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门窗闭合导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7347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门窗闭合导引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门窗闭合导引装置。



背景技术:

门窗在长时间使用手,窗户的定位件与窗框的导引件的相互碰撞会造成毁损,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用门窗闭合导引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用门窗闭合导引装置,装设于门、窗的框体上并导引窗户的定位柱定位,其包括:一组装部,其组设于框体;一颈部,其一端连接于组装部,所述颈部的另一端朝外延伸并与组装部呈垂直设置;及一导引部,其装设于颈部向外延伸的一端,所述导引部还具有二弧导段及一接合段,所述接合段与颈部相接合,各弧导段分别连接于接合段的两端,各弧导段朝外侧弧弯延伸并与接合段形成一缺口,所述缺口朝向窗户闭合推移的方向。

所述组装部贯设有至少一螺孔,还设有至少一螺丝穿设至少一螺孔,所述至少一螺丝锁固于框体。

各弧导段与接合段之间形成有一夹角,各夹角的角度大于90°且小于180°。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二弧导段的延伸设置,让窗户关闭时定位柱能够精准且有效的根据弧导段的弯设而滑入至缺口的相反侧,使用便捷,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设于框体上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窗户尚未关闭的使用示意图。

图5为窗户相对框体闭合,且定位柱定位于缺口的相反侧的作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还的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门窗闭合导引装置,装设于门、窗的框体1上并导引窗户2的定位柱21定位,门、窗的框体1与定位柱21、拉柄22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多赘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呈板片状的组装部3,其组设于框体1且对应窗户2在闭合后具有拉柄22的一侧;一同样呈板片状的颈部4,所述颈部4的一端连接于组装部3,所述颈部4的另一端朝外延伸并与组装部3呈垂直设置;及一导引部5,其装设于颈部4向外延伸的一端,所述导引部5还具有二弧导段51及一接合段52,所述接合段52与颈部4相接合,各弧导段51分别连接于接合段52的两端,各弧导段51朝外侧弧弯延伸并与接合段52形成一缺口53,所述缺口53朝向窗户2闭合推移的方向;通过二弧导段51的延伸设置,使窗户2关闭时定位柱21能够精准的根据弧导段51的弯设而滑入至缺口53的相反侧。

使用者如要将窗户2相对框体1进行闭合关闭的操作时,通过二弧导段51的弯曲设置,使位于窗户2上的定位柱21能够根据弧导段51的弧导方向精准的滑移,并且准确的卡扣于导引部5的缺口53的相反侧,另外通过二弧导段51的设置使定位柱21能够提早的受到导引,进而达到窗户2有效关闭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了让窗户2上的定位柱21能够有效受到导引及定位,组装部3必须有效的对应到各定位柱21的卡扣之外,还要稳固的安装于框体1上来承受定位柱21的挤压卡扣,因此在所述组装部3上贯设有至少一螺孔31,另外设有至少一螺丝6穿设至少一螺孔31,所述至少一螺丝6会与框体1进行锁合,如此一来就可让组装部3稳固的定位组装于框体1上,避免组装部3的脱落而影响窗户2与框体1之间的闭合,在导引部5的设置上,各弧导段51与接合段52之间形成有一夹角7,各夹角7的角度范围为最小要大于90°,最大角度不超过180°,如此一来就可以配合各种不同窗型的定位柱21所使用,使用者仅需要将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装设于框体1上,并且通过弧导段51的弯曲,让各种不同窗型的定位柱21能够按照组装部3位置而达到上述所要提供的快速、精准卡扣定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利用各弧导段51的设置,让使用者在关闭窗户2时,将位于窗户2上的各定位柱21准确的根据各弧导段51的导引方向而顺畅的位移而卡扣定位在组装部3与颈部4呈垂直设置的一侧相反于缺口53的一侧,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方式能够让窗户2与框体1相互闭合后,枢转拉柄22让定位柱21有效的位移卡扣,如果使用者在未完全将窗户2闭合于框体1时就枢转拉柄的话,就可通过各弧导段51的设置让定位柱21以滑动方式卡扣定位,在关闭上非常顺畅。

当然,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所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