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窗户控制及记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7886发布日期:2019-06-05 21:58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车辆窗户控制及记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窗户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窗户控制及记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车辆窗户控制主要局限在通过实体按键进行单个车窗的开和关的操作,且一般只能满足用户单个车窗的快速全开或全关的需求。不能同时操作多个车窗以及根据用户需要提供多个场景的车辆窗户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窗户控制及记忆系统,满足用户对不同场景的车辆窗户控制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辆窗户控制系统,包括:

记忆模块,用于存储窗户位置组合;所述窗户至少包括二个窗户;

控制模块,用于接收触发任一位置组合的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信号的情况下,使得所述位置组合所涉及的窗户基于该位置组合运动。

前述的车辆窗户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车辆窗户与窗户位置组合为(1)与(2)中的任意一者或包括该两者:

(1)所述车辆窗户为设置于车门上的车窗,所述窗户位置组合为所述车窗的位置组合;

(2)所述车辆窗户包括设置于车门上的车窗以及天窗,所述窗户位置组合为所述车窗与天窗的位置组合。

前述的车辆窗户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被设置为在接收到所述信号的情况下,产生驱动指令信号,所述车辆窗户控制系统还包括:

驱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块的驱动指令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驱动指令信号的情况下,驱动所述位置组合所涉及的窗户基于该位置组合运动。

前述的车辆窗户控制系统,还包括:

位置传感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窗户的位置信息,并将其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前述的车辆窗户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位置传感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窗户位置组合传送至所述记忆模块。

前述的车辆窗户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通过人机交互所触发的任一位置组合的动作信息来控制车辆窗户运动。

前述的车辆窗户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用户通过中控屏呈现的窗户位置组合来进行人机交互。

前述的车辆窗户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用户通过手机app呈现的窗户位置组合来进行人机交互。

前述的车辆窗户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窗户位置组合所述涉及的窗户的最终位置或到达最终位置的行程,控制所述窗户基于该位置组合运动。

前述的车辆窗户控制系统,其中所述驱动模块为步进电机。

前述的车辆窗户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位置传感模块为霍尔传感器。

前述的车辆窗户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局域网络,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控制器局域网络与所述驱动模块及位置传感模块通信。

一种车辆窗户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到触发任一窗户位置组合的信号;

控制所述位置组合所涉及的窗户基于该位置组合运动;所述窗户至少包括二个窗户。

前述的车辆窗户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车辆窗户与窗户位置组合为(1)与(2)中的任意一者或包括该两者:

(1)所述车辆窗户为设置于车门上的车窗,所述窗户位置组合为所述车窗的位置组合;

(2)所述车辆窗户包括设置于车门上的车窗以及天窗,所述窗户位置组合为所述车窗与天窗的位置组合。

前述的车辆窗户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窗户位置组合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呈现,供用户执行触发动作。

前述的车辆窗户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窗户位置组合通过中控屏呈现给用户。

前述的车辆窗户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窗户位置组合通过手机app呈现给用户。

一种车辆窗户记忆系统,包括:

记忆模块,用于存储窗户位置组合;所述窗户至少包括二个窗户;

位置传感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窗户位置组合,并将其传送至所述记忆模块。

前述的车辆窗户记忆系统,其中所述车辆窗户与窗户位置组合为(1)与(2)中的任意一者或包括该两者:

(1)所述车辆窗户为设置于车门上的车窗,所述窗户位置组合为所述车窗的位置组合;

(2)所述车辆窗户包括设置于车门上的车窗以及天窗,所述窗户位置组合为所述车窗与天窗的位置组合。

前述的车辆窗户记忆系统,其中所述位置传感模块为霍尔传感器。

前述的车辆窗户记忆系统,其中所述窗户位置组合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呈现,供用户执行触发动作。

前述的车辆窗户记忆系统,其中所述窗户位置组合通过中控屏呈现给用户。

前述的车辆窗户记忆系统,其中所述窗户位置组合通过手机app呈现给用户。

前述的车辆窗户记忆系统,其中所述用户对所述窗户位置组合执行增加、删除及覆盖操作。

本发明的优点及其效果,通过车辆窗户控制及记忆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种车辆窗户位置组合,满足用户对不同场景的车辆窗户控制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车辆窗户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车辆窗户记忆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窗户控制系统,包括记忆模块11及控制模块12,记忆模块11用于存储窗户位置组合,该窗户至少包括二个窗户。控制模块12用于接收触发任一位置组合的信号,并在接收到信号的情况下,使得该位置组合所涉及的窗户基于该位置组合运动。该位置组合可以是车窗与天窗的位置组合,也可以是车窗的位置组合。窗户位置组合可以是默认组合设置,如开启空调前关闭所有车窗,如上高速时关窗、打开天窗至翘起,如夏天快速通风全开所有天窗、车窗,常用的场景可以设置为全关、全开、透气、高速、阳光等,也可以是用户根据自己偏好进行的设置。

例如空调开时,整车控制器必然会知悉,从而传送信号给车窗天窗控制单元,使其关;可通过导航地图来确定车辆是否上了高速,如果是,也可通知窗天窗控制单元,使其关;如果车辆保持高速运行一段时间,则关闭车窗,速度的获取可由轮速传感器等获知。需要说明的是,在速度到达一定程度时,是可以关窗的,而不局限于在高速公路上。

用户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选择记忆模块11中存储的任一位置组合,并通过控制模块12控制车窗16、天窗17运动到相应的位置组合,实现多场景的车窗16、天窗17控制,提高用户体验及驾驶安全性。人机交互界面可以是中控屏或手机app,通过中控屏或手机app将位置组合呈现给用户,用户可以直接选择,然后,车窗天窗会在控制模块12的控制下运行到相应位置。

具体地,控制模块12被设置为在接收到触发任一位置组合的信号的情况下,产生驱动指令信号,该车窗天窗控制系统通过驱动模块13接收控制模块12的驱动指令信号,驱动天窗16、车窗17各自运动,保证天窗16、车窗17运动到指定的位置组合。其中的驱动模块13可以采用步进电机。

需要说明的是,窗户不仅包括仅车窗、天窗,可能还包括上文示例中没有提到的在车体上的能够开合的其它窗户,相应地,窗户的位置组合也可包括更多。

具体地,控制模块12基于位置组合中车辆窗户最终位置或到达最终位置的行程,控制车辆窗户运动到相应的位置组合。例如,位置组合中的参数会标明天窗车窗要达到的位置,传感器只要感测到被启动的天窗车窗到达对应设置的位置即可传送信息。作为替代,也可以是电机根据天窗车窗现有与将要达到的位置计算出距离,然后确定出行程,由此,只要到达要预设的位置,步进电机即可执行停止动作。

具体地,该车辆窗户控制系统通过位置传感模块14获取车窗16、天窗17的位置信息,并将其传送至控制模块12,保证天窗16、车窗17运动到指定的位置组合。其中的位置传感模块14可采用霍尔传感器。

除了记忆模块11中常用场景的位置组合,通过位置传感模块14用户还可根据自己的偏好将车窗16、天窗17的位置组合传送至记忆模块11,将其存储为新的位置组合,当在特定场景下,可调用该位置组合,控制车窗16、天窗17到达相应的位置,以满足用户对不同场景的车辆窗户控制需求。

具体地,控制模块12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areanetwork,can)15与驱动模块13及位置传感模块14通信,安全、可靠,通信速率高。

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窗户记忆系统,包括记忆模块21及位置传感模块22,其中的位置传感模块22可采用霍尔传感器。

记忆模块21记忆模块11用于存储窗户位置组合,该窗户至少包括二个窗户。该位置组合可以是车窗与天窗的位置组合,也可以是车窗的位置组合。窗户位置组合可以是默认组合设置,如开启空调前关闭所有车窗,如上高速时关窗、打开天窗至翘起,如夏天快速通风全开所有天窗、车窗,常用的场景可以设置为全关、全开、透气、高速、阳光等。

除了记忆模块21中常用场景的位置组合,通过位置传感模块22用户还可根据自己的偏好将车窗26、天窗27的位置组合信息传送至记忆模块21,将其存储为新的位置组合,当在特定场景下,可调用该位置组合,控制车窗26、天窗27到达相应的位置,以满足用户对不同场景的车窗天窗控制需求。

用户对记忆模块21中存储的窗户位置组合可以进行增加、删除、覆盖等操作。

控制模块23用于接收触发任一位置组合的信号,并在接收到信号的情况下,使得该位置组合所涉及的窗户基于该位置组合运动。用户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选择记忆模块21中存储的任一位置组合,如该位置组合可以通过中控屏或手机app呈现给用户,并通过控制模块23控制车窗26、天窗27运动到相应的位置组合,实现多场景的车窗26、天窗27控制,提高用户体验及驾驶安全性。

具体地,控制模块23被设置为在接收到触发任一位置组合的信号的情况下,产生驱动指令信号,该车辆窗户记忆系统通过驱动模块24接收控制模块23的驱动指令信号,驱动天窗车窗各自运动,保证天窗26、车窗27运动到指定的位置组合。其中驱动模块24可采用步进电机。

具体地,控制模块23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areanetwork,can)25与驱动模块24及位置传感模块22通信,安全、可靠,通信速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