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报警的锁具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6884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自报警的锁具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报警的锁具组件。



背景技术:

通常的锁具包括有锁芯、锁盖,为了美观,锁盖的外侧表面上大多还嵌有锁眼盖,锁眼盖采用具有较好光洁度和亮度的金属材料制备。当然,该锁眼盖和该锁盖上均设有用于钥匙穿过的钥匙孔。也就是说,将钥匙依次穿过锁眼盖、锁盖,然后插入该锁芯内,旋动钥匙,即可正常开启锁具。但是,不法分子会使用万能钥匙或自制金属开锁工具等插入锁芯内,进行暴力开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报警的锁具组件,它具有能够有效的防止不法分子采用万能钥匙或自制金属开锁工具进行暴力开锁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报警的锁具组件,包括锁芯、锁盖和钥匙,该锁盖的前侧面上嵌有锁眼盖,该锁盖和该锁眼盖上均设有用于钥匙穿过的钥匙孔,所述锁芯和锁眼盖均采用电的良导体制备,且该锁芯电连接有一第一导线,该锁眼盖电连接有一第二导线,该锁盖采用绝缘材料制备,同时,该自报警的锁具组件还包括报警装置,该报警装置的一个接线端子连接该第一导线、另一个接线端子通过该第二导线电连接至电源,以及,钥匙的根部设有绝缘层。

所述锁盖的后侧面和该锁芯的前端面之间设有一电的良导体制备的弹簧,该第一导线通过该弹簧电连接至该锁芯。

所述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上连接有延时开关。

所述锁眼盖的内侧表面上位于该锁眼盖的钥匙孔的两侧均设有可沿着该锁眼盖的内侧表面进行滑动的接触片,接触片配有使该2个接触片相互靠近的压簧。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能够有效的防止不法分子采用万能钥匙或自制金属开锁工具进行暴力开锁。本发明的自报警的锁具组件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一旦连通,报警装置即会报警。当不法分子采用万能钥匙或自制金属开锁工具插入锁芯内时,万能钥匙或自制金属开锁工具会使锁眼盖和锁芯电连接,形成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连通,继而报警装置报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分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钥匙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自报警的锁具组件,包括锁芯10、锁盖20和钥匙30,该锁盖20的前侧面上嵌有锁眼盖21,该锁盖20和该锁眼盖21上均设有用于钥匙30穿过的钥匙孔。

进一步的讲:

该锁芯10和锁眼盖21均采用电的良导体制备。比如,该锁芯10采用铜材料制备,而该锁眼盖21采用铁片制备。该锁芯10电连接有一第一导线11,该锁眼盖21电连接有一第二导线22。该锁盖20采用绝缘材料制备。即,该锁芯10和该锁眼盖21相互之间处于电的断路状态。同时,该自报警的锁具组件还包括报警装置40,该报警装置40的一个接线端子连接该第一导线11、另一个接线端子通过该第二导线22电连接至电源E。即,该锁芯10、该锁眼盖21、该报警装置40、该电源E通过该第一导线11、第二导线22连接成一回路,而该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22之间处于断路状态,一旦该第一导线11和该第二导线22连通,且该报警装置40报警,从而一旦有金属材料将该锁芯10和该锁眼盖21电连接起来,该第一导线11和该第二导线22即连通。如此,当不法分子采用万能钥匙或自制金属开锁工具插入该锁芯10时,即使该锁芯10和该锁眼盖21电连接起来,该报警装置40报警,提醒人们注意。以及,钥匙30的根部设有绝缘层31。即,当采用钥匙30插入时,钥匙30的根部所具有的绝缘层31使钥匙30不会和锁眼盖21形成电连接,从而报警装置40仅会短暂响起而后迅速停止报警。

优化的:

该锁盖20的后侧面和该锁芯10的前端面之间设有一电的良导体制备的弹簧60,该第一导线11通过该弹簧60电连接至该锁芯10。即,该第一导线11连接在该弹簧60上而不是直接连接在该锁芯10上。这样,使连接较为方便。

该第一导线11或第二导线22上连接有延时开关50。即,当采用钥匙30插入该锁芯10时,在延时开关50的作用下,避免了报警装置40的短暂响起。

继续优化:

该锁眼盖21的内侧表面上位于该锁眼盖21的钥匙孔的两侧均设有可沿着该锁眼盖21的内侧表面进行滑动的接触片211,接触片211配有使该2个接触片211相互靠近的压簧212。当然,接触片211和锁眼盖21必然有所接触以实现电连接。即,当有万能钥匙或自制金属开锁工具以及钥匙30穿过该锁眼盖21上的钥匙孔时,该2个接触片211会夹紧万能钥匙、自制金属开锁工具或钥匙30形成较好的接触。

另外:

报警装置40可以包括有信号发射模块,从而在大声报警的同时可以向手机等通讯工具发出报警信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