构推动并使得锁定机构解锁。

优选地,所述定位架包括设于所述滑轨上的定位块、主架、以及穿过所述主架并将其与所述定位块相固定的螺杆,所述解锁架套设于所述螺杆上并可沿所述螺杆长度方向往复滑动,所述主架包括沿所述滑轨长度方向设置的底板,限位部设于所述底板的前端,定位部设于所述底板的后端,所述定位部的上端沿所述滑轨长度方的向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解锁架向后滑动的限位板。

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架包括套设于所述螺杆上并可沿所述螺杆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一推板、设于所述第一推板上端并沿所述滑轨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接板、沿上下方向设于所述连接板前端的第二推板,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定位块的上方。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板下端设有与所述底板相配合设置的对所述解锁架起限位导向作用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抵挡版上方设有与所述连接板相配合设置的对所述解锁架起限位导向作用的第二凹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螺杆上且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定位部和第一推板相抵触,所述温感玻璃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板和限位部相抵触,当大火发生时,所述的温感玻璃球随着室内温度上升而爆碎,所述的弹性件恢复变形将所述解锁架推向所述锁定机构并使得锁定机构解锁。

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上设有防松机构,所述防松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限位部与定位块之间的套设于所述螺杆上的螺母,和/或设于所述定位块内与所述螺杆相交设置的螺钉。

优选地,所述定位块的前端设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前端部突出于所述解锁架的前端部。

优选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与所述定位块相固定连接的且沿所述滑轨长度方向设置的定位弹簧片,所述定位弹簧片包括一个向上凸起的圆弧部。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滑轨内并可沿所述滑轨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下部设有供所述定位弹簧片穿过的凹槽,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滑块内的钢球座、设于所述钢球座内的钢球、以及用于将所述钢球固定于所述钢球座内的调力螺帽,所述钢球座的底端设有直径小于所述钢球直径的圆孔,所述钢球突出于所述钢球座的底部,所述钢球经过所述定位弹簧片的所述圆弧部顶端时,所述钢球压住所述定位弹簧片,所述锁定机构形成锁定状态。

更进一步地,所述摇臂的一端部与所述滑块或钢球座相枢轴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防火闭窗器,反应灵敏,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快速且准确地将窗户闭合,有效地防止火势的蔓延;同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防火闭窗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防火闭窗器的器本体与摇臂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器本体;2、定位座;3、摇臂;4、滑轨;

5、解锁机构;51、解锁架;51a、第一推板;51b、连接板;51c、第二推板;52、弹性件;53、温感玻璃球;6、定位架;61、定位块;62、主架;62a、底板;62b、定位部;62c、限位部;62d、限位板;63、螺杆;64、螺母;65、螺钉;66、缓冲块;

7、锁定机构;71、定位弹簧片;72、滑块;73、钢球座;74、钢球;75、调力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防火闭窗器,其设置在窗架框和窗户侧边框之间,其中窗户自顶部绕着水平轴心线方向转动地设置在窗框架上。闭窗器包括安装在窗框架上的器本体1、安装在窗户侧边框上的定位座2、两端分别与器本体1和定位座2相枢轴连接的摇臂3。其中,器本体1包括固定于窗框架上的滑轨4、设于滑轨4内的用于将摇臂3与器本体1相对锁定以使得窗户定位在打开状态的锁定机构7、以及用于驱动摇臂3相对器本体1滑动地将窗户闭合的解锁机构5。

解锁机构5包括设置在滑轨4上的定位架6、能够与定位架6活动连接且沿着滑轨4长度方向延伸的解锁架51、弹性件52和温感玻璃球53。其中定位架6上设有定位部62b和限位部62c,弹性件52位于定位部62b与解锁架51之间并保持着推动解锁架51解锁运动趋势,温感玻璃球53的两端部抵触在限位部62c和解锁架51之间。当发生火灾时,温感玻璃球53随着室内的温度上升而爆碎,弹性件52恢复变形将解锁架51向锁定机构7推动并使得锁定机构7解锁。

本例中,定位架6包括设于滑轨4上的定位块61、主架62、以及穿过主架62并将其与定位块61相固定的螺杆63。解锁架51套设于螺杆63上并可沿螺杆63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主架62包括沿滑轨4长度方向设置的底板62a,限位部62c设于底板62a的前端,定位部62b设于底板62a的后端,定位部62b的上端沿滑轨4长度方向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解锁架51向后滑动的限位板62d,当解锁架51向后滑动时,解锁架51抵挡在限位板62d的前端,限制其继续向后滑动。定位块61的前端还设有缓冲块66,缓冲块66的前端部突出于解锁架51的前端部,当锁定机构7沿着滑轨4向定位块61的方向运动时,锁定机构7先触碰到缓冲块66而不会与解锁架51相接触,从而保证温感玻璃球53的稳定性。

解锁架51包括套设于螺杆63上并可沿螺杆63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一推板51a、设于第一推板51a的上端并沿滑轨4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接板51b、沿上下方向设置设于连接板51b前端的第二推板51c,连接板51b设于定位块61的上方。为使解锁架51在弹性件52的推动下能够平稳运行,第一推板51a的下端设有与底板62a相配合设置的对解锁架51起限位导向作用的第一凹槽;第二抵挡版51c的上方设有与连接板51b相配合设置的对解锁架51起限位导向作用的第二凹槽。

优选的,弹性件52为弹簧,弹簧套设于螺杆63上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定位部62b和第一推板51a相抵触。温感玻璃球5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推板51a和限位部62c相抵触。当大火发生时,温感玻璃球53随着室内温度上升而爆碎,弹性件52恢复变形将所述解锁架51推向锁定机构7并使得锁定机构7解锁。

为使本防火闭窗器更加稳定,螺杆63上设有防松机构,防松机构包括设于限位部62c与定位块61之间的套设于螺杆63上的螺母64,和/或设于定位块61内与螺杆63相交设置的螺钉65。优选的螺钉65为内六角紧定螺钉,螺钉65设于螺杆63的前端部,两者形成定位,以防止螺杆63松动。

锁定机构7包括与定位块61相固定连接的且沿滑轨4长度方向设置的定位弹簧片71,定位弹簧片71包括一个向上凸起的圆弧部。还包括设于滑轨4内并可沿滑轨4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72,滑块72下部设有供定位弹簧片71穿过的凹槽。锁定机构7还包括设于滑块72内的钢球座73、设于钢球座73内的钢球74、以及用于将钢球74固定于钢球座73内的调力螺帽75。钢球座73的底端设有直径小于钢球74直径的圆孔,钢球74突出于钢球座73的底部。钢球74经过定位弹簧片71的圆弧部顶端时,钢球74压住定位弹簧片71,此时锁定机构7形成锁定状态。摇臂3的一端部与滑块72或钢球座73相枢轴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防火闭窗器具有两个实用状态:

一、处于安全状态下,可采用手动的方式,推动定位座2,由定位座2带动摇臂3运动,再由摇臂3带动滑块72沿着滑轨4的长度方向运行,当钢球74经过定位弹簧片71的圆弧部顶端时,钢球74压住定位弹簧片71,此时窗户打开,锁定机构7形成锁定状态。需要关闭窗户时,采用手动的方式,推动拉动定位座2,在摇臂3的作用下,钢球74从弹簧片71的圆弧部顶端滑下,并在窗户自重的情况下,滑块72沿着滑轨4的长度方向运行,从而将窗户关闭。

二、处于危险状态下(火灾时),温感玻璃球53随着室内温度的逐渐升高而发生爆碎,弹性件52驱使解锁架51向锁定机构7运动,直至解锁架51推动滑块72运动,钢球74从弹簧片71的圆弧部顶端滑下,并在窗户自重的情况下,滑块72沿着滑轨4的长度方向运行,从而将窗户关闭。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