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旋转编码器的模切机。
背景技术:
模切机的主轴旋转带动上模做上下模切运动,模切机上一般会设置编码器来检测主轴的旋转角度,编码器只有360度的工作位置,随着主轴旋转一周之后需要对编码器进行清零为下次做准备,以往的清零主要通过专门的软件来实现,如果编码器坏了,在更换新的编码器的时候需要重新对零位,非常不便。
其次,以往编码器在机座上的不稳定,不便于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旋转编码器的模切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旋转编码器的模切机,包括机体、主轴、主电机以及控制系统,所述主轴与主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主轴带动模切机的上模做上下运动,所述主电机与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主轴一端的机体内壁上设置有固定设置有旋转编码器,所述旋转编码器的同步轮与主轴之间设置同步带进行传动;
所述主轴的另一端机体内壁上设置有信号盘,所述信号盘一侧的机体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感应开关;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旋转编码器和感应开关连接;
所述感应开关探测到信号盘上凸杆后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发送的信号对旋转编码器进行清零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编码器在机体内壁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同步带松紧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基座和底座,所述基座上竖向开设有燕尾长槽,所述旋转编码器固定设置在底座的支架上,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燕尾滑块,所述底座经滑块与长槽配合移动设置在机体内壁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条调节槽,调节螺栓穿过调节槽与基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感应开关探测信号盘凸杆,将主轴完成一周的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编码器清零作业,改变以往软件清零的作业方式,提高控制的可靠性。
旋转编码器依靠底座与基座之间的滑动配合,可以方便对编码器在机体上的位置进行调节,同时由于增加了底座与基座的接触面,解决了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容易松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切机的示意图;
其中,1、主轴,2、旋转编码器,3、信号盘,4、感应开关,5、基座,51、燕尾长槽,6、底座,61、调节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带旋转编码器2的模切机,包括机体、主轴1、主电机以及控制系统,主轴1与主电机传动连接,主电机与控制系统连接。主轴1转动带动模切机的上模做上下运动。
主轴1一端的机体内壁上设置有固定设置有旋转编码器2,旋转编码器2的同步轮与主轴1之间设置同步带进行传动;主轴1的另一端机体内壁上设置有信号盘3,信号盘3一侧的机体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感应开关4。
控制系统分别与旋转编码器2和感应开关4连接;主轴1旋转带动信号盘3转动,当感应开关4探测到信号盘3上凸杆后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此时表示主轴1已经完成旋转一周,控制系统根据发送的信号对旋转编码器2进行清零作业。
旋转编码器2在机体内壁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同步带松紧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基座5和底座6,基座5上竖向开设有燕尾长槽51,旋转编码器2固定设置在底座6的支架上,底座6的下端设置有燕尾滑块,底座6经滑块与长槽配合移动设置在机体内壁上,底座6上设置有两条调节槽61,调节螺栓穿过调节槽61与基座5连接。
旋转编码器2与主轴1之间为平行结构,燕尾长槽51和调节槽61竖直向下开设,随着底座6的上下移动可以调节旋转编码器2与主轴1之间的距离,进而控制皮带的松紧。底座6与基座5之间面接触,解决了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底座6与基座5之间容易松动的问题。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