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单车的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9684阅读:9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享单车的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共享单车的锁结构。



背景技术:

现如今时代进步、人们越来越倡导绿色出行,自行车则成了越来越多人出行的选择,也就慢慢产生了共享单车,为了方便管理,共享单车的锁应该不同于平时人们所使用的自行车锁的结构,除了应具备锁不易打开之外,还应该具备不易损坏,可以定位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既可以上锁又可以定位的共享单车的锁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共享单车的锁结构,包括锁壳和锁杆,所述锁杆可活动的设置在锁壳上,锁杆活动与锁壳配合围成锁闭空间或者开放锁闭空间,还包括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的外壳设置在锁壳的一边侧面上,且与锁壳相连通,锁定机构内设置有电机和定位车辆位置的GPS定位器,锁定机构一侧面上设置有密码锁和按钮,所述电机上设置有锁芯,所述锁杆上开设有与锁芯相匹配的插设口,所述锁定机构内设置有感应器,当锁杆移动至锁定机构下方,感应器发出信号启动电机,电机带动锁芯向下运动插入插设口对锁杆进行定位,从而使锁壳与锁杆形成牢固封闭的框架,实现上锁,初始状态时,密码锁阻挡按钮向下运动,呈锁定状态,需要开锁时,对密码锁进行操作,当密码输入正确时,密码锁不再阻挡按钮,使得按钮可以向下按动,按钮向下运动同时启动电机、关闭感应器,电机带动锁芯反向运动,实现开锁。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锁壳和锁定机构的外壳注塑一体成型。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锁壳弯曲成弧形,锁壳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一和开口二,锁壳内开设有与开口一相连接的第一容纳槽,与开口二相连接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大小与锁杆的大小相适配,锁杆一端可活动的设置在第一容纳槽内,当把锁杆推向第二容纳槽内时,锁杆与锁壳围成锁闭空间,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第二容纳槽的侧面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锁壳上与第一容纳槽相对应的侧面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上可滑动的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一端与锁杆的末端相连接,另一端延伸出锁壳外部,移动滑块带动锁杆收纳或伸出第一容纳槽。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密码锁包括按键和定位块,所述按钮侧面上设置有凹槽,锁定状态时,定位块卡设在凹槽内,阻挡按钮向下运动,当密码正确时,定位块收缩至密码锁内,按钮向下运动,同时按压在电机和感应器的开关上,从而开启电机、关闭感应器,电机和感应器的开关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当按钮失去压力,复位弹簧复位,从而关闭电机、打开感应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锁壳采用塑料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用于共享单车上,为了方便管理在锁上加入了GPS定位器,GPS定位器安装在锁内无法拆卸,可以提供单车的定位信息,打开共享单车的APP,通过扫描车上的二位码获取密码,在密码锁上输入密码解除对按钮的锁定,锁芯插设在锁杆上的插设口内,对锁杆进行固定,锁芯的移动依靠电机带动,整个结构更加自动化,较以往的锁增加了新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密码锁和电机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共享单车的锁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该实施例,包括锁壳1和锁杆2,所述锁杆2可活动的设置在锁壳1上,锁杆2活动与锁壳1配合围成锁闭空间或者开放锁闭空间,还包括有锁定机构3,所述锁定机构3的外壳设置在锁壳1的一边侧面上,且与锁壳1相连通,锁定机构3内设置有电机31和定位车辆位置的GPS定位器32,锁定机构3一侧面上设置有密码锁4和按钮5,所述电机31上设置有锁芯33,所述锁杆2上开设有与锁芯33相匹配的插设口6,所述锁定机构3内设置有感应器7,当锁杆2移动至锁定机构3下方,感应器7发出信号启动电机31,电机31带动锁芯33向下运动插入插设口6对锁杆2进行定位,从而使锁壳1与锁杆2形成牢固封闭的框架,实现上锁,初始状态时,密码锁4阻挡按钮5向下运动,呈锁定状态,需要开锁时,对密码锁4进行操作,当密码输入正确时,密码锁4不再阻挡按钮5,使得按钮5可以向下按动,按钮5向下运动同时启动电机31、关闭感应器7,电机31带动锁芯33反向运动,实现开锁;锁壳1上设置有一个断口,在锁壳1的断口处设置有一根可移动的锁杆2,当上锁时,锁杆2连接锁壳1的断口,锁杆2和锁壳1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锁壳1作为外部框架,为锁杆2提供设置点,在锁壳1靠近断口的一边侧面上设置锁定机构3,锁定机构3和锁壳1相互连通,相互连通使得锁芯33能够插设在锁杆2上,锁定机构3内设置有电机31和GPS定位器32,锁定机构3起到了收纳和固定电机31、密码锁4、GPS定位器32和锁芯33的作用,也保护了他们不被顺坏,其中GPS定位器32提供单车所在位置,方便共享单车公司对于单车的管理,同时也方便使用者查找附近的单车,让单车共享更加方便,电机31带动锁芯33上下移动,锁杆2上开设有两个插设口6,锁壳1上设置有密码锁31和按钮5,在单车车身上设置有二维码,二维码上图案较为复杂,不容易记住,每个二维码对应不同的密码,也就不会出现因记住密码而随意解除锁定的情况,使用时,将单车需要锁定的位置由锁壳1的断口处放入,再拉动锁杆2插入锁定机构3所在一侧,使得单车需要锁定的位置被围绕在锁杆2和锁壳2围成的封闭空间内部,当感应器7感应到锁杆2时,发出信号启动电机31带动锁芯33向下运动,从而使得锁芯33插设在插设口6内,锁芯33和插设口6的大小相互匹配,锁芯33对锁杆2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锁杆2无法移动,初始状态和密码输入错误时,锁芯33均插设在插设口6内,且按钮5无法向下运动,需要开锁时,先打开手机中的APP对车身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扫描后系统中会跳出相应的密码,再对密码锁4进行操作,将获取的密码输入,密码锁对输入的密码进行验证,验证正确后,密码锁4即解除对按钮5的阻挡,按钮5即可向下按动,按钮5向下按动触碰到电机31和感应器7的开关,从而开启电机31反向运动,关闭感应器7,使得电机31带动锁芯33反向运动,锁芯33慢慢远离插设口6,锁杆2不再被固定,再将锁杆2向锁壳1断口处移动,实现解锁,锁芯33的移动依靠电机31带动,整个结构更加自动化,较以往的锁增加了新的体验。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锁壳1和锁定机构3的外壳注塑一体成型,一体注塑成型使得不法分子无法通过拆卸外壳对锁进行解锁,增加了安全性。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锁壳1弯曲成弧形,锁壳1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一8和开口二9,锁壳1内开设有与开口一8相连接的第一容纳槽10,与开口二9相连接的第二容纳槽11,所述第一容纳槽10的大小与锁杆2的大小相适配,锁杆2一端可活动的设置在第一容纳槽10内,当把锁杆2推向第二容纳槽11内时,锁杆2与锁壳1围成锁闭空间,所述锁定机构3设置在第二容纳槽11的侧面上;锁壳1的两个开口分别为开口一8和开口二9,两个开口供锁杆2的一端进出,当解锁时,锁杆2可完全移动收缩至第一容纳槽10内,当锁定时,锁杆2的一端在第一容纳槽10内,另一端则插设在第二容纳槽10内,锁定机构3设置在第二容纳槽11的侧面上,使得锁芯33可以对锁杆2进行锁定。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锁壳1上与第一容纳槽10相对应的侧面上开设有限位槽12,所述限位槽12上可滑动的设置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一端与锁杆2的末端相连接,另一端延伸出锁壳1外部,移动滑块13带动锁杆2收纳或伸出第一容纳槽10;限位槽12的存在使得滑块13能够按照固定的轨迹运行,滑块13一端与锁杆2相连接,另一端延伸出限位槽12,使用时,只需拉动滑块13延伸出限位槽12的一端即可带动锁杆2进行移动,使得移动锁杆2更加省力。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密码锁4包括按键41和定位块42,所述按钮5侧面上设置有凹槽51,锁定状态时,定位块42卡设在凹槽51内,阻挡按钮5向下运动,当密码正确时,定位块42收缩至密码锁4内,按钮5向下运动,同时按压在电机31和感应器7的开关上,从而开启电机31、关闭感应器7,电机31和感应器7的开关内设置有复位弹簧14,当按钮5失去压力,复位弹簧14复位,从而关闭电机31、打开感应器7;密码锁4包括的按键41和定位块42,按键41用来输入密码,当密码输入正确时,定位块42会收缩至密码锁4内,而定位块42主要起到固定、阻挡按钮5的作用,感应器7和感应器7的开关通过红外控制,因为,当按钮5向下运动时就会开启电机31带动锁芯33反向运动,从而解除锁芯33对于锁杆2的锁定,因此需要对按钮5进行相对的锁定,使得开锁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可以打开,密码输入错误,或不对密码锁4进行操作时,定位块42都是呈阻挡按钮5运动的状态,当密码输入正确时,定位块42即收缩,按钮5失去了阻挡其向下运动的阻碍,即可向下运动,对按钮5施加向下的压力从而开启电机31反向运动的开关,关闭感应器7,而两个开关内都设置有复位弹簧14,当撤去按钮5上的压力时,两个开关在复位弹簧14的带动下回复至原始状态,电机31反向运动被关闭,感应器7开启。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锁壳1采用塑料注塑成型,塑料容易塑型,成本低,制作简便,且牢固。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