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爪互补式可弯折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4078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五爪互补式可弯折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组装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五爪互补式可弯折治具。



背景技术:

治具是一个木工、铁工、钳工、机械、电控以及其他一些手工艺品的大类工具,主要是作为协助控制位置或动作(或两者)的一种工具。治具可以分为工艺装配类治具、项目测试类治具和线路板测试类治具三类。现有汽车线束组装/检测设备中治具均使用三爪式固定方式,存在治具固定不稳,耐久性差的问题,容易在线束组装或检测过程中出现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五爪互补式可弯折治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三爪固定不稳、耐久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五爪互补式可弯折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为分体机构,包括底座和支撑装置,其中:

所述底座下端与组装检测设备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上端通过五爪互补式结构与所述支撑装置活动连接,所述底座用于承载所述支撑装置;

所述支撑装置通过所述五爪互补式结构能相对于所述底座在竖直方向旋转,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承载汽车线束加工及检测用的治具;

所述五爪互补式结构包括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和旋转轴,所述第一卡接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卡接部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上;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卡合连接,所述旋转轴依次转动穿设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上。

通过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卡合连接形成五爪互补式结构,五爪连接方式具有连接稳定,支撑强度大、耐久性好的特点,通过旋转轴的设置可使支撑装置相对于底座能够旋转折弯,从而解决线束组装过程中,直立型治具阻碍线束捆扎操作,可折弯结构设计,在不使用治具时可以弯折放倒,使用时拉起直立,方便作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自所述底座上端面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第一卡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自所述支撑装置下端面垂直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二卡板,所述第二卡板的数量为三块,三块所述第二卡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卡板和所述第一卡板交错卡合在一起形成所述五爪互补式结构,所述旋转轴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二卡板和所述第一卡板上。

通过采用下方两爪结构的第一卡板,和可弯折部分的三爪第二卡板,上下结构互相匹配交错卡接在一起形成五爪连接结构,增大支撑强度,使治具更加稳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均为矩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顶端均为半圆弧形结构。

通过设置成半圆弧形结构,可保证支撑装置沿竖直方向旋转时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之间不会产生干涉,使旋转弯折动作更加顺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五爪互补式结构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支撑装置旋转方向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槽、导向杆和固定孔,所述导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接部上,所述导向槽为弧形槽,所述固定孔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上,所述导向杆活动穿设在所述导向槽内,且所述导向杆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固定孔内。

通过设置导向结构,使旋转方向固定,且在旋转过程中也会因为导向结构的设计而更加平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的板面中心均设置有供所述旋转轴穿过的轴孔,所述导向槽位于所述轴孔左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端面左侧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为自所述底座顶面向上延伸形成的内凹弧形面,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底座顶部为弧形过度连接;所述导向杆位于所述导向槽最下端时,所述限位部最高点与所述支撑装置边部贴合连接。

通过设置限位部,当支撑装置直立时,限位部对支撑装置起到支撑限位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底座通过所述螺纹孔与组装检测设备上的螺杆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治具本体采用树脂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下方两爪结构的第一卡板,可弯折支撑装置部分采用三爪结构的第二卡板,这样上下结构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的交错卡合连接,以及导向结构的设计,大大增加治具的支撑强度、具有结构稳固、避免左右摇晃、和耐久性更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五爪互补式可弯折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五爪互补式可弯折治具中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五爪互补式可弯折治具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治具本体;11、底座;111、限位部;12、支撑装置;2、五爪互补式结构;21、第一卡接部;211、第一卡板;22、第二卡接部;221、第二卡板;222、轴孔;23、旋转轴;24、导向结构;241、导向槽;242、导向杆;243、固定孔;3、组装检测设备;31、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五爪互补式可弯折治具,包括治具本体1,治具本体1为分体机构,包括底座11和支撑装置12,底座11下端与组装检测设备3可拆卸连接,底座11上端通过五爪互补式结构2与支撑装置12活动连接,底座11用于承载支撑装置12;支撑装置12通过五爪互补式结构2能相对于底座11在竖直方向旋转,支撑装置12用于承载汽车线束加工及检测用的治具;五爪互补式结构2包括第一卡接部21、第二卡接部22和旋转轴23,第一卡接部21设置在底座11上,第二卡接部22设置在支撑装置12上;第一卡接部21和第二卡接部22卡合连接,旋转轴23依次转动穿设在第一卡接部21和第二卡接部22上。旋转后23能使第二卡接部22相对于第一卡接部21旋转。

通过第一卡接部21和第二卡接部22的卡合连接形成五爪互补式结构2,五爪连接方式具有连接稳定,支撑强度大、耐久性好的特点,通过旋转轴23的设置可使支撑装置12相对于底座11能够旋转折弯,从而解决线束组装检测过程中,直立型治具阻碍线束捆扎操作,可折弯结构设计,在不使用治具时可以弯折放倒,使用时拉起直立,方便作业。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卡接部21包括自底座11上端面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卡板211,第一卡板211的数量为两块,两块第一卡板211平行间隔设置,第二卡接部22包括自支撑装置12下端面垂直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二卡板221,第二卡板221的数量为三块,三块第二卡板221平行间隔设置,第二卡板221和第一卡板211交错卡合在一起形成五爪互补式结构2,旋转轴23依次穿设在第二卡板221和第一卡板211上。

通过采用下方两爪结构的第一卡板211,和可弯折部分的三爪第二卡板221,上下结构互相匹配交错卡接在一起形成五爪连接结构2,增大支撑强度,使治具更加稳固。

第一卡板211和第二卡板221均为矩形结构,且第一卡板211和第二卡板221顶端均为半圆弧形结构。通过设置成半圆弧形结构,可保证支撑装置12沿竖直方向旋转时第一卡板211和第二卡板221之间不会产生干涉,使旋转弯折动作更加顺畅。

五爪互补式结构2还包括用于限制支撑装置12旋转方向的导向结构24,导向结构24包括导向槽241、导向杆242和固定孔243,导向槽241设置在第一卡接部21上,导向槽241为弧形槽,固定孔243设置第二卡接部22上,导向杆242活动穿设在导向槽241内,且导向杆242两端分别安装在固定孔243内。通过设置导向结构24,使旋转方向固定,且在旋转过程中也会因为导向结构24的设计而更加平稳。

第一卡板211和第二卡板221的板面中心均设置有供旋转轴23穿过的轴孔222,导向槽241位于轴孔222左侧。

底座11上端面左侧设置有限位部111,限位部111为为自底座11顶面向上延伸形成的内凹弧形面,限位部111与底座11顶部为弧形过度连接;导向杆242位于导向槽241最下端时,限位部111最高点与支撑装置12边部贴合连接。

通过设置限位部111,当支撑装置12直立时,限位部111对支撑装置12起到支撑限位作用。

底座11底部设置有螺纹孔,底座11通过螺纹孔与组装检测设备3上的螺杆31可拆卸连接。治具本体1采用树脂材料制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