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钥匙及其适配的锁芯和锁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1764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电脑钥匙及其适配的锁芯和锁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脑钥匙及其适配的锁芯和锁具。



背景技术:

现有电脑钥匙对机械锁具授权往往采用解锁钥匙的方式来实现,这样的机械锁具就会出现防盗性能差的问题,无法满足现场需求。另外,电力防误系统中使用的电脑钥匙往往只能开一类锁,机械锁具或智能锁具,这样就会造成钥匙数量多、难以进行有效的安全权限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盗性能高、能开机械锁芯和智能锁芯两种锁芯、权限管理安全高效的电脑钥匙,以及与该电脑钥匙相适配的锁芯和具有该锁芯的锁具。

一种电脑钥匙,包括壳体、解锁模块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壳体内,解锁模块设置壳体顶端部并伸出所述壳体外部,所述解锁模块包括驱动元件和磁性部件,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磁性部件与所述驱动元件驱动连接;解锁时,控制单元识别锁芯,识别完成后,控制单元向驱动元件发出动作指令,在驱动元件的驱动下,磁性部件推出靠近锁芯内对应磁性部件设置的磁性弹子,通过磁性作用力,使锁芯的磁性弹子解除对锁胆的转动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元件和所述磁性部件隐藏设置于所述解锁模块内部;所述解锁模块内部设有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驱动元件和所述磁性部件,且所述容纳腔具有所述磁性部件推出和缩回的运动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解锁时,所述磁性部件推出抵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性部件为永磁铁,所述永磁铁磁性吸附于所述驱动元件的驱动端上;或者,所述磁性部件为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元件的驱动端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磁性部件为永磁铁时,所述磁性部件为磁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元件包括第一螺线管和设置在第一螺线管内的第一动铁芯,所述磁性部件与所述第一动铁芯伸出第一螺线管的一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锁模块还包括解锁头,用于与所述锁芯配合使锁胆转动解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锁头上设置有解锁凹槽,所述解锁凹槽与锁芯上的机械弹子相配合,使所述机械弹子解除对锁胆的转动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锁模块还包括探针组件,用于解锁具有电气元件闭锁机构的锁芯,所述探针组件能够对锁芯内的电气元件闭锁机构供电,以使所述锁芯解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探针组件包括探针和探针套,所述探针设置在探针套内的容纳孔中。

一种锁芯,所述锁芯与上述任一项中所述的电脑钥匙相适配,所述锁芯包括锁壳、锁胆以及磁性弹子,所述锁胆设置在所述锁壳中,所述磁性弹子嵌设在所述锁胆中;所述磁性弹子处于闭锁状态,能够限制所述锁胆的转动;所述磁性弹子处于解锁状态时,能够解除对所述锁胆的转动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胆包括相对接的第一锁胆和第二锁胆;所述第一锁胆为固定锁胆,与所述锁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锁胆为活动锁胆,用于转动解锁;闭锁时,所述磁性弹子第一端嵌设在所述第一锁胆内,第二端嵌设在所述第二锁胆内,所述第二锁胆无法转动;解锁时,当所述电脑钥匙插入所述锁芯时,在所述电脑钥匙的磁性部件磁性作用力下,能够使所述磁性弹子第一端从所述第一锁胆缩回至所述第二锁胆,解除所述磁性弹子对所述第二锁胆的转动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锁胆上的机械弹子,通过所述机械弹子动作,对所述锁胆转动限位;解锁时,所述电脑钥匙插入所述锁芯,所述解锁模块的解锁头上的解锁凹槽,与所述机械弹子相配合,用于解除所述机械弹子对所述锁胆的转动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气元件闭锁机构,所述电脑钥匙的探针组件能够对所述电气元件闭锁机构供电,以使所述锁芯解锁。

一种锁具,包括锁芯,所述锁芯为上述任一项中所述的锁芯。

上述电脑钥匙,通过将磁性部件设置在电子驱动元件上,由电子驱动元件带动磁性部件运动。与电脑钥匙相配合的锁芯里,设置有与磁性部件相对应的磁性弹子,解锁时,控制单元识别锁芯,识别完成后,控制单元向驱动元件发出动作指令,在驱动元件的驱动下,磁性部件推出靠近锁芯内对应磁性部件设置的磁性弹子,通过磁性作用力,使锁芯的磁性弹子解除对锁胆的转动限位。此种利用磁性部件与磁性弹子配合解锁锁芯的授权方式大大增强了锁具的防盗性能。

进一步地,电脑钥匙还通过设置探针组件,给智能锁芯里的电气元件闭锁机构供电,使电气元件闭锁机构通电后解锁锁具,实现开智能锁芯的功能;电脑钥匙还设置有解锁凹槽与机械钥匙的机械弹子相适配,用于解锁机械钥匙;满足一种电脑钥匙即可开机械锁芯也可以开智能锁芯,能够进行有效的安全权限管理。

上述的锁芯,设置有磁性弹子,与上述的电脑钥匙里的磁性部件相适配,磁性部件与磁性弹子配合解锁锁芯的授权方式,能够提高锁芯的防盗性。应用上述锁芯的锁具,防盗性能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脑钥匙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脑钥匙的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脑钥匙中解锁模块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脑钥匙的解锁模块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脑钥匙的解锁模块与机械锁芯配合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脑钥匙的解锁模块与机械锁芯配合的另一方向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脑钥匙的解锁模块与智能锁芯配合的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与电脑钥匙配合的智能锁芯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壳体100;

解锁模块200;外壳210;解锁头220;解锁凹槽221;驱动元件230;第一螺线管231;第一动铁芯232;磁性部件240;探针组件250;探针251;探针套 252;固定支架260;

控制单元300;

锁壳400;销钉410;

锁胆500;第一锁胆510;第二锁胆520;

磁性弹子600;

机械弹子700;

电气元件闭锁机构800;第二螺线管810;第二动铁芯820;闭锁销830;

电极9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电脑钥匙,包括壳体100、解锁模块200以及控制单元300。控制单元300设置在壳体100内。解锁模块 200设置壳体100顶端部并伸出壳体100外部。如图3,解锁模块200包括外壳 210、解锁头220、驱动元件230和磁性部件240。解锁头220伸出外壳210设置,用于与锁芯配合转动解锁。具体地,解锁头220上有螺纹孔,外壳210上设置有与之相对应的通孔,通过紧定螺钉将解锁头220固定在外壳210内。驱动元件230设置在外壳210内,与控制单元300电气连接。磁性部件240与驱动元件230驱动连接。如图5所示,解锁时,控制单元识别锁芯,识别完成后,控制单元向驱动元件230发出动作指令,在驱动元件230的驱动下,磁性部件推出靠近锁芯内对应磁性部件设置的磁性弹子600,通过磁性作用力,使锁芯的磁性弹子600解除对锁胆的转动限位。

上述的电脑钥匙,通过将磁性部件240设置在驱动元件230上,由驱动元件230带动磁性部件240运动。与电脑钥匙相配合的锁芯里,设置有与磁性部件240相对应的磁性弹子600,在驱动元件230的驱动下,磁性部件240推出靠近锁芯内对应磁性部件设置的磁性弹子600,通过磁性作用力,使锁芯的磁性弹子600解除对锁胆的转动限位。此种利用磁性部件240与磁性弹子600配合解锁锁芯的授权方式大大增强了锁具的防盗性能。

进一步地,驱动元件230和磁性部件240隐藏设置于解锁模块200内部。解锁模块200内部设有容纳腔,用于容纳驱动元件和磁性部件240,且容纳腔具有磁性部件240推出和缩回的运动空间。解锁时,磁性部件240推出抵在容纳腔的内壁上。因此,从解锁钥匙和锁芯外表面无法观察到隐藏设置的驱动元件 230和磁性部件240,不能得出解锁原理,增强了锁具的防盗性能。

具体地,磁性部件240为永磁铁,永磁铁磁性吸附于驱动元件230的驱动端上。或者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磁性部件为电磁铁,电磁铁固定连接在驱动元件230的驱动端上。当磁性部件240为永磁铁时,磁性部件优选为磁钢。

具体地,驱动元件230包括第一螺线管231和设置在第一螺线管231内的第一动铁芯232。磁性部件240与第一动铁芯232伸出第一螺线管231的一端连接。磁性部件240优选为磁钢,磁钢通过磁力吸附在第一动铁芯232上。驱动元件230通过固定支架260固定于外壳210内。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6所示,解锁头220上设置有齿形的解锁凹槽221,解锁凹槽221与锁芯上的机械弹子700相配合,能够使机械弹子700处于解锁状态和闭锁状态。磁性弹子600、机械弹子700都是为了锁胆转动限位,磁性弹子600隐藏于锁芯内部,机械弹子700为常规的锁胆转动限位,两级限位增加锁具的安全性能。

再进一步地,解锁模块200还包括探针组件250,探针组件250设置在外壳 210内。探针组件250用于对具有电气元件闭锁机构800的锁芯进行解锁。探针组件250给电气元件闭锁机构800供电后,使锁芯解锁。探针组件250还用于与锁芯通信,获取锁芯码值,判断码值是否正确,进而判断是否开锁。

具体地,如图3,探针组件250包括探针251和探针套252,探针251设置在探针套252内的容纳孔中。探针套252的作用是将探针251与解锁头220绝缘。驱动元件230和探针组件250均通过固定支架260设置在外壳210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锁芯,为上述的电脑钥匙相配合使用的锁芯,锁芯包括锁壳400、锁胆500以及磁性弹子600。磁性弹子600处于闭锁状态,能够限制锁胆500的转动,使锁芯闭锁;磁性弹子600处于解锁状态时,能够解除对锁胆500的转动限制,使锁芯解锁。磁性弹子600优选为软磁弹子。电脑钥匙插入锁芯解锁时,磁性部件240与磁性弹子600同轴设置。

具体地,如图5所示,锁胆500包括相对接的第一锁胆510和第二锁胆520,所述第一锁胆510为固定锁胆,通过销钉410与锁壳400固定连接,第二锁胆 520为活动锁胆,用于转动解锁。闭锁时,磁性弹子600的第一端嵌设在第一锁胆510内,第二端嵌设在第二锁胆520内,磁性弹子600处于闭锁状态,此时第二锁胆520无法转动,因此锁具无法解锁。当电脑钥匙插入锁芯时,电脑钥匙里的磁性部件240使磁性弹子600第一端能够从第一锁胆510缩回至第二锁胆520,解除磁性弹子600对第二锁胆520的转动限位,此时第二锁胆520可以转动,因此锁具可以解锁。

进一步地,磁性弹子600还套设有弹簧,压缩弹簧设置在第二锁胆520上的容置孔内。磁性弹子600从第一锁胆510缩回至第二锁胆520解锁时,弹簧压缩,当电脑钥匙回转复位后拔出,磁性弹子600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锁具重新闭锁。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锁胆还设置有机械弹子700,通过机械弹子700动作,对锁胆500转动限位,此时锁芯为机械锁芯。机械弹子700处于闭锁状态,能够限制锁胆500的转动,使机械锁芯闭锁;机械弹子700处于解锁状态时,能够解除对锁胆500的转动限制,使机械锁芯解锁。解锁时,机械弹子700与电脑钥匙的解锁头220上的解锁凹槽221相配合,解锁凹槽221解除机械弹子 700对锁胆的转动限位,机械弹子700处于解锁状态。机械弹子700上同样设置有弹簧,当电脑钥匙回转复位后拔出,机械弹子700和磁性弹子600分别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使锁具重新闭锁。

在另一个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锁芯还设置有电气元件闭锁机构800,此时锁芯为智能锁芯。电脑钥匙的探针组件能够对锁芯内的电气元件闭锁机构供电,以使智能锁芯解锁。电气元件闭锁机构800具体包括第二螺线管810和设置在第二螺线管内的第二动铁芯820。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锁具,包括锁芯,锁芯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锁芯。该锁具与本实用新型中的电脑钥匙相适配,能够提高锁具的防盗性。

本实用新型的电脑钥匙工作原理如下:

插入锁芯时,电脑钥匙通过内部电路探测出该锁具是机械锁芯还是智能锁芯。如果是机械锁芯,则读取码值,然后判断码值是否正确,进而判断是否开锁。如果是智能锁芯,探针251则为智能锁芯供电与通信,并获取智能锁芯码值,判断码值是否正确,进而判断是否开锁。

(1)解锁机械锁芯工作原理:

如图5、6所示,当机械锁芯处于闭锁状态时,磁性弹子600及机械弹子700 一部分在第一锁胆510内,一部分在第二锁胆520内,第二锁胆520无法转动,因此锁具无法解锁。

当上述电脑钥匙插入机械锁芯时,解锁凹槽221与机械弹子700配合,解除机械弹子700对第二锁胆520的转动限制,电脑钥匙读取锁芯码片的编码信息,若码片的编码信息正确,解锁头220内的第一动铁芯232带动磁性部件240 移动到解锁位置,因磁性部件240与磁性弹子60013同轴,所以在磁力作用下,磁性弹子600压缩弹簧,脱离第一锁胆510,解除对第二锁胆520的限制,电脑钥匙可以带动第二锁胆520转动,实现解锁功能。当电脑钥匙回转复位后拔出,磁性弹子600及机械弹子700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锁具重新闭锁。

(2)解锁智能锁芯工作原理:

如图7所示,当智能锁芯处于闭锁状态时,闭锁销830的一端伸入锁芯外壳210内壁上的凹槽内,第一螺线管231的第一动铁芯232顶在闭锁销830的另一端,阻止闭锁销830的移动,锁芯无法转动,因此锁具无法解锁。

当上述电脑钥匙插入智能锁芯时,如图8,电脑钥匙内的探针251与智能锁芯的电极900接触,电脑钥匙读取锁芯码值,若码值正确,电脑钥匙通过探针251给智能锁芯内电气元件闭锁机构中的第二螺线管810供电,智能锁芯的第二螺线管810内的第二动铁芯820通电后收缩,解除对闭锁销830的阻挡,当上述电脑钥匙转动时,闭锁销830在锁芯外壳210内壁的压迫下收缩,闭锁销830 压缩弹簧,直到锁芯转动到锁具的解锁位置,电脑钥匙回转复位后拔出,闭锁销830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锁具重新闭锁。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